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2亿用户,淘特下乡,寻乌猕猴桃出山

采写/陈纪英

“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干农业有啥出息?!”

2018年,90后大学生蓝烨返乡时,质疑声扑面而来。

以学历为跳板,跳出农门,是大部分农二代的主流选项。

但蓝烨没走寻常路,他回了老家——彼时,江西寻乌还没有摘掉国家贫困县的帽子。

他返乡的目的之一,是想帮父亲把六七百亩猕猴桃管理好,因为销路不畅,果园每年都要赔上几万块钱。

同一时间,寻乌县政府也在为当地水果的销路发愁。

2019年,恰逢直播风口正盛,当地政府找来了薇娅等头部主播公益带货,却因为经验不足“翻了车”。

首先是备货不够;其次对网购产品的采摘、打包、适合的温度处理没经验——原本的优等果大部分都烂在了配送途中,消费者怨声载道,后来,当地政府为所有的烂果买了单。

“哪怕赔了钱退了货,市场信任度也降下来了,后面花了好久才修复”,经此教训,负责理赔的寻乌县电商办主任甘文静意识到,产、供、销的链条构建,缺一不可。

生鲜水果有多难卖——从生鲜电商的倒闭率,就可知一二。这个赛道堪称地狱之海,蜂拥者如同钱塘潮涌喧嚣而至,生还者如同浪里淘金寥寥无几,亏损、裁员、收缩,甚至关门、破产才是行业的主流和常态。

而寻乌猕猴桃触网寻路,恰是求解生鲜电商难题的一个缩影。下沉到此的淘特,能否跑通产地直供模式?这一模式能否向全国生鲜产区复制推广?

90后农二代的心病

蓝烨坚持返乡,是受了父亲蓝奎绪的影响。

身为寻乌县澄江镇汶口村居委会书记,蓝奎绪对农业很是上心,“大年初一,在家里都呆不住,吃完年饭就上山上转悠了”,蓝烨笑称。

当初,他坚持返乡时,亲戚一片反对声,唯有蓝奎绪支持他,“我爸就想让他接他的班。”

但这几年,蓝奎绪的压力不小——六七百亩猕猴桃,每年都要净亏损几万块,原因之一,就在于找不到好销路。

作为水果之乡的寻乌,早些年间,以脐橙、蜜桔等出名——但脐橙有个致命缺点,就是易生病,比如被称为脐橙“癌症”的黄龙病。

2015年前后,黄龙病席卷江西赣州,蓝家也未能幸免,损失了一万多棵果树。

彼时,蓝奎绪痛定思痛,决心开拓更多水果品类,“如果只种脐橙一种水果,病一来,就可能绝收,风险太大”。

在赣州,适合种植的水果品类不算很多。

蓝烨看父亲着急上火,也帮忙打听,听闻有个叔叔种了100多棵猕猴桃,“他说这里能种出来。”

其实,猕猴桃最早就产自中国南方,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了对其记载:“隰有苌楚(猕猴桃的古名),猗傩其枝。”

甘文静就在附近的荒山上,见过野生了上百年的猕猴桃树。

如今,蓝奎绪家里的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六七百亩。

馒头一样的小山坡上,密密麻麻的猕猴桃树亭亭如盖,拳头大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来自附近村子里的中年妇女,正在果园里忙着采摘。

蓝家试种后,也有不少当地果农跟风。

目前,整个汶口村,超过5%的果农开始试种猕猴桃。

也不止汶口村,最近几年,寻乌县委、县政府按照“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决策,稳定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截止2020年底,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2.2万亩。

相比于脐橙,猕猴桃的优势明显,蓝奎绪算了一笔账,“为了预防黄龙病,柑橘种植区需要搭防虫网,每4年左右更换一次,平摊到每株树上就是20元的成本,这还没算上肥料、农药、人力采摘、网面维修和管护等”。

但蓝奎绪低估了销售难题。

如今,六七百亩的东红红心猕猴桃,都已进入挂果期,“一般商贩真的吃不下这么多”,蓝烨父子很发愁。

寻乌本地的微商、小电商一次只能采购几百斤;最近两年,疫情一来,外地的“老板”(经销商)也进不了寻乌;此外,寻乌猕猴桃的名声还没打响,产业带的优势不为大众吃货所知。

这一难题,最终在专门从大山里挖掘好农货的淘特上找到了答案——淘特正在全国寻找好的农特产。

猕猴桃快成熟的时候,阿里巴巴乡村特派员、寻乌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副组长戈新县,拿着“测糖仪”来到了地头。

戈新县也是农二代,在河南乡村长大。去年,他开始来到寻乌驻点——他的工作,就是帮助当地的农特产业发展,今年因为受冷空气影响,“寻乌当地猕猴桃卖相不太好,县政府担心会卖不动。”

