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4月率先宣布成为全球第一个5G商用国家时,韩国三大运营商预测,年内全国将发展200万5G用户。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19年底,韩国5G用户实际达到了500万,发展速度超越运营商预期。
三家运营商,9个月时间,500万5G用户,这样的发展速度让全世界见识了5G的巨大魅力,也让韩国这个信息通信建设处处争先的国家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回望2019,在用户增长超越预期背后,韩国5G其他指标表现如何?对未来意味着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用户:9个月发展500万
韩国5G自去年4月3日正式商用以来,发展速度屡屡刷新人们的认知。据报道,商用第69天,韩国5G用户突破100万;2019年8月,5G用户数量达到200万;10月,达到400万;到12月,达到500万……每一节点的达成速度均远超以往任何通信时代。
面对这样的用户增长数据,韩国三家运营商均表示超出预期。IHS Markit报告分析,韩国5G用户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韩国4G发展水平高,中高端用户对5G新业务表现出强烈的购买和使用诉求;二是在发展过程中三家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的营销竞争,用可观的补贴快速推进5G迁移。
当然,5G时代的用户增长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意味着更大的容量需求。数据显示,韩国超过三分之二的5G用户采用了无限制流量计划,比例远远超过4G和3G用户。比如,韩国5G用户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每月流量消费高达33GB,是4G时代的数倍。
好消息是,得益于韩国国土面积较小、城市化率高、政府补贴力度大等地理地形及政策方面的优势,韩国在5G基站建设方面非常迅捷,很好地满足了5G的爆发式流量增长需求。截止2019年底,韩国三家运营商合计部署了大约19万个5G基站(AAU),完成85个主要城市的5G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93%。
业务:从B2C到B2B
“始于速度,忠于业务”,要想吸引并留住数百万用户,在经历前期的建网和“测速”之后,5G最终还得靠业务说话。这方面, 韩国三家运营商都认为,B2C业务是当前的5G业务重点,B2B业务是未来。按此步调,韩国三大运营商在B2C业务创新层面倾注精力,打造了一大批堪为示范的5G新业务、新应用。
在商用初期,韩国三家运营商主要以面向个人和家庭提供内容业务为主,包括基于超高清和VR/AR的游戏、社交、直播等。其中,SKT实施多媒体及游戏策略,推出低时延社交直播,合作推出5G流媒体游戏等;KT开展基于5G的视频、游戏等内容服务;LG U+则更进一步,在Cloud VR/AR领域持续投入和创新,开发打造了第一批非常有吸引力的5G业务,包括U+职业棒球和U+高尔夫、U+偶像直播等,将资费套餐与内容结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5G的B2B应用领域,目前韩国运营商都还处于早期孵化阶段,方向主要聚焦在智能工厂、远程控制、车联网、智能学校、无人机等方面。据华为在韩国开设的5G样板点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接待了全球120多批运营商、政府、行业伙伴客户前往观摩5G的B2B应用实践及案例。
财报:营收增长重回上升轨道
5G用户飞速增长,5G业务不断丰沛,那么运营商的财务表现如何呢?这可能是全球运营商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综合韩国三家运营商2019年的财报笔者发现,受益于5G的发展,去年三家运营商收入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据韩国媒体ChosunBiz报道,2019年韩国三家运营商在收入上均取得增长,其中LG U+收入同比增长5.6%,SKT收入同比增长5.2%,KT收入同比增长3.8%。从“后LTE”时代收入增长乏力,到5G时代重新定义套餐提升ARPU值,5G加持下运营商收入呈现出重回增长轨道的趋势。
LG U+ CFO Lee Hyuk-ju在2月7日的公司业绩发布会上指出,“2019年公司业绩超越预期,无线、固网都在增长。特别是基于5G贡献,LG U+ 2019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在三大运营商中增长率最高。”面向未来,他表示对5G的未来贡献充满信心。
综上可见,韩国5G用户9个月内突破500万,不仅超出其国内三家运营商的预期,也符合全球业内人士的期待。韩国不到一年时间内在5G发展上取得用户激增、业务齐备、营收回升的“三好”成绩,堪为全球标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