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2G、3G到4G的人或许都能感受到,信息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业务畅想,从未像5G一样丰富多彩。就在大多数专家认为“5G主场在行业”时,普通百姓关注的主题仍然是“5G手机”“5G流量资费”等接地气的话题。这意味着,万丈高楼平地起,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等5G产业链的主要玩家,仍需首先向普通消费者证明5G对于普通人的意义,才有可能“抛砖引玉”将更快、更强的5G发挥到淋漓尽致。
就在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线医疗等行业场景的5G应用时不时出来“刷存在感”时,领先的5G供应商们另边厢已开始着眼于将5G体验带入寻常百姓家。在今年2月底的MWC(世界移动大会)期间,华为消费者业务就正式发布了华为公司的首款——也是全球首款双模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 Pro”,迈出全球5G产业落地的重要一步。
作为5G手机面世之前的第一款5G消费类终端设备,可以说华为5G CPE Pro的重要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但是在现实中,受3G和4G时代“网络一定搭配手机”的固定思维影响,5G手机的声音似乎很快就盖过了它;而其超乎手机的价值与意义,大有被忽视之势。
不仅仅是“5G信号转Wi-Fi”,华为5G CPE Pro被低估
华为5G CPE Pro甫一问世,很多人对它的印象是“移动信号转换器”,一种可以将5G移动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的设备。为什么需要转换呢?因为初期带5G信号接收模块的终端肯定不会多,因而5G信号需要转换成普适的Wi-Fi信号才能被连接。这种认识实际上只看到了华为5G CPE Pro“冰山之一角”,大大低估了它的真正能力和价值。
CPE的业内叫法是“客户端设备”、“客户终端设备”,英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直译为客户预置设备、客户前置设备。不同于以往类似设备,5G CPE并非一款单一功能的终端,而是前置在客户那一端的为实现某些能力而生的设备。具体到华为5G CPE Pro,它具备真无线、高速率、全覆盖、低延时等主要特征,堪称一款面向无线宽带时代突破性产品。
首先是真无线。相较当前中国家庭普遍使用的100M或200M光纤入户宽带,华为5G CPE Pro不用拉网线,仅需一张5G/4G流量卡/SIM卡,即可提供Wi-Fi。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在家里,有5G/4G信号的地方,用户就可以通过该设备接入5G高速网络,真正实现了无线上网带来的超宽带体验。相比之下,传统FTTx的光猫,是固定而移不动的。
其次是高速率。得益于华为自研的5G芯片巴龙 5000的支持,华为5G CPE Pro工作在5G网络下的理论峰值速率可达4.6Gbps,现网实测速率也已达到了3.2Gbps。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3秒钟就可以缓存一部1GB大小的超清电影,速率与当前4G网络相比提升了21倍。远超固网和4G的网速,使得华为5G CPE Pro具备更好的应用体验和更多的应用可能。
再次是全覆盖。由于内置的是华为巴龙 5000 5G多模芯片,华为5G CPE Pro支持2G/3G/4G/5G全覆盖。当前主流的4G还在演进,5G即将到来并需要时间去发展,这样的配置使得用户无论在4G网络还是在5G网络下,都能获得超光纤宽带的体验。同时华为5G CPE Pro支持NSA与SA多模组网,能实现4G到5G的各种组网组合并无缝升级,可满足不同运营商的复杂网络条件。
最后是低时延。因为采用了5G技术,华为5G CPE Pro工作在5G模式下的低时延特性为新业务的极致体验创造了可能。比如在云VR、云游戏的体验上,华为5G CPE Pro的高速率与低时延会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享受。
综上可见,华为5G CPE Pro绝不是简单地将5G信号转换为Wi-Fi,而是一款改变移动互联新时代连网方式和业务体验的划时代5G商用产品,其多种特性为开创超级移动宽带时代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生活提供了新可能。
有了华为5G CPE Pro,这些行业的用户体验将被重塑
当然,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华为5G CPE Pro要解决的,绝不是单纯的家庭宽带场景,或移动的超级宽带市场;其用武之地,更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车联网、云VR等新业务领域。在这些行业,华为5G CPE Pro及其变形产品(产品形态或有不同,但理念和功能类似)将重塑或带来极致新体验,完全展现5G技术的价值。
智能家居属于物联网的范畴,其在传统家庭宽带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人与物以及物与物连接的内容。无论是从连接的广度还是 看,智能家居对网络都提出了新需求。有报告指出,智能家居时代一个家庭需要连接的设备数将高达数百个,这要求网络的覆盖和速率必须大幅提升,同时支持大量连接,以及包括云VR、4K/8K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对网络的稳定性和低时延的高要求。
华为5G CPE Pro的真无线、高速率、全覆盖、低时延等特征,刚好满足各类智能家居设备所需的不同连接需求。通过内置其中的独有的双X天线和天线信号算法等路由黑科技,华为5G CPE Pro能够将5G的上述特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各类不带5G信号接收模块的智能家居设备畅游5G网络。比如,该设备可以对不同业务进行分路传输,并针对关键业务进行加速,大幅降低时延,提升业务体验。