经过一番挑剔的测试,戈新县心里有了底儿——微酸土壤,以及昼夜大温差等综合因素加持下,寻乌猕猴桃的含糖量高达19.3%-20%,远远高出普通猕猴桃8%-15%的均值,风味浓甜,香气浓郁。

现在,淘特已经成为了蓝家猕猴桃的最大销路之一。

“旺季的时候,卡车整车整车地拉(水果),光是中通,一天就有两三辆车”,尽管,蓝奎绪以前从来不网购,但现在,他也切身感受到了淘特的能量,对于其产地直供模式,他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第一,“平台直采我们直供,可以让我们果农多一条销路,不至于担心果子熟了卖不掉、没销路烂地里。而且,淘特给的收购价,比果贩子高一些,大概高了10%,过去,我们在收购价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其次,在平台的流量漫灌和普惠补贴之下,“全国更多的人知道了,我们寻乌也是产猕猴桃的,而且真的是口感好,品质好,性价比高。”

其三,与很多电商平台不同的是,对接淘特之后,开店、上新、运营、物流、营销等复杂的流程,蓝奎绪无需操心,“我只做好种植就行了,淘特提供的保姆式的对接服务”。

在这个链条上,进行专业化大分工,淘特经过深思熟虑,“生鲜的整个链条是没有容错率的,一个环节出问题了,一个包装出问题,就会导致品质保不住,只做自己专业的事儿,出问题的概率会比较低”,阿里巴巴淘特事业部生鲜食品运营负责人高子寒解释说。

据《财经故事荟》了解,当地果农,普遍都是电商行业的“门外汉”,比如蓝奎绪本人,甚至从来没尝试过网购,“电商我是完全玩不转的”。

其实,不止寻乌,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就曾总结过,“扶贫的核心问题是缺人才”,这导致电商平台沉不下去,生鲜水果也卖不上来。

而淘特的一站式服务,则让果农可以无门槛对接电商平台,不再受制个人电商技能短板。

如今,销路有了,卖得更快也更好,蓝烨父子的心结终于打开了。

直供模式对症下药

在寻乌,戈新县和当地果农很是熟络——果农们觉得他门路多,尊称他为“现长”(谐音“县长”,花名为“现长”)”。不止戈新县,现在,有20多名阿里巴巴的特派员,奔波在全国20多个县市。

果农们不知道的是,能把寻乌猕猴桃卖向全国,不是戈新县本人能量巨大,这背后,有个系统工程在力撑他。

9月中旬,恰逢寻物当地的猕猴桃、黄金百香果上市之时,寻乌一位当地干部,忍不住在淘特下了了十几单,“第一是为了给我们当地水果冲销量,第二,真的太便宜了,比去本地市场买还便宜,十几单才花了100多块钱”。

她说得没错——东红猕猴桃,12个一箱,补贴后的包邮价,只要区区7.9元。

这背后是淘特官方的补贴,“前期产业规模不大的时候,各项成本都会高,而且名气也不够响,想走出去,让消费者知道淘特有这些好农产品,做补贴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高子寒道出了背后逻辑。

当然,目前还很年轻的淘特(2020年3月26日上线),并不急于盈利,尚在投入期。背靠阿里巴巴集团矩阵优势,淘特对标拼多多,打入下沉市场,势头凶猛。

今年一季度,在阿里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来自全球的分析师们,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与淘特相关。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CFO武卫的答案很一致,就是加大投入。

而且,重金投入不止于交易环节,也包括售后。

今年,就在淘宝特价版改名淘特前后,针对所有直供体系农产品,淘特推出了“坏果包赔”服务,水果坏一颗就赔,50%以上则全额赔付。

事实上,重金补贴,也和淘特的定位相关。

张勇对淘特的界定是,“服务于对价格更敏感的用户”。

对此,常年游走在一线的高子寒很有感触,寻乌当地的红心猕猴桃、黄金百香果等,“过去都是高端水果,乡镇用户很少有机会吃到”,现在,补贴之下,他们也能轻松购买享用。

投入的也不仅有钱,还有菜鸟等兄弟业务的进场助攻——更低的物流费用,更低的损耗率。

过去,生鲜水果的全国化流通中,很大一部分成本,耗费在了物流环节——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流通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40%—6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此项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推高零售价的另一原因,是周转环节过长,传统模式下,从土地到餐桌,要经历“农民—原产地收购商贩—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商贩—销地批发市场—终端(超市/菜市场)—消费者”五大环节,而每一个环节,因为劳动、投入、损耗等,要加价30%到50%左右。

