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商 >

“回声计划”打破创作者边界,荔枝正在“复制荔枝”

移动音频市场,似乎正在出现新的风口。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三巨头鼎立局面的移动音频市场,在2018年有个“小爆发”:相关数据显示,该市场增速达22.1%,远超移动视频(13.6%)及移动阅读(6.2%)。

比起短视频、图文内容行业的竞争,移动音频市场相对更“健康”:喜马拉雅高举高打PGC,一路买买买;完成去FM化的荔枝则在语音社交上突围,发力UGC模式一枝独秀。移动互联网进入第二个十年,耳朵经济有望厚积薄发,音频APP的“下沉战役”开打了。

8月份,荔枝推出“回声计划”,表示要拿出“现金+流量”的双亿资源进行开放式的内容扶持,对象不止于传统播客,还包括自媒体、文字创作者、短视频创作者等所有有意投身播客行业的群体,意图在更广泛的内容群体中,挖掘具备音频内容创作“天分”的新势力。

“回声计划”打破创作者边界,荔枝正在“复制荔枝”

这并非荔枝推出的第一个内容扶持计划,今年6月,荔枝就启动过播客扶持季,在一个月时间内,成功引来超过10万名主播入驻。

相比之下,“回声计划”来得更加规模化,视野也更加开阔。双亿资源能否让移动音频的创作和受众,都进一步“下沉”到更广阔的空间?能否重现当年图文、短视频领域全民创作、全民应用的盛况?这些问题都值得期待。

回望过去,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后,国内相继诞生荔枝、蜻蜓FM、喜马拉雅等音频应用,内容形式逐渐由FM衍生出有声读物、财经、历史等知识付费内容以及脱口秀内容,早期的移动电台,开始向面向大众需求的全方位音频平台定位转型。音频内容创作的门槛下放,也诞生了一大批“草根”玩家,为各行各业的大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内容舞台。

而在用户一侧,“听众”也不再是完全静态的被动接受,互联网赋予用户可以进行互动分享等操作。这一阶段,音频市场参与方和受众方都进行了下沉,但无论知识付费还是有声读物、脱口秀,都有不小的入局门槛:知识付费市场拥有很强的头部效应,例如罗振宇、李翔、马东、樊登等知识付费大咖本就是各领域中的佼佼者;有声读物也考验着平台在版权上的投入,喜马拉雅虽然每年都豪掷重金砸在版权上,仍然有数百起侵权官司缠身。

实际上,在内容相关的行业,门槛越高越不利于普及。移动音频的下一阶段,应该建立在大众创作的基础上。

移动音频市场的用户规模虽然增长较快,但在普及率上,移动视频与移动阅读的用户规模在八九亿,占比达到80%上下。移动音频在圈层下沉中,还有很大的红利可挖,特别是在用户以年轻人为主的情况下,如何把盘子做得更大,是全行业下一步最重要的事。

关于下调移动音频的参与门槛,荔枝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模式上引入语音直播等声音社交玩法,促使移动音频不再局限于知识付费、有声读物等少数内容形式;二是技术上进行针对性的研发,荔枝语音直播技术降低缩短专业DJ和平台主播之间的技术门槛,并发力音频AI,实现了用户在手机上轻松录音、编辑和上传音频;三是生态上在音频变现上探索,推出广告营收、付费订阅、粉丝打赏等变现形式为用户提供收入来源;

此外,荔枝还注重对素人主播的培养和扶持,建立了播客学院,每周开展主题分享和指导;一个完整的从创作、传播到变现的生态,吸引着更多的创作者加入到移动音频的市场。

回过头看,荔枝刚刚推出的“回声计划”,是其一直坚持的UGC战略的延续。不同的是,这一次荔枝也把橄榄枝抛向了拥有内容创作经验、技巧、热情的图文和短视频等领域的创作者。

一种事实是,目前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和秒拍、美拍等平台上,已产生很多拥有社会知名度、固定粉丝群和品牌调性的大V,甚至一些知名公众号本身就已开始尝试音频内容的创作。

“回声计划”的目的,或是想把这几“股”力量引入移动音频市场,无论是对音频内容形式的多元性,还是音频内容的玩法,都有很大助益。

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是图文、短视频引爆全民的重要基础。在头条号、百家号和快手、抖音上,既有人民日报、新华社这样的机构号,也有papi酱、陈翔六点半这样团队化的草根IP,还有大量腰部、尾部的素人创作者。内容越多元,用户的结构层次越合理,整个生态的生命力才会更旺盛。

不久前,在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发展报告》中,荔枝和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一起上榜。

相比于行业内偏向PGC的其它平台,荔枝在UGC领域的探索,正在显现价值。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在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上,荔枝为14.28次,喜马拉雅为4.78次,蜻蜓FM为5.80次;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上,荔枝为58.84分钟,喜马拉雅为24.71分钟,蜻蜓FM为31.64分钟。发力声音社交的荔枝,用户活跃度比偏向知识付费、有声阅读的喜马拉雅和蜻蜓FM更高。

“回声计划”可看做荔枝继2016年发力语音直播之后,继续走向UGC纵深的动作。如果成功,或将复制出一个新荔枝。

参照荔枝方面的介绍,“回声计划”实际是播客扶持季的一次全面加强版。播客扶持季面向的是播客,而“回声计划”意在鼓励音频、短视频和文字等各个内容领域的创作者,一起尝试音频创作,分享现金奖励。

此外,“回声计划”与其它平台的扶持计划最大的区别,是在资源上对素人进行倾斜,避免流量和收益都向占比稀少的头部大V集中。从这个角度看,荔枝没有拿钱去和喜马拉雅、蜻蜓争夺主播、IP和版权是件好事,用资本去开拓一个新的增量市场,对行业的意义更重要。

梳理荔枝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回声计划”这种资源分配机制,背后其实还是荔枝对UGC的坚持。

说到UGC,就还是要拿快手和抖音举例。在无数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中,大部分快手老铁或抖音号,此前都没有经验,正是大众化平台的力量,让无数的人在这里找到归属,促使了短视频全民应用的成功。所以,移动音频一定要在远离大众的知识付费中渐行渐远吗?其实不然,移动音频同样可以和生活更近一点。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9-03
“回声计划”打破创作者边界,荔枝正在“复制荔枝”
移动音频市场,似乎正在出现新的风口。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