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差异也很明显。在东亚诸国中,日本是第一个发展起来的,不过2010年中国GDP已经超越日本。中国科技水平快速发展,与美国针锋相对,日本却有些迟钝,似乎对变化很抵触,它们倾向于维持现状。
举个例子,中国全力拥抱金融科技,几乎全民都接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但在东京,一些餐馆和店铺仍然只收现金,拒绝其它支付方式,就连信用卡也不支持。网约车也是一个好例子,在日本Uber不合法,日本人对网约车并不痴迷。
中日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来听听Joon Young Kwon的说法,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双学士,目前在新加坡从事经济、金融顾问工作:
金融科技
我之前曾解释过,中国科技企业不会简简单单被贸易战压垮,相比西方,中国科技公司有自己的优势,比如:
——掌握大量数据。
——私人数据保护不足。
——国家支持“中国制造2025”。
——研发支出增加,专利数量增加。
——伴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快速变化。
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之所以能够转变为无现金社会,主要是因为中国接受科技比较晚,所以转变能顺利完成。我的意思就是说中国可以跳过信用卡阶段,而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信用卡仍是主流,中国可以跳过去,直接接受二维码,中国没有信用卡这只拦路虎。
中国没有信用卡网络,所以不会有相关利益方和特权阶层阻挠,中国金融科技服务可以快速进化。日本有很强大的信用卡公司,它们向基础设施投了许多钱,如果转变太快,企业会损失很多的利益。
在金融科技领域,虽然万事达、Visa也在创新,但向二维码支付转型时前进速度并不快,因为它们担心会影响营收,日本人使用信用卡已成习惯,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转向新支付方式。
你可能不了解,实际上二维码系统就是日本人发明的。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1994年日本Denso Wave公司的Masahiro Hara发明二维码,原本二维码主要用来追踪制造中的汽车,它可以让企业快速扫描组件。
既然日本发明了二维码,为什么没有将它用在金融科技领域,反而是中国抢先一步呢?
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有Suica卡,它是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2001年推出,从公交上可以用,在自动售货机上可以用,店铺内也可以用。搭建Suica网络时企业投了许多钱,许多企业都要靠Suica生存。在推出时Suica是创新产品,很先进,很便利,现在Suica基础设施已经变得相当庞大,全面替换不现实。
因此,即使二维码是日本人发明的,但在日本只有少数几个领域使用,比如追踪零售、制造流程。
最近,二维码支付在日本似乎有兴起的势头,但仍没有中国那么流行,在未来至少20年内,日本仍然会使用Suica网络。
网约车服务
中国美国是网络车产业的领导者,在日本,网约车不合法,传统的士仍是主流。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有两套很特殊的法律,它们成为网约车发展的障碍。
一套法律抬高了进入的士产业的成本,而且日本不同辖区有不同的法律和要求;另一套抬高了成为私人的士司机的成本,日本法律明确要求,只有10年没有出现交通事故或者没有违规的人才能成为私人的士司机。
如果Uber在日本提供服务,所有人都能成为Uber司机,那么对现在的司机显然不公平。在日本Uber现在还不合法,的士司机也抵制它。
中国企业得到了政府支持,在推出网约车服务时不会伤害特定利益层,日本有着庞大的的士产业,国家要保护这些利益层,所以暂时不会开放市场,韩国也是一样的。
结论
中国快速拥抱科技变革,日本不太热情,文化差异也可能是导致差异的一个原因。最近几年,中国快速崛起,拥抱变化,这种趋势应该能维持。再看日本,1990年代日本遭遇长久的经济衰退,它变得很保守。
当然,造成差异的可能还有其它重要原因,比如,日本倾向于维持现状,而现状又是与良好的机构和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没有这种负担,可以加速创新,加速变革。
除了上面两个例子,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日本拒绝变化。例如,全球都在向流音乐、音乐下载转型,日本的音乐CD销量却是最高的。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如果日本拒绝变化,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出现在国外而非日本。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