产地直供模式,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痛点。

具体而言,淘特的产地直供模式,整合了阿里的供应链体系,一端链接2亿消费者,一端直达渗透到全国8000多个乡镇、数万个农产品原产地,依托覆盖全国28省份的900多个县域物流共配中心,以及遍布全国各城市的销地仓,实现了采摘、分拣、入仓、分装、打包、分运到销售的全链路数字化,在菜鸟物流体系的助力下,实现统仓统配,如今90%以上的订单,都实现了72小时送达。

据悉,基于稳定的“产-供-运-销”链路,可以降低6%-9%的流通损耗,最终惠及供需两端,前端果农定产保收入,终端消费者享受原产地平价食材。

比如,寻乌当地10斤装的水果发往全国,物流成本可以降低到4元左右。

当然还可以更低——以三亚芒果为例,利用直营店统舱统配,可以实现24小时采摘,48小时配送。最关键的是,比起三亚果农采取自配物流发货,产地直供模式1斤芒果的快递物流成本平均仅在0.83元,而果农自配物流发货一斤平均达到1.5元。

以淘特打开销路,但淘特并非寻乌猕猴桃的唯一电商通路。在帮助当地果农卖猕猴桃这件事上,淘特、淘宝、天猫、盒马、淘菜菜等阿里零售终端,可以组成矩阵,打配合战。

“比如,盒马用户主要在一二线城市,主打高端尖货,而淘特主导性价比好物”,高子寒如是介绍。而随着水果的分类分层精准销售,未来给源头果农带来的溢价还会一路走高。

淘特下乡的底气

在阿里巴巴电商版图中,淘特是块特殊的“试验田”——阿里电商板块,以平台模式起家,但淘特却亲自下场,主打自营模式。

淘特下场,是因为生鲜这个品类太不好做——万亿生鲜是电商行业的高地,因此,这一品类,平台强介入的自营模式,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平台模式的阿里,旗下的淘特、盒马、天猫生鲜等,美团旗下的美团买菜等,都是自营模式。

具体而言,淘特的“生鲜直营店”模式,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第一,建标准:从源头建立商品标准,严格品控,也会筛选孵化优质基地合作伙伴,稳定优质产地;

第二,做基建:对于分拣、加工、分级包装等环节大包大揽;

第三,搭通路:在销售流通环节,进行统仓统配,构建出村进城的“极短链路”,最大化去掉库存、物流、总销、分销等中间环节。

目前,淘特已接入全国5000个农产品直采基地,计划年内再翻一番。

主打自营的淘特,也在加速独立化。

今年5月,淘特正式更名,去掉了名字中的淘宝字样——过去的淘宝特价版,观其名,很像是淘宝“小弟”。

据媒体报道,作为淘特的业务负责人,汪海也在更名同期升为阿里合伙人——在整个BU中,淘特的话语权有望进一步提升。

谈起淘特,张勇的说法是,“过去,阿里传统上的电商核心业务就是淘宝和天猫,现在,我们在打造矩阵”,“它(淘特)肩负着带来增量用户,以及满足消费者对于性价比需求的目标”。

目前,阿里集团国内的用户已经超过9亿,阿里需要扫描全域市场,去捕捉仅剩不多的增量,

当然,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淘特,有底气独立,也在于其用户增量规模可观——目前,其年度活跃消费者近2亿,成为下沉市场核心玩家之一,以用户规模来看,淘特已经仅次于淘宝、天猫、拼多多和京东的中国第四大电商平台。

而从竞争维度来看,淘特也是阿里收取五环外失地,与拼多多贴身肉搏的先锋队。

拼多多在四五年间能够异军突起,外部因素在于,前几年阿里和京东忙于消费升级,无暇顾及五环外市场。

而在淘特之前,淘宝与拼多多的战役,其实也是错位竞争;有了淘特,阿里可以正面迎战拼多多;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淘特用户中78%与拼多多相重合,这也意味着,淘特1.9亿的活跃消费者中,将近8成来自拼多多。

因此,归根结底,阿里如此重视淘特这块试验田,一方面,淘特是阿里电商商业版图的延伸,其次,深扎田间地头的淘特,也是阿里巴巴共同富裕目标的先锋队,为了这一目标,阿里已经计划投入千亿资金。

而这些长期目标,就从解决蓝烨父子的心病起步,就从把寻乌红心猕猴桃搬出大山,放到全国小镇家庭餐桌起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9-19
手握2亿用户,淘特下乡,寻乌猕猴桃出山
“旺季的时候,卡车整车整车地拉(水果),光是中通,一天就有两三辆车”,尽管,蓝奎绪以前从来不网购,但现在,他也切身感受到了淘特的能量,对于其产地直供模式,他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