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厂拿股票:跌去7000万,但我看得开

采写/王红霞

编辑/陈纪英

2022年3月中旬,股市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周,财富蒸发的故事堪称惊心动魄。

“我账面上损失了几百万。一位在公司呆了10年的老同事更惨,在去年股价最高时,手上股票价值上亿人民币,下跌到现在只剩3000多万元,要是一般投资者,估计心态会爆炸吧”,一位大厂员工向《财经故事荟》透露。

从1亿多元到3000万元,意味着阶层的滑落——从财富自由跌落至中产阶级,足以令普通人心态崩溃。

但我们却听到了来自当事人的另一种声音。

这位大厂员工与同事对此颇为平和,他们也能客观看待自己曾拥有的高额财富。

上述老同事在公司成立第二年入职,一路看着公司穿越过惨烈的百团大战,又在大厂的缝隙中左突右围,成为少数的幸存者,带着高光上市,踩上了时代红利。

“讲实话,我们在公司也没做出特别牛的事,一年拿着上百万年薪,已经很满足了。上亿的股票是公司给的,又碰上资本市场大膨胀,更多是运气使然”,上述员工想得很开。

因此,面对股票下跌,带来的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财富缩水,不少大厂人反而内心平和。

这与网络上散户们哀叹一片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手中的股票,大多是真金白银自掏腰包。

一位脉脉网友诉苦,“中年互联网男人的悲哀,原本500万的中概股,现在缩水到70万,上周刚失业,失钱、失业、失恋、大龄,心态崩了。”

还有网友称,“过去7年的积蓄,基本都在老东家的股票里,可惜都没卖,缩水2/3还多,这几年算是白熬了,已经四点了,还是睡不着。”

还有人干脆变成了不看、不听的“鸵鸟”,卸载了软件,“当它不存在就没事,浮亏不是亏。”

在股票市场中,赚钱的幸福总是相似的,但亏损的难受却有微妙不同。

此次,《财经故事荟》将视角锚定在大厂被授股票的群体上,他们要么进入公司较早,或者位于较高职级,资产中股票占比不低,股票下跌,他们的财富缩水最为惨重,但不少大厂人却意外的淡定平和。

窗口期短暂,高点卖不了

对接大厂的猎头Alex告诉《财经故事荟》,像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大厂授予员工股票时,一般会设置交易窗口期,员工卖股票时要避开财报披露等特定日期,不像普通散户,随时可以交易。

所以无论跌涨,三五天的短暂动荡,对他们来说其实没太大影响。

他认识的一位阿里P8级员工,手里握有小一万的公司股票,从最初的300美元跌到如今的80美元左右,算下来两三套杭州房产都没有了。在大幅下跌过程中,这位员工一度考虑出手股票,但不在交易窗口期,想卖也卖不了。

不同的交易所,对于交易窗口期的规定有所不同,但都不长。

“一个季度只有十来天”,某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高管齐涵告诉《财经故事荟》,“我们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快到交易窗口期时,HR会发邮件提示员工,但窗口期的价格并不一定好,那就要等待下一个窗口期”。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上市,均要受到窗口期制约,比如深交所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前述人员配偶在下列期间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因特殊原因推迟公告日期的,自原公告日前30日起至最终公告日;以及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其他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进入决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等等。

此外,一部分大厂员工可能入职时间不久,所授予的股票尚未全部到手,自然也没有操作余地,只能静观其变。

据Alex介绍,腾讯股票通常是分为三年授予,每年归属1/3;阿里、美团则是分四年授予,满两年归属50%,后两年每年归属25%;百度是每年归属25%;快手是第一年归属25%,以后每个月归属1/48。

做过11年Hr的职场博主“胖胖胖胖总”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企业捆绑策略,最典型的是拼多多,员工期权曾一度再次延长锁定3年。

如今,这种捆绑正在失效,尤其在互联网红利消失和股票行情惨淡的背景下,那些在股票高点时入职的员工,可能会心生去意。

一位去年年初入职某上市独角兽公司的员工就告诉《财经故事荟》,他准备放弃股票,提前离开了,“之前入职时股票在高点,现在跌去了四分之三,我不想耗在这里了”。

从股票市场历史数据就能看出,此次行情是最近几年互联网股票最动荡的一次,中概互联网公司几乎全线受到重创,股价均跌入冰点。

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截止3月15日,阿里巴巴美股跌破发行价,为76.76美元/股,是自2016年7月以来单日的最低点;腾讯控股跌至298港元/股,是近三年以来首次跌破300港元/股,比去年单日高峰742.40港元/股下跌了59.80%。

显然,比起变数难料的股票,稳定的现金,更能为打工人带来安全感。

面对此波动荡,大厂人的反应也出现两级分化,一些本来股票就少的低级别员工,在谈判薪酬时更倾向于现金,比如阿里P7以下员工,腾讯9级以下员工,滴滴的D7以下等,他们股票授予总额原本就不高。

而另一些高级别员工,则可能在股价低点时,期待拿到更多数量的股票,“相当于抄底了,这跟个人风险偏好有关”,Alex向《财经故事荟》分析。

只是受限于公司制度,他们并没有权利大幅改变薪酬包方案。通常来说,大厂员工的股票占比,职级越高股票比例越大,从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不等。

员工只能在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微调选择,上下通常不超过10%的比例,从这个意义上看,高级别的员工,整体收入只能随着股票市场波动。

