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搜狐网科技
新技术对汽车的赋能和改造,正在威胁到越来越多汽车用户的空间隐私和数据隐私。
最近几年,互联网企业和资本对汽车领域表现出空前的热爱,与汽车有关的产业和领域在大量资金进场后催生了很多全新的汽车软硬件产品。互联网企业想要把汽车变成像智能手机一样的数据生产和收集载体,但也因此无意或有意制造了很多隐私和数据问题,引起舆论对车内隐私的激辨和讨论。
扎堆进场的互联网企业们,为汽车用户带来的到底是科技化的高效和便利,还是像智能手机APP一样肆意获取用户数据那样的新型隐私困扰?
互联网企业达成的汽车进化共识
互联网企业扎堆进入汽车领域,有非常明确但又复杂的行业背景。
百年汽车行业正在迎来自动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等等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可以确定的是,汽车需要新技术,于是互联网企业成为这批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的“布道者”,汽车迎来了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主场时代。
向来高调的BAT更早就把眼光投向了汽车产业,而它们作为互联网巨头也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要做互联网汽车,就必须要先做好底层技术设施——车联网。所谓车联网,就是用技术将汽车改造成可传输信息的智能载体,并有效地服务汽车用户,本质可理解为汽车的操作系统,就像电脑的Windows、手机的安卓。
BAT做车联网的时间不同,但是目前BAT在车联网上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百度的小度车载OS目前已经与长城、福特、奇瑞等达成合作,可向用户提供车内智能导航服务;阿里的高德地图在继高德车机之后,与天猫精灵联合打造的高德版智能车盒,也凭借智能语音、千万级曲库、车家互联等功能成为与车企 协同的另一抓手;腾讯于今年将TAI升级到3.0版本,并内置了“腾讯随行”和“腾讯爱趣听”两大自有应用。
从BAT车联网的落地成果来看,大量知名传统车厂和新兴互联网车厂是它们的主要合作对象,而这加速了车联网在传统汽车上的普及,目前已经有很多厂商步入互联网汽车量产期。
从BAT车联网的定位和落地思路来看,它们是想把汽车变成一个可以装进丰富车载应用的智能设备,并服务汽车用户的日常需求。车联网的到来,其实真正意义上让汽车变成了像智能手机一样的设备,并开始被装进各种APP、录音录像设备、数据传感器等等。
在互联网企业们的花式操作后,汽车摇身一变成为可与用户交互的智能工具,24小时为汽车用户提供高效的出行服务,比如娱乐、导航、购物等等。互联网企业们赋能的共识,可以说赋予汽车在代步之外的全新使用属性。
形形色色的数据隐私问题
从产业升级和体验升级的角度看,互联网企业的确把汽车改造的更智能。但是,被互联网企业们改造的智能汽车,似乎也渐渐成为了向用户索取数据的机器,各种侵犯或疑似侵犯用户数据源隐私的问题接连被爆出。
2017年,在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有这样一个令凯迪拉克车主愤怒和困扰的大数据标签:最爱去洗浴推拿场所的车主是凯迪拉克车主。
报告发布后,很多车主对报告所获取数据的真实性和隐私性进行了质疑,认为这一数据不仅未经车主同意,而且还擅自进行公开发布,对其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舆论质疑很快将高德地图推入旋涡,但最终车主们没有等来高德地图的回应。
2018年,备受安全事件困扰的滴滴,在多个城市试点了车内录音录像功能,以确保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但是此功能试点后,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认为网约车是私人空间,在车内安装这些设备有窥探个人隐私之嫌,明确表示不支持。
从上述车内隐私事件来看,虽然这些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数据和的目的和方式都有差异,但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未经同意对用户异常敏感的隐私数据进行收集和上传。
这些形形色色问题的出现,本质原因是互联网企业对汽车用户数据隐私的越界。也正是这一波又一波隐私事件的爆出,让汽车使用者对汽车空间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失去了信任。互联网们绞尽脑汁要赋能的汽车,在越来越透明的同时,也让用户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互联网企业的“原罪”
汽车隐私问题频发,互联网企业们对用户数据的贪婪“原罪”要背锅。
2015年,英国时报报道称宝马(BMW)发布了一个警告:高科技企业和广告商正在向汽车制造商施加压力,要让他们交出通过互联网汽车收集的数据。
很显然,对用户数据的极度渴望,是互联网和科技企业早就表现出的一种行为习惯。尤其是近几年随着AI、大数据等以数据收集和利用为核心的技术的兴起,互联网企业们在用户数据获取上逐渐变本加厉。
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互联网企业“人人都在做智能推荐”、“人人都要收集用户数据”,买东西推荐,看视频推荐,甚至看广告都要推荐。这一切看似高效又预测准确的推荐,其实都是建立在用户个性化的数据之上。
到汽车场景如出一辙,互联网企业们仍然对数据获取情有独钟,从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出发点来看,获取用户数据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给用户带来一些体验上的惊喜。
而从商业竞争和战略层面看,获取用户数据更是为了赋能自有生态中的其他互联网产品,或者其他的商业场景,从而提升用户数据,特别是隐私数据的商业价值。比如当互联网汽车通过录音录像等功能获取用户最近想买的商品信息时,就可以调动其生态内的购物应用或渠道,向用户推荐相关商品,刺激用户购买,从而实现用户隐私数据的有效转化。
此外,用户隐私数据的售卖和交易也是一个商业化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用户的隐私数据被互联网企业不知不觉地商业化,从而处于不为人知的灰色地带。
不难看出,互联网企业其实是把在APP和智能终端上的那一套服务搬到了汽车场景内,认定只有获取用户数据才能服务好用户,所以才会一心为了服务而服务,从而忽略了对用户隐私的重视和保护。
数据好比是互联网企业的“血液”,无论是在手机等智能设备上,还是在私密性非常高的汽车驾驶场景内,互联网企业都把它默认为了商业化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隐私和便捷如何平衡
互联网企业要通过不断获取用户数据来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用户却不想自己的数据,尤其是隐私数据被企业悄悄地拿走,这个矛盾其实很早就存在,只是在现今大数据类技术横行的时代更加突出。
在缺乏相关立法保护的基础上,互联网企业对汽车场景内用户数据的利用边界依然非常模糊。这让被服务且缺乏侦测能力的用户成为了相对的弱势一方,而寻求数据商业化的互联网企业们却表现得更为强势和咄咄逼人。
其实最近几年,已经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开始强调汽车用户数据安全,国内有关部门也开始慢慢推进相关的立法程序,但是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在短期内的未来,同时做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适度利用用户数据,很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改善的空间。最为简单也最为合理的一个方法,或许是应该让用户自己选择数据被利用的程度,以及哪些数据可利用,哪些数据不可被利用。而互联网企业本身,在不游离于灰色商业地带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汽车用户的感受,循序渐进地建立信任的服务关系,保证不越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