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商 >

进博会场内场外,阿里苏宁京东上演国际业务“三国杀”

第二届进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又到了中外品牌借助这一国际舞台大展拳脚的时候。

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内三大电商阿里巴巴、苏宁、京东在现场开启了“剁手”大比拼。阿里巴巴宣布在2019年-2023年内实现海外进口额2000亿美元;京东的签约采购规模在千亿规模;苏宁则已经在首届进博会上实实在在的与全球范围内来自欧洲、日本、澳洲、北美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达成合作。

如今一年过去,这些疯狂“买买买”的巨头们采购计划完成的怎样,国际业务或海外业务有了怎样的进展,今年进博会上它们又会有怎样的举措?

现在,是值得一探究竟的时候了。

阿里巴巴:三驾马车驱动全球化

阿里巴巴在国际化上采取“全球买、全球卖、全球运、全球游、全球付”的策略。因此,阿里巴巴在进博会上的“买买买”只是其整个国际化布局中的一个环节。阿里巴巴的进口涵盖旗下天猫、天猫国际、B2B、盒马、云象等多个业务板块,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背后,是阿里巴巴推进国际化业务的一整套逻辑。  

进博会场内场外,阿里苏宁京东上演国际业务“三国杀”

(阿里巴巴CEO张勇去年在首届进博会上演讲)

去年,阿里巴巴CEO张勇在进博会上表示,阿里巴巴采购计划并非简单的花钱,而是希望通过阿里,展示中国企业的力量,帮助全世界的企业和商家利用数字化方式进入新的市场,以完成销售模式和供应链创新。

由于国内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阿里巴巴营收正在面临增速放缓的境况。全球化成为了阿里巴巴三大战略之一。其中,天猫国际、速卖通、Lazada成为驱动阿里巴巴国际化的“三驾马车”。

天猫国际是阿里巴巴进口业务的主要承载体。目前,海外品牌入驻天猫国际数量超过2.2万个,覆盖4300多个产品类目,产品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9月,阿里巴巴以20亿美元全资收购网易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考拉。至此,阿里巴巴在进口业务上,形成了天猫国际与网易考拉的双品牌构架。这一部分业务,也成为了其进博会天量采购的重点受益板块。

速卖通俗称“淘宝国际版”,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排头兵。一方面,速卖通致力于帮助中国商家出海;另一方面,在其他国家帮助当地商家全球化。目前,其业务主要聚焦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和土耳其等国家。而Lazada是东南亚服务最多消费者和增速最快的电商平台,目前拥有超过5000万年度活跃用户。

体现在财报上,2019年Q2阿里巴巴国际电商业务收入为78.1亿元,同比增长25%。在整体规模上,相比于阿里巴巴单季1149亿元的营收依然微不足道,而且增速还在进一步放缓。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国际化业务方向清晰,但是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届进博会临近,张勇又将出席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阿里巴巴将在今年进博会上带来怎样的举措,值得期待。

苏宁:打造全球最大智慧供应链

在国际市场,如果说阿里巴巴是“做交易”的排头兵,那么苏宁就是“做供应链”的代表。

就拿去年进博会来看,阿里巴巴提到的2000亿美元规模并不完全是采购这些商品,而是引进相应规模品牌和产品入驻阿里巴巴平台。

但苏宁作为中国领先的智慧零售企业代表,会参与绝大多数商品“进、销、存”的过程,也就是“先买再卖”并提供物流服务。因此,与阿里巴巴不同,苏宁的国际化业务策略实际上是在搭建一个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首届进博会后,苏宁平台上海外购商品的销售增速始终保持在200%以上,成为所有商品类目中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

苏宁国际化始于2009年,日本家电连锁Laox也是在那一年完成的收购。Laox在苏宁的供应链中,扮演着桥头堡的角色,成为中日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本次进博会上,Laox将依托在日本零售领域的领先优势,整合包括日本百年礼品品牌Shaddy在内的20多家企业、60多个知名品牌亮相。同时还将与绿地商贸集团、宝山游轮公司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引进更多日本爆款商品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体验及生活方式。  

进博会场内场外,阿里苏宁京东上演国际业务“三国杀”

(2009年,苏宁收购日本知名免税店乐购仕LAOX)

后来,苏宁开始设立国际化“买手制”,为中国消费者寻找全球好物。2018年进博会上,苏宁就派出了一只近500人的采购洽谈团队,与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以及土耳其、智利等国家的生鲜、非生鲜快消类目以及消费电子类产品供应商建立起了合作关系。目前,苏宁“买手”已深入到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海外基地精选全球优质好货。  

