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一个有三重身份的日子。这一天,全国考生和家长都在焦虑和期盼中度过高考的最后一天;与此同时,其余的国民都在幸福快乐地享受端午节假期。只有少数人知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伴随着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悄悄降临。
在中国的古都西安,一个混血儿诞生了:代表着科技与新时代的腾讯地图及腾讯文旅,和代表着历史与文化传承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上线了一款名为「寻迹始皇陵」的智慧导览小程序。
这着实非常有意思,科技和历史的结合,在全球范围都在上演。
最近举世闻名的案例就是,十万只LED的数位灯和近七百八十盏特殊照明灯具,耗时两年,为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直是天主教标志的世界知名的梵蒂冈圣彼得/伯多禄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披上了新衣,新的照明技术将把神圣的礼仪烘托得更完美。
但这些国外的历史名胜与科技的结合多半停留在科技设备和建筑的“硬件与硬件结合”层面,而中国却早早开始了互联网+历史名胜的“软硬结合”,即互联网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让科技对历史名胜的意义,不只停留在视觉层面,而是深入到游客旅游体验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历史名胜摆脱地域的“束缚”,插上翅膀,在世界各地“粉丝”群里,散播其延续了上千年的“生命力”。
一、帝王陵园也能有满满的科技感?
最新发布的「寻迹始皇陵」小程序就是这样一个缩影。
它同时服务了两类游客,慕名前来秦陵博物院的游客,以及心生向往却无法到场或曾经来过还想回味秦陵的“游客”。
1、用地图能力提升到场游客的观览体验
这样的定位非常关键,因为众所周知,旅游业场景复杂多样,要想保证旅客良好的用户体验纯靠大量及专业人力服务,但对于名胜古迹而言,每年游客数量增量惊人,就需要不断地加大人手,不仅成本高昂,景区人数过多也难免对古迹造成一定的负荷。
为了优化旅游体验的同时,降低服务人员的负荷,「寻迹始皇陵」小程序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即用智能化的位置服务将旅客服务前置。
通过「寻迹始皇陵」,游客在旅游前可以提前获知秦陵的开放须知等重要信息。这种最基础的信息服务网页、公众号、App都已经可以覆盖,但小程序的独特价值是,借助于腾讯地图的能力,创建基于地理数据搭建的场景化服务,即根据景区最佳游览路线做定制化推荐。
这个智能定制的意义在于,用户可以通过位置查找等地图服务了解秦岭博物馆的地理全貌。通过小程序内置的「点位搜索」功能,用户可对建筑、展览、餐饮、商店、出入口等参观点和服务设施进行路线规划,以便在参观过程中快速到达想去的位置,减少时间损耗。
换言之,小程序的手绘全景地图生动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等两处全貌,将真实的建筑和各项服务设施客观还原到手机地图上,不仅如此,小程序还上线了语音讲解功能,通过“随着携带导游”的方式,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
以此,在用户侧,秦陵实现了创新式服务升级。
但产业互联网的意义不只是单次服务用户,更重要的是,如何服务用户的同时,为B端带来更大价值。通过「寻迹始皇陵」小程序,秦陵博物馆将线下的万千游客连接到了线上,以此产生的大量数据,可以让景区更好地了解游客喜好,从而为市场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2、用VR全景技术造一个线上秦陵
如果说「寻迹始皇陵」的使命之一是让到场的游客们不浪费每一秒享受厚重历史带来的磅礴之势,那么其另一个使命就是让始皇陵的魅力突破地理限制。
在「寻迹始皇陵」小程序上,采用了腾讯地图的矩阵全景技术,收录了秦陵博物院景图资料收录并打造了兵马俑360°超清全景图,以秦陵兵马俑一号坑举例,利用全景技术将2000张4575万像素的图片拼接起来形成一幅高达500亿像素的室内全景图,将秦兵马俑一号坑内的所有遗迹精细得展现出来。
由此,让那些心生向往却无法到场的游客或曾经来过还想回味始皇陵的“游客”,在小程序里就能身临其境。
二、地图+小程序让历史“再活”一次
明眼人一定会发现在景区小程序里,地图的能力几乎是核心,这是因为旅游行业属性所致。据调研数据显示,近九成游客在游玩期间选择无导游自主游玩。这样一来,对景区游玩介绍、地图导览的需求急剧上涨。正是这些服务跟不上,游客找不到想看的景点、走弯路成了常态。所以对景区而言,更好的帮助游客便捷地进行游玩、能更深入了解景区,成了极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旅游大省云南对此深有感触,经过一系列探索,2018年3月,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与腾讯携手推出了省级全域旅游产品“一部手机游云南”,就是为了解决旅游业目前的痛点。
其中,“一部手机游云南”核心能力之一的游云南智慧景区导览小程序,目前为云南119个景区的游客,提供类似于个人助理的服务,用旅游业的术语就是提供专人导游导览服务。
在这个项目目前为119个景区的游客,提供个人型智能推荐、个人助理等服务,用旅游业的术语就是提供专人导游导览服务,换言之,就是在线上再造一个智能景区,并交付用户进行使用。
