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开车上下班,都面临着“双重焦虑”:既要面对道路拥堵带来的“通勤焦虑”,又要面对开车时不能及时查看手机消息的“离线焦虑”。
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每天“在路上”的时间至少1小时起。而85后、9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一代,伴随着中国的互联网、各类社交平台成长起来,已经习惯了随时随地接收海量信息,而驾车不能随时看手机的这段时间,却让他们被动“离线”,产生“信息焦虑”。因此,开车、堵车时看手机的情况越来越多,对道路安全造成隐患。对此,深圳将在11月实施“最严交通条例”,开车看手机,将被罚300元记3分。
不可否认,在车上保持“在线”,进行必要的沟通,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刚需,毕竟我们都很怕“开车一小时,下车后世界都变了”,用户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一面是驾驶安全,一面是及时沟通的需求,如何平衡?这就需要从驾车场景的安全需求出发,重新设计和定义的社交应用,不同于手机上的操作。
马化腾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腾讯已经在研发车载版本的微信,并且基于驾驶安全的考虑,需要设计成全语音交互、并且方向盘上有控制按键的产品形态。
在前不久的重庆智博会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在车上通过微信车载版,向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成功发送了微信消息,活跃用户超10亿的微信在千呼万唤中“登”上了车。
微信一直保持着克制的设计理念,此次车载版的微信,依然延续了这种克制,目前只提供最基础的查看未读消息、语音收发消息和语音通话功能。对此,腾讯官方将微信车载版定义为“通讯产品”而非社交,目的是满足用户最基本的通讯需求,在发红包、表情包、朋友圈等非必要功能上做了减法。显然,腾讯并不是鼓励用户在车上过多地使用微信,而是让司机能够用更安全的方式联系最重要的人,处理最紧急、最重要的消息。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设计上,微信车载版以“安全”、“不造成分心驾驶”为首要准则。
其一是保障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微信车载版基于行车的环境进行了创新设计。微信车载版可以实现全语音交互,并且结合方向盘上的微信专属按键进行操作,让司机“眼不离前方道路,手不离方向盘”,最大程度避免司机分心。
其二,是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隐私安全。与PC和手机不同,车是开放的空间,微信车载版由车主选择是否播放消息,并且可以屏蔽不想播放信息的功能,同时设计了多音区设计,只从驾驶位的左前方声道进行过播报。并且下车后,车机不会保留任何通信记录,以此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据透露,微信车载版已经与多家车企合作伙伴进行打磨、车型适配,年内就会有量产车型上市。微信的上车,是否能够真正缓解用户开车时的“离线焦虑”,并且保证安全呢?还是期待一下车型上市后,能够亲身体验一番。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