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报刊文称短视频行业正在“野蛮生长”,并对短视频行业进行了剖析。虽然短视频行业已经改变了部分群体对信息的接收模式,为社会带来不可否认的种种积极效应,但更多的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该文提到的邢女士表示,不久前卸载了儿子手机里的抖音,但发现儿子还是会偷偷上网浏览,“有时候一刷就停不下来,怕视频里有些不好的东西会影响他。”该报记者在街头采访时发现,多数未成年人表示自己会“刷”短视频。为何短视频如此受青少年大的青睐?是否有监管措施?
开学六年级的香香(化名)向记者解释自己喜欢抖音的原因是“刷抖音能容易打发时间,而且不用动脑”。短视频适应未成年人思维跳跃、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比起文字类和图片类的内容,视频类的内容由于自身的生动性和丰富感,更能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浏览欲。
初一的平平告诉记者“我周边的朋友都在刷抖音,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上面的内容,我也会参与。”从众心理也是青少年接触短视频的重要因素。如果周围的朋友都在传唱抖音神曲、讨论相关的内容,青少年就很可能“刷”短视频以便“和小伙伴有共同话题”。
对于青少年沉迷的现象,四川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管雷表示“青少年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短视频能够迅速地获得一种愉悦感,因此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短视频内容多碎片化,这样的传播机制与这些“网络原著民”们的信息接受模式所契合,以“抖音”为例,上面的视频多为几十秒,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个碎片化时间轻松看完好几个视频。而青少年恰恰处于自制力薄弱的时期,更加容易沉迷短视频无法自拔。
对于青少年的沉迷,有关部门也推动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秒拍等14家短视频平台统一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是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比如抖音“时间锁”最短的提醒时间达40分钟,更甚的是有许多家长都不知道有“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存在,这使得该系统的效果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所谓的教育类内容也遭到了质疑。“别让短视频挡了孩子 阅读路。”成都市树德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四川省优秀教师钟群告诉记者,“阅读能够让孩子沉下心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短视频的教育内容替代不了的。”
四川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管雷更是强调“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陪孩子多走走、多看看,转移孩子的关注点和视角。家长要和孩子多互动,培养孩子的耐心,比如和孩子做一些家务或手工。”
就在川报刊文后不久,有微博用户“屁话先僧”发微博称“前几天路过校门口看到个抵制抖音的大字报,因为孩子沉迷抖音,还偷偷花了抖音就遭家长贴大字报公开抵制!1万多块钱”,并表示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很容易沉迷其中。
在该博主曝出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该地至少两所小学外墙被贴上了“抵制抖音倡议书”,并指出了抖音上存在的炫富、诱导打赏、低俗不良内容等等问题,倡议家长和老师对抖音进行抵制。
其实家长的行为不难理解,既有对自身不够关心孩子的后悔,同时也有对抖音诱导孩子沉迷的痛恨。对于短视频行业存在的问题,想要解决就应该从根源入手,无论是舆论还是监管部门都不如短视频平台了解自己,或许只有短视频平台下定决心放弃“黑心”流量、保护青少年,才能让整改“一针见血”“药到病除”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