首先,利用腾讯地图的LBS大数据能力和地理位置采集能力,完成了200余家景区地理信息的测绘工作,将这些线下景区的地理数据搬到线上后,再通过智能路线推荐、智能人工讲解等服务,让用户在旅游过程中,随时可以查看自己的位置、周边的线下服务以及当前景点的介绍等,绝对是游客去云南旅游的首选产品。而在腾讯地图的加持下,“一部手机游云南”也成为全国景区地理信息最全的平台。
这样的智慧景区解决方案正在受到众多文旅“大佬”景点的青睐。故宫博物院上线了「玩转故宫」小程序,敦煌研究院上线了莫高窟智慧景区导览小程序;广州长隆景区也推出智慧景区小程序;远在北欧的赫尔辛基推出也推出了“城市行囊”微信小程序……这些小程序无一例外都打出了腾讯地图+小程序这样一套的组合拳。
地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为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负责将这些黑科技以无需下载的轻便方式输出,这些黑科技将真实的景区还原到手机上,让用户真正无门槛使用。最终,完美连接线上线下、融合虚拟与现实。
而这一切,只是腾讯文旅的“一中心三平台”总体架构体系中的平台之一。
在这套体系内,“中心”是围绕博物馆等景区运行产生的各类数据打造成一整套的大数据中心。在这一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更好服务的平台,包括前文提到的导游导览服务。除此之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景区运营、景区安全等问题;品牌打造平台,主要针对景区品牌IP进行品牌运营,整套体系可以帮助景区更好地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建设。
从“一部手机游云南”到“一部手机游武隆”,从传播香港旅游到赫尔辛基推广,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宫、长城的合作到数字丝路威尼斯,腾讯文旅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上百个“互联网+旅游”的合作案例和创新应用,有效提升了文化旅游的管理运营效率。
三、为什么要把苦活累活一肩抗?
为什么腾讯要持续在文旅这一看似“收益不明显”的领域持续投入?或许我们要从上往下,用更宏观的视野来看这件事。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数字经济GDP大约29万亿,占总体GDP的36%左右;预计到2020年中国GDP超过一半由数字经济构成。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在近几年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更加直接的冲击,创造出更大规模的经济收益。
另一组有趣的数字是,2017年与2013年对比,第一产业18.3%,第二产业增长27.7%,而以商品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达到了53.6%。这说明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效果越发突出。
其中旅游服务业更是如此,2017年旅游业贡献GDP 9.31万亿元,占总量的11.04%。但把这两组数字摆在一起,其实有些矛盾。因为众所周知,旅游业重在“线下体验”,属于体验经济,大部分行为都是在线下完成,而互联网一直是以线上的模式高歌猛进,所以,互联网对于线下实际体验的渗透程度一直不够高。
这里的痛点在于:旅游行业长期以来都是资源方主导,所谓强龙压不了地头蛇,游客到了某一地,主动权就交到了当地的导游和景区管理方手中,抛开一些落地起价,强买强卖不说。因为互联网化程度不高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让很多游客的UGC内容反而成为了主要的信息来源,从而影响了消费决策。
所以,无论是游客还是景区管理方,都有许多存在多年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是腾讯要推出智慧文旅解决方案的初衷。
为什么是腾讯?一方面因为腾讯坐拥两大国民社交产品,与C端用户举例最近,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能力,这正是旅游行业一直欠缺的地方。
对于景区管理者来说,大部分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都是哪些人,他们的行为趋向与喜好更是一片空白。景区能做的只能是完善基础设施,被动地等着游客上门。而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等形式,景区不仅可以还原出清晰的用户偏好,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精准的宣传推广,主动出击,不至于在游客离开后就彻底断了联系。
除了大数据带来的丰富想象力,诸如AI/AR等前沿技术,都可以应用在景区的线下改造中,从而使景区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反哺到游客的旅游体验中。
更重要的是,腾讯一直主张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和工具箱,而非“赋能者”“颠覆者”,这在B端主导权很强的旅游行业格外重要,也许工具很容易被替换,但把工具做到极致未尝不是另一种竞争力。
或许,未来不再是“一部手机游云南”或“一部手机游武隆”,而是“一部手机游中国”,“一部手机游世界”,广阔的现实世界都被折叠进小小的手机里,然后迸发出更巨大的能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