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同期,科大讯飞和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举办了“因A.I.而能 共创智能教育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智能教育论坛暨智能教育应用成果展。论坛旨在通过充分发挥智能技术对教育理念和应用创新的重要作用,利用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探索智能时代教育的新模式。
中央电化教育馆杨非副馆长、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丽教授、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汪琼教授、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贾积有教授、清华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钟晓流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原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电化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郭绍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智能计算与软件研发中心主任孙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院长张海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李馨副社长、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李有毅校长、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张伟春副局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姜钰总编助理、合肥四十五中英语学科教师朱慧娟老师、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博士、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邦奇教授等出席了第二届智能教育论坛,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顾小清、中国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副社长李馨主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教育局长、专家教授、领导、校长、一线教师。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博士做了致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介绍了机器翻译、阅读理解、语音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以及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大数据精准教学等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他表示,智能教育将推动教育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运用智能技术可以精简优化和重构教育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改变传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局面,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在学校以及人际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杨非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加快促进教育模式教育形态的升级变革方面,智能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发展智能教育对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治理、助力传统教师向智能型教师转变、推动教育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电教馆作为教育部的直属事业单位,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推动智能教育的建设与应用。
主题分享
《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教授做了《人工智能助力教师教学创新》的报告,他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创新融合,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将人工智能引入中小学课堂,推动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人工智能知识的普及和提升教育。随后分享了智能阅卷、智能分析、知识图谱等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并表示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还是个起步,但是我们的智能教育的快速发展,最终走向一个智慧教育的新生态,这是一个必然!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丽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助力践行新知识观》,她表示人类的教育正在从两空间支撑的工业化的教育向三空间支撑的信息化教育转变。同时,人类的学习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势——通过联通来建立广泛的信息网络的学习。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进步,为以知识获取为主的教学实践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并表示,期待人工智能不仅能改善今天的教育,还能帮助教育面向未来,顺应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呼吁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更重视新知识观、新本体论的关注。
蓝皮书发布
会上,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撰写的《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2019)》隆重发布,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邦奇教授对蓝皮书做了详细介绍,蓝皮书在对智能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智能教育的体系架构、关键技术、环境技术、应用场景及行业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实例分析。
蓝皮书是我们国内首部关于智能教育的专题研究报告,对中国特色的智能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在智能教育发展背景以及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对智能教育的体系架构,关键技术环境建设与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为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2019年度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开放课题签约
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 融合,探索智能教育应用与创新,促进智能教育产品研发和推广,2019年4月由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了北大、清华、北师大、华东师大、西北师大、东北师大等知名高校,以及杭二中、华师大二附中、东师附中、西大附中、内师附中、德强中学等知名中学组成了企业高校中小学三方的联合研究共同体。4月份发布了智能教育开放课题申请指南,针对智能教育产品研发和应用当中的问题进行课题的申报。论坛上,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刘邦奇教授和智能教育开放课题的专家课题代表进行了签约。
实践分享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张伟春通过“治理、赋能、萃智”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天河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他表示治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如何把不同的人合在一起,人的因素是决定变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其次是赋能,即通过数字素材扩充学习空间,满足了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项目学习、挑战学习等学习方式。最后是萃智,即打造信息化的凝聚态,把老师们联结在一起,以集体智慧促进智慧教育建设。
北京十二中校长李有毅代表基础教育领域,分享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成果,她表示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学校通过开发多元多样课程,普及人工智能知识;融合产业技术创新,创设智慧学习环境;构建 学习模式,变革教与学的理念;凝聚智慧教育力量,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等举措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 发展。
随后,合肥四十五中英语学科教师朱慧娟老师从日常教学作业布置以及检测进行了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英语教学分享,她表示教师在A.I.的帮助下能够更加精准的定位学生的学习盲区,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她用自己的探索呼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与新科技的融合中,一起推动智能教育发展。
智能教育创新应用优秀案例证书颁发
为了探索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4月面向中小学校及相关机构开展智能教育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征集,论坛上,黎加厚教授、钟晓流教授、贾积有教授、张海教授、孙波教授和姜钰先生分别为29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