进博会场内场外,阿里苏宁京东上演国际业务“三国杀”

(2019年3月,在中国和意大利两国领导人见证下,苏宁与ITA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首届进博会后的这一年里,苏宁的国际采购计划和国际化业务发展更是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一方面,借助进博会,苏宁与更多的海外品牌方达成直接合作,实现原产地直采。今年5月起,苏宁国际启用区块链技术,为每个新采购的跨境进口商品打上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到今年双十一,苏宁国际将区块链技术已覆盖超过50%商品。另一方面,苏宁国际在垂直细分领域,尤其是针对中高端品牌领域,加大品牌引进和业务力度。

今年3月,苏宁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后,ITA主席卡罗•费罗于7月份带队抵达苏宁总部,双方围绕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推动多家高端意大利品牌建立直接合作关系,范围涵盖美妆、时尚、家居设计、电子、食品等多个品类。  

进博会场内场外,阿里苏宁京东上演国际业务“三国杀”

(苏宁国际引进的海外水果)

显然,苏宁并不像阿里巴巴一样在海外大量开展业务,而是建设从供应到服务的一条完整的海外供应链。此前,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透露,未来十年国际化将是苏宁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构筑起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后,苏宁的国际化业务或将充满想象空间。

京东:关闭澳洲总部,复制阿里出海模式挑战大

另一位电商巨头京东的出海野心,要大很多。它希望将在中国的业务模式覆盖到国际市场。一方面建立起商品的双向流通,另一方面将商业模式在世界各国进行本地化复制。

显然,这对以自营B2C为主的京东而言,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进博会场内场外,阿里苏宁京东上演国际业务“三国杀”

(京东在2018年进博会上宣布千亿采购计划)

此前,京东寄希望于海外开设国际站点。以美国为例,京东此前曾透露将在2018年下半年进军美国市场,以洛杉矶为根据地,采用自建物流中心模式,以让美国消费者也能享受当日达的网络购物体验。后来,刘强东还在采访中透露在英国、德国的类似战略,并计划在两年内投入至少10亿欧元在法国建立一个物流网络。

这相当于要在全球各地复制若干个京东,其难度可想而知,更别提市场环境、文化差异、管理、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因此,京东的国际化业务进展并不如想象中那样顺利,许多设想也只处于计划之中。2018年2月刚刚开设的澳洲总部,便于今年上半年就匆匆关闭。

而在进口业务方面,京东的业务核心是“海囤全球”。这实际才是去年京东在进博会上千亿采购的最终落脚点。不过,在京东“海囤全球”前面,还有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两强的存在。如今,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合体,跨境电商又迎来了新的格局。

近日,泰国首个支持eKYC(electronic Know-Your-Customer)技术的电子钱包Dolfin正式在泰国上线。该款产品正是由京东数科和泰国尚泰集团合作打造。与此同时,京东物流与国际物流巨头Agility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在东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市场展开电商和物流合作。

种种迹象表明,京东正在通过科技、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等一系列措施上去推进新的国际化业务发展方向。新一年进博会临近,届时将如何与阿里巴巴、苏宁一较高下,又将是一大看点。

发力进博会,三巨头角力,更凸显中国消费实力

通过对比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的国际化业务策略和进展,可见三大电商巨头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同时,在国际化舞台上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各家的实力不同、模式有别,如今各自的国际化业务呈现出了不同的境况和发展思路。

巨头们也明白,推进国际化业务,不能脱离自身的核心能力。阿里巴巴的强项在于平台流量和数字化能力,而且最早开展国际化业务,根基深厚,它可以去做全球本地化落地。而对苏宁、京东而言,依赖已久的B2C重模式,做供应链容易,做全盘复制则十分艰难。这就决定了苏宁的供应链模式可以做得稳健,而京东在国际站点上短期几乎没有建树。

其次,电商三巨头在进博会的国际舞台上,互相较劲、PK,恰恰意味着每一个亮相进博会的中国零售电商企业、品牌,都在真正展现自身的魅力和实力。它们共同为中国零售电商在国际舞台上亮出了一张张代表实力的名片。

进博会是大舞台,是宣传队,更是播种机。阿里巴巴、苏宁、京东频频发力,也必将带领中国消费经济走向更高的水平。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11-04
进博会场内场外,阿里苏宁京东上演国际业务“三国杀”
第二届进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又到了中外品牌借助这一国际舞台大展拳脚的时候。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