车联网本质上讲也属于物联网范畴,但其对5G网络的超高稳定性和超低时延更为倚重,特别是其中高阶的自动驾驶,其要求网络传输时延达到毫秒级。当前,汽车产业的共识是“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其中后三化都非常仰仗移动通信网络,尤其是性能全面提升的5G网络。有了华为5G CPE Pro或者类似功能的可内置到汽车中的设备或模块,汽车首先会变成随时在线的联网汽车,车载娱乐系统和车内驾乘人员的移动互联体验将变得丰富精彩。基于连接产生的人-车-路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将让汽车的智能化得到本质上的提升,使高级辅助驾驶或完全的无人驾驶逐渐成为可能。同时,智能网联后的汽车将打破一人一车的固有模式,通过云端控制实现虚拟钥匙、多账户系统等功能,远程授权以满足家人、朋友甚至租车场景下的陌生人共享用车需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汽车的升级换代远不如手机频繁和容易,因而目前数量庞大的不具备联网功能的存量汽车在迈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过程中,急需如华为5G CPE Pro或其变形设备来提供基础能力。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到2020年,要实现车联网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同时有机构预计,2020-2025年,5G直接拉动的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1.3亿辆,其间数亿人的驾乘体验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提升,人与车的相处将更加融洽和舒适。
诚然,5G手机也值得期待,毕竟今天的手机已成为国民级产品,更快的手机永远不会失去魅力。不过相对来说,云VR设备或许更能“榨干”5G网络的能力。话句话说,5G加持下的云VR,或将成为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里程碑式的终端。得益于5G网络的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VR消费者可以摆脱本地计算资源(电脑主机、背包PC等)和连接线的束缚,在云端享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由于计算资源被放在了云端,用户侧的VR头盔将变得前所未有的轻便,低成本的眼镜式VR设备将很快出现并迅速普及,支持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去拥有一款真正可使用的VR终端、去消费大量因VR终端兴起而涌现的VR内容及应用,最终再造一个如智能手机+APP般的软硬件生态。
划时代的突破,华为5G CPE Pro开启5G新时代
当然,以上只列举了与人息息相关的市场热度较高的几个典型行业的5G应用案例,实际上华为5G CPE Pro直接或间接呈现出来的能力与价值,还广泛适用于其他众多行业。其中令人遐想的新业务类型和极致体验,并非你我纸上谈兵就能预见,而必须由整个5G产业链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去探索和实践。
追根溯源,回归通信产业技术的发展演变去看,不难发现在每一次移动通信网络升级换代之际,都会出现一些终端设备,以及人们基于网络和设备对移动互联生活的美好猜想与向往。在3G和4G网络商用的前夕,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类似上网卡、MiFi(移动Wi-Fi)之类的应景设备,只不过它们最后都沦为“过渡性”产品——在手机出现后或迅速湮灭,或偏安于特定市场。
相比之下,没有哪一次的网络升级有此次从4G到5G转换产生更多的话题、引发更多的关注;也没有那一次的“前夕”产品,能有华为5G CPE Pro这么高的技术含量、能力配置,以及可直接和间接应用的广泛场景。究其根本,一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堪称最佳阐释。华为5G CPE Pro要变革的,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想开启的,也正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属于5G的新时代。
功到自然成,4月9日,在工信部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上,华为5G CPE Pro斩获组委会颁布的最高奖项——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据悉,该奖项经由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根据申报单位材料,从技术领先性、市场竞争性、设计新颖性、功能适用性、环保先进性等五个维度全方位衡量评选而出。华为5G CPE Pro荣获该奖可谓实至名归,代表着电子信息行业对华为5G技术的高度认可。
知名研究机构IHS Markit认为,5G或将与印刷、电、蒸汽机一样伟大,俨然将5G视为一种变革人类社会的通用技术力量。通用变革性技术的价值有多大?IHS Markit估计,到2035年,5G将会创造12万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相当于中国一年的GDP总额(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为12.24亿美元)!
莫为浮云遮望眼,要认识华为5G CPE Pro这么一个划时代的“新物种”,了解和畅想它将可能开启的“新未来”,不妨风物长宜放眼量,用更宽广的眼界和更长远的目光去度量,感受科技之光究竟要把人类社会带向何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