淘宝围城的背后的阿里商业逻辑

从上个月开始的第二次淘宝围城,似乎逐渐平息下去了,QT聊天室里已很难凑够一万人。仍有很多态度强硬的小卖家一定要较个真,可更多的小卖家选择了重新开始,或出走,或开启新的征程。这种中国式的结束路径,更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性,祝他们一路走好吧。

阿里巴巴与小卖家之间的博弈,最近两年三番五次出现,两者之间打破了之前一团和气同舟共济的关系,走向血雨腥风你死我活的彼岸。阿里巴巴为何会对昔日的小伙伴痛下杀手,而小伙伴们与平台合作不成为何不能相忘于江湖,却反而要拔刀相见呢?这其实不是个太复杂的问题,谜底就藏在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中。

淘宝系是电商平台,是网上商业地产模式,本身并不卖货,他们的利益只能通过卖家的交易额和广告来实现。自5年前阿里屏蔽百度收录,把流量控制权牢牢抓在手里,今日之一切都已明晰。如果不对百度进行屏蔽,今日之淘宝系将比目前的规模大几倍,但那么庞大的交易额,与阿里巴巴的利益就没多大关系了。卖家们会向百度交钱,阿里则被抛到一边。因此,即便淘内流量紧张,阿里也要扮演流量主导者角色。

在流量和位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淘宝系不可能再去扶持小卖家,尤其是出不起广告费的小卖家,可以做的,只能是把淘宝所有流量悉数导向天猫等能有更高产出的地方,从商业上说,这可以理解。人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在于,淘宝系商业上的大趋势已很清晰,马云仍信誓旦旦表示要扶持小卖家,标榜自身是个有责任感,开放和公正的平台。但再仔细想想,这一点其实也完全可以理解。

淘宝网是天猫的输血平台,正因为有许多不明就里的小卖家前赴后继,才能成就今日天猫的辉煌,没有淘宝则没有天猫,这是个连锁效应。尤其是,在天猫能依靠自身造血功能进入良性循环之前,淘宝仍是重要支柱,马云对淘宝小卖家那套边拉边打的策略,是在商业上对其最有利的处理方式。

可既然拉人们进来了,为什么要打呢?这里可以举一个银行的例子,所有的银行都认为接待小储户成本太高,针对这种客户出台了种种收费项目,如点钞费和查询费等。在VIP客户室内的大储户,则不但能得到比柜台更好的服务,还能少交钱,甚至还可以得到更多优惠。因为一个VIP客户给银行所带来的价值,有可能就比外面柜台上排着的几溜长队加起来还高,且不需那么多成本就能实现这些价值。淘宝网打压小卖家的初衷,与成本和收益密切相关,但又不能打压太猛,因为没了小储户的银行,大储户也多半不会上门了。淘宝要打击的,是一个特定群体,即对其而言高成本低产出的卖家。

在QT语音群里听了好多天,发现一个特点,这第二次淘宝围城中被关店的小卖家们,都是不爱打车的,所谓打车就是购买淘宝直通车广告的俗称。这种广告采用竞价排名的方式,单次点击价格奇高,效果却不怎么好,一天花几千块却卖不出去几件商品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精明的小卖家,通过各种手段引来流量销出商品,却就是不去购买直通车广告。淘宝不但赚不到他们的钱,还要为他们搭上成本。

淘宝网看上去也就是个简单的网站,运营成本却很高,马云曾在第一次淘宝围城时透露过说淘宝网在2012年的投入是80个亿,这话就算打个对折除去水分也有40亿了。在淘宝网收入方面,外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2012年约60亿左右的广告费。换句话说,如果不把导向天猫的流量货币化并亲兄弟明算账,淘宝网是亏钱的。亏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告费收不到那么多,二是成本支出太高。把那些不愿意支付广告费的小卖家请出去,符合阿里巴巴的利益。

阿里巴巴2013年的IPO之旅夭折了,2014年不上不成,采取一切手段开源节流,是当务之急。阿里2季度获得营收105亿元人民币,以此为中值估算,其今年的营收可达450亿元人民币,约合75亿美元。而ebay今年的营收则为阿里巴巴一倍,在150-170亿美元左右,但ebay的市值仅为700亿美元。虽然阿里巴巴2季度高达41%的利润率要比ebay高出很多,可这对于立志要上千亿市值的阿里来说,仍嫌不够。在营收无法成倍扩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利润率才能力保阿里以千亿美元市值上市。于是,阿里巴巴过去几个月采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以安全为名推广聚石塔业务,让卖家支付费用把店铺放在这个数据平台上运行;以安全为名切断图片外链,让卖家花费数千甚至上万购买其图片存储服务;以打击信用炒作为名,用突然死亡的关店方式驱逐不愿在广告上花钱的小卖家等。这些增收减支的措施,目前正在起到一定作用,可以让财务报表更好看一些,增加明年冲击IPO的成功率。

只是,阿里每次增收减支所给出的理由都是安全、信用等冠冕堂皇,让小卖家无从辩驳的理由,不但小卖家憋了一肚子气,连业内人士都看烦了。能不能有点创意,换些别的新鲜点的借口。其实,总用单一的借口出去忽悠,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阿里在处理一些矛盾时的无奈,抛出别的厚道些的理由真的镇不住啊。

阿里巴巴这些年一直在抢占道德制高点,抢到最后把自己架上去下不来了,底下人们饶有兴致地盯着上面围观,嘴里说着:“立了个牌坊”。这直接导致阿里巴巴在开发自身商业价值的时候,还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敢吃相过于难看。即便是自己立的这个牌坊,与自身商业诉求本质而言冲突极大,也不得不左支右绌,既要斯文体面,又要伸手拿钱,尴尬且滑稽。

不过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假设明年阿里能够上市,有了更大的股东压力,那才真正是抛去斯文,伸手抢钱的开始。假设明年阿里无法上市,这出温情加绝情的戏更不可能继续再演下去,届时淘宝将真正要经历一次涅槃,为过去10年还债,这不管如何都无法避免。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3-12-27
淘宝围城的背后的阿里商业逻辑
从上个月开始的第二次淘宝围城,似乎逐渐平息下去了,QT聊天室里已很难凑够一万人。仍有很多态度强硬的小卖家一定要较个真,可更多的小卖家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