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315晚会在朋友圈的嬉笑怒骂中过去了,P2P并未如预料中的那样被点名,这让从业者们长舒了一口气。然而同期发生的一件事却让P2P并不好受,其负面影响丝毫不亚于315晚会曝光。
据极客新金融报道,今年的315晚会,“P2P网贷”本来与“网络购物”、“汽车”、“消费”、“电信服务”一起组成了五大关键词,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并未被单独拎出来提点,仅仅是在曝光刷单行为时作为“配角”低调出镜。根据CCTV2 的电视画面,借贷宝、融金所、网信理财、唐小僧四家平台被作为典型,代表P2P行业数千家平台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刷单Style”中去。
不过,有饿了么领衔的黑外卖、淘宝领衔的刷单打头阵,这四家P2P代表的低调出镜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真正让P2P如坐针毡的,是315晚会同期一篇刷遍网络的“大学生深陷几十万校园贷款而自杀”的新闻报道。
大学生欠贷数十万跳楼自杀
这一消息最先由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报道,称河南某高校大学生郑某因无力偿还大学生借贷平台数十万借款,于3月9日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随后引发网络热传,媒体报道将矛头直指校园分期贷款。
报道称,郑某共接触十多家互联网借贷平台,利用班级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个人电话及父母电话、手持身份证拍照等信息借款数十万元;“被借款”学生的借款数额在几千到几万不等,其并没有借款却收到借贷平台催债信息,甚至威胁等。(视频地址http://v.qq.com/page/o/6/i/o0019yx1f6i.html)
很显然,郑某是摸透了市场上校园分期贷款的风控漏洞,一方面借用他人信息贷款,一方面一人信用多次“抵押”贷款,最终债台高筑无力偿还而走上绝路。
负面影响不亚于上315
在朱飞(微信xjrclub)看来,这起事件的震撼性丝毫不亚于315晚会曝光,因为它涉及的几个关键点牵扯着社会各界敏感的神经。
第一点是校园贷款的道德合法性,这将挑动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工作者的神经。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学生虽然基本上年过18,但还算不上经济独立的个体,有借款意愿,却无还款能力。从法律合法性看,向大学生贷款是毫无问题的,但从道德合法性看,这值得商榷。
目前,市场上针对大学生的分期借款平台有分期乐、趣分期、诺诺镑客、名校贷、爱学贷、优分期等。笔者在接触上述平台的一些高管时,屡屡问过学生贷款的道德风险问题,得到的比较一致的回答是:小额的校园贷款是大学生能够承受的,同时也是他们早一点融入社会、了解金融的必要之举。这一单方面意愿--或者说“超前”的解释,料定不能被家长和社会工作者们认同。
第二点是校园贷款平台的风控水平,这将促使监管当局重新审视校园贷款平台的专业含金量,乃至调整监管尺度。在上述的校园分期平台中,大部分都强调自己互联网金融或科技金融的优越性,宣传在大数据风控、大数据征信方面的能力,然而一次次的案例反映出,它们的大数据解决不了一个核心问题:一人多贷--包括同时在多个平台贷款和利用多人身份信息为自己贷款。
去年11月,媒体报道了一个“大学生代人分期购9部iPhone被坑 负债七八万”的消息。报道称,“21岁的大学生小李经同学小张介绍,为两位同学分期购买了9部iPhone6 plus手机,平均每部在6000多元,总价近6万元。而用自己的身份信息代办分期购买手机,两位同学承诺给小李每部300元的”辛苦费“。四个多月过去了,他不仅没有收到一分‘辛苦费’,还收到不少分期公司的催款电话和律所的起诉通告,还面临共计七八万元的手机分期债务。”
这两个案例直接拷问校园贷款平台的风控命脉,而且目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第三点是校园贷款平台的催收手段,从几次曝光的信息来看,目前校园贷款平台在逾期催收上仍然是对待“老赖”的那一套--律师短信、威逼恐吓、“黑社会”上门等都用到。这样的做法虽然很常见很现实,但用到校园学生身上显然是错了位。
同学担保、老师签字、学籍抵押、信息曝光、上征信报告“污点”……这些经常被平台宣传的贷后风险管理措施,看起来对“老赖”并不奏效,而社会催讨这一套,注定是进不了校园的。在本起事件中,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称“由于欠钱无力偿还在今年二月就处于失联状态”,进而喊出了“随逼死了‘郑班长’?”的控诉,矛头之一也指向暴力催收。
消费金融刚刚在两会上收获所谓的“政策红包”(总理: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校园分期贷款作为消费金融的一部分,按理是在被鼓励的范围,然而以上问题若不解决,恐怕只会是给P2P行业再添一抹黑。
朱飞,科技、金融两栖作者,努力追求知行合一的传媒人。更新无常态,进一步交流请加微信xjrclub。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