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非常学院发布了《2019消费金融⾏业研究报告》。在报告中,非常学院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市场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典型企业、市场趋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消费金融行业各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探索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历程及行业现状背后的深层因素,同时对⾏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主要参与方分别是银行、分期购平台、电商平台和消费金融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也有所不同,分别是信用卡、趣分期、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苏宁消费金融等。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2022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依然将维持15%以上的增长率,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接近50万亿,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原因包括消费主体变化、消费观念转变、高频场景渗透、技术发展覆盖长尾客户等。从消费金融发展潜力来看,我国人口是美国的4.2倍,而截至2017年,国内消费信贷余额仅为美国的40%,人均消费信贷仅为美国的10%,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国内消费金融发展潜力必将得到释放,消费金融将再现蓝海市场。
发展潜力如此巨大的消费金融市场,在2018年却遭遇了寒冬——常态化的严监管政策落地、行业清退洗牌、前期野蛮生长以及暴雷后的大众信任缺失等问题接连出现,蓝海之路道阻且难,对于消金行业在2019的发展方向,非常学院给出了一些预测和建议。
监管政策趋于完善,合规向好成为行业风向
经历了近几年互联网消费金融集中爆发的风险外溢事件之后,类似校园贷等产品遭遇到了政策层面的强监管,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被国家明确取缔。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此时是典型的去泡沫去杠杆时期,虽短时间内行业发展会遭受挫折,遇到“寒冰期”,但对于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合规化、成熟化的行业发展和市场运作是必要和有利的。
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政策层面明确指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2018年8月,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也释放了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的政策信号:
“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的金融需求。”
规模下降转型失利,信用体系亟待完善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内,这些情景屡见不鲜:上市平台股价缩水、头部平台放贷规模下降、明星平台转型失利。大批门店和人员被裁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的鼓励与友善信号,是银行等持牌机构大举推进,是放贷金额再创新高。
究其原因,是伴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行业洗牌及快速扩张,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金融去杠杆”的政策产生的矛盾,进一步加大了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自2017年末,“现金贷”通知颁布,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受到更严格的管制,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企业成本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而愈演愈烈的高额现金贷风波和网贷平台频繁暴雷跑路风波,引发的大众对消费金融行业信任缺失也需要靠诚意和时间来弥补。
而从信贷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征信体系不完备,缺乏明确统一的监管机制,个人征信体系刚刚起步,社会尚未形成较强的信用意识,这就使消费金融企业在贷前应用大数据分析时,因缺失信贷信息而容易面临较大信用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深耕消费场景成为主流,技术驱动跨界合作实现多赢
深耕消费场景无疑将成为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主流,无场景不信贷。在政策层面利好的信号下,教育分期、旅游分期、蓝领分期、农业分期、装修分期、租房分期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消费金融产品无疑将成为主流热门。
以2017年12月对现金贷的整顿为例,针对是市场上的“四无“现金贷业务,即大力整顿的是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为特征的借贷。一正一反的信号,催生了一批积极布局场景化的消费渠道的机构,其中以正逐渐退出现金贷市场的网贷机构为主力,相信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细分和深耕场景化的分期市场有望迎来春天。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渗透逐步增强,技术能力成为消费金融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根本驱动,能否利用新兴技术达成降低成本、增加获客、提升风控等目的,是未来对消费金融企业的考验。通过大数据处理采集过的用户数据,云计算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算力和模型基础,人工智能通过模型识别处理过的用户画像,进行精准的客户营销。通过结果性的反馈,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能够在技术能力上将三者融合的企业,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突出重围。
此外,跨界融合也正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的突破口,联合互联网领域其他行业,在服务模式和渠道、产品方面取得创新,如支付方式的优化、用户习惯的教育和使用行为的培养等,这种跨界合作能够有效拓宽企业的服务能力、服务广度和宽度,满足多元化的消费场景需求,为用户创造更佳的使用体验,达成跨界多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