生活不受影响,但有碍跳槽谈薪酬

不同于自己花钱炒股,公司授予员工的股票成本接近于0,这决定了大厂员工的心态更容易调整。

美团员工明亮便是其中一员,他认为不急着用钱就不用焦虑,,“大厂中被影响的只是少数人,本身手握大量股票的员工占比就不高。”

他还发掘了股票下跌的好处——归属时少交税,到手就能多一点,公司要是追授奖励时,还可能考虑到股价低迷多赠予。

某港股互联网公司员工刘瑞,就是获益者之一。他一度郁闷于手上的股票总价值,从全款买房跌到只够付首付。但3月初,他就因绩效突出,被追授价值几十万的股票,两年兑现完毕,“以前追授从没拿过这么多,相当于每月加了几千块工资。”

像明亮和刘瑞这样能拿到公司股票的人,要么在司时间长,要么职级达到一定标准,比如阿里的P7以上、拼多多的P7以上、美团的L8以上,腾讯的9级以上员工等。

根据网络上公开的薪资等级,他们的基本月薪至少三四万元,足以支持日常生活,大多数也能轻松支付房贷车贷。

就此问题,猎头Alex曾与多个大厂员工有过交流,发现“大部分人都很淡定”。

尤其是业务稳健的头部公司,公司基本面没变,股价大幅下跌主要是受政策变动所致,就更不担心了。

其中一位大厂人半开玩笑地告诉Alex,“等个10年20年以后留给孩子,到时候总会涨回来的”。

对他们来说,现金流充裕,刚性支出不依赖股票,损失的就只是账面上的数字。

不过齐涵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尽管股票是公司给的,但在“现金+股票”的薪酬包体系下,股票下跌相当于薪资打折了,损失的还是自己的收入。

不同的是,毕竟不是自有资金投资,所以心理创伤没那么大。“如果是自己掏出100万积蓄买股票,突然跌到20万了,可能会特别肉疼”。

齐涵和他身边的高管朋友在此次行情中,都损失了几百万元甚至更高,但一无贷款要还,二无其他投资渠道,大家都比较淡定,“所有人在公司里拿期权或股权时,都知道这个是有波动的,既可能翻一倍,也可能腰斩或者更低,多少是有心理预期的。”

虽然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但他们可能面临一些隐形损失。

首当其冲的是Offer打折,如果现在跳槽,在谈新Offer时可能比较麻烦,比如原来100万的薪酬总包里,包含50万现金50万股票,现在股票跌到20万, 新东家Hr可能就只按70万作为涨薪基数。

此外,还有一批人本来打算在高点择机售卖股票,拿个几百几千万元提前退休,甚至制定好了Fire规划,但遇到股票大幅缩水后,也只好再拼几年。

享受过红利,不执着于财富

毫无疑问,我们所讨论的这部分群体是一批职场精英群体,就收入水平而言,他们在中国也许能排进前1%。

在职场打拼多年,他们的眼界和胸怀也相对开放,大多数从业经历在8-10年以上,也亲历或旁观过互联网周期的跌宕起伏,正因如此,他们的财富观也相对成熟理性。

以阿里为例,在2014年上市之前,内部交易价格是20多美元/股,上市当天冲到90多美元,后来一路涨到300多美元,再遇到蚂蚁金服叫停上市等问题,一路下跌了一年多,到现在又回到原点附近。

明亮的心态就是如此,在他看来,腾讯、阿里、美团只是回归到正常价值,“再说,现金和股票比例是大家自己选的,亏了怨不得人。工作这么多年都很成熟,明白股票是浮云。中概股虽然跌,总归还能换钱,而且美团现在股价150港元左右,比上市时候的72.9港元还是翻了一倍。”

他认为,现在手上握有较多期权和股票的人,已经享受过互联网红利了,“不应该太贪心”。

蚂蚁集团员工陶斌也有异曲同工的认知,尽管蚂蚁上市叫停,给他和同事带来的财富重创,可能比股票下跌更为惨烈,但他想得清楚,“本来就是纸上价值,能做出多少事才是人生成就”。

他将视角投放到更广阔的社会系统中,“从最高跌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那些人,手头可能还剩几百万几千万,但中国还有多少人,才刚脱离贫困线呢?!在互联网行业里,享受过高速成长红利的员工,不能光执着于个人财富,不问问社会价值几何。”

陶斌观察到,在一轮轮的经济周期中,不少传统产业巨头甚至轰然倒下,比如房地产龙头玩家。

而大量创业公司熬不过几年就被迫关停,不少创始人甚至因此身负巨额债务,“财富缩水甚至归零都正常”。

最近,一位被称为“最悲情创业者”的创始人经历刷屏了网络,卖了4套房,创业12年,负债1亿,如今却无家可归艰难还债。不止于她,在此之前,创办锤子的罗永浩、以及ofo创始人戴威都深陷债务泥潭。

但放眼过去,国内大型互联网巨头,目前为止日子还能过得去,实属幸运,“经历过这一两年股市大跌、监管趋紧的洗礼,如果财富观念还没调过来,那就是没成长”,陶斌认为。

(文中明亮、Alex、刘瑞、齐涵、陶斌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3-23
我在大厂拿股票:跌去7000万,但我看得开
齐涵和他身边的高管朋友在此次行情中,都损失了几百万元甚至更高,但一无贷款要还,二无其他投资渠道,大家都比较淡定,“所有人在公司里拿期权或股权时,都知道这个是有波动的,既可能翻一倍,也可能腰斩或者更低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