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当下全国企业逐步进入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为了打好安全复工战,各有关部门都在积极行动中。面对当前疫情产生的众多难题,云从科技迅速响应,自主研发AI黑科技,助力防控战"疫",成为科技防疫先锋企业。
AI测温、口罩检测、人员筛查、自动报警、数据记录分析......从机场,到海关,再到社区,看云从科技如何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南方某机场——防境外疫情输入,大鸿盒子测温
近日,云从AI智慧防疫检测系统成功在南方某机场进行部署,当天14点开始对从日本入境的航班乘客开始测温。产品包括大鸿AI盒子、AI测温仪,检测系统的核心功能有体温异常人员筛选、未戴口罩的识别与预警、人脸实时抓拍、体温异常人员轨迹还原、数据智能检索,实现远距离非接触式测温,降低一线工作人员感染风险。同时实现多人同框测温,降低排队导致的交叉传播风险。
云从疫情防控系列产品针对佩戴口罩场景优化了人脸检测,排除热饮、热食、电脑、电器等误报,减少不必要的处理工作。同时,使用云从 Re-ID 技术,能准确定位测温位置,以及最佳测温时机,有效提高测温准确率,并支持是否佩戴口罩检测和未佩戴口罩自动语音报警。无需工作人员口头提示,帮助机场人员重点检测来自重点疫区的旅客体温情况。
南沙海关部署云从AI体温监测疫情防控系统
海关AI体温监测疫情防控解决方案是云从科技集团最新推出的一套针对海关监管需求的疫情管控综合解决方案,搭载了云从科技自有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人脸检测、人脸结构化、ReID人形算法,以及专门训练的人体额头部位测温算法避免现场环境对测温结果的干扰,有效降低误报。系统的测温精度达到±0.3,具备自适应较温、高准确、高密度、高可用、稳定可靠等优势。
通过AI热成像测温仪、云从大鸿疫情防控智能终端产品,结合视频智能分析、热成像测温、疫情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升海关检验检疫防控水平。系统具备体温异常人员筛选、佩戴口罩人脸识别、人员未佩戴口罩识别预警、人脸识别抓拍、体温异常人员轨迹还原、佩戴口罩路人库检索、数据导出等功能,实现疫情管控的事中防控、事后溯源。
目前,系统已在南沙龙穴岛港区等重点出入境管控区域安装部署。
上海人工智能岛部署公共出入口口罩识别提醒系统
云从科技在上海人工智能到部署了公共出入口智能口罩识别提醒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相机或智能终端设备AI技术突破,实现疫情防控关键应用的成功落地,配合灵活的组网方式,在重点区域包括室外公共区域出入口、室内门厅部署智能相机,设置需要重点预警的人员库和口罩检测识别规则,快速实现对防疫重点人员出现的辅助识别预警和对不按规定佩戴口罩的人员进行自动提醒,有效降低疫情防控管理难度,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智慧社区防疫重点人员管控应用情况
北京丰台某小区用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做防疫重点人员管控案例,以小区为基本管控单元,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基于"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数据和前端智能感知设备,构建两道防线,搭建两级应用,面向小区物业、业主和街道/派出所等主管单位三类用户,实现小区防疫重点人员分级分类管理,对象无感自动识别、异常行为智能识别预警、消息主动推送给主管单位,有效提高管理针对性和管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接触传染源的风险和防疫管理的工作负担。具体管控做法:
1)对本小区内的防疫重点人员建库,尤其是统计出来的已经有返乡或者外传到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
2)在小区门口用抓拍机进行进出人脸抓拍比对,对于已建库防疫重点人员比中的人脸产生告警,直接推送给物业app,由物业按要求进行管理;针对原"治安重点人员"管控对象预警,还是由第二级的实有人口系统推送给民警移动app;
3)在单元门侧,通过刷脸和APP方式进行开门,所有开门记录在后台均可查询,做到进出单元门的人员实名制信息采集、分析
图1. 刷脸开门记录
图2. 单元门口抓拍记录
图3. 防疫重点人员比对告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危难面前云从大显身手,火线支援前线,用科技筑起防护墙,充分体现出公司强大的科技能力和技术储备,让科技真正成为抗击疫情的有生力量。未来,云从科技将会继续牢记AI国家队的身份,通过人机协同平台,将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