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智能算法、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成为人力资源行业变革的推动力,如何通过科技的力量解决行业的痛点,实现高效高质的赋能?在斗米主办的智科技,速精彩的品牌升级发布会上,斗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世勇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人事争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天国博士、Geek+ CHO , 前联想中国区人力资源负责人王春光、畅销书《HR的未来使命》作者唐秋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 探讨,带来了精彩绝伦的分享。
技术在解决“摩擦性失业”上有很大空间
在劳动经济学上,摩擦性失业是一个比较大的失业类型。一边是劳动者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缺人,而想求职的人员和想招聘的企业无法对接,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传递不畅造成的岗位浪费和人员浪费。李天国博士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解决“摩擦性失业”,就要加强信息供给、传递和流通。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人事争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天国博士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变化是,过去是买方市场,现在是卖方市场,包括基层岗位、基层员工。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从信息不足的时代到了如今信息过剩的时代,劳动者在求职环节的很多痛点,都跟信息过剩有关。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有一批求职者不知道该怎么选,也没有方向。还有一个是信息的错配,基层岗位的错配在我们国家一直是劳动力市场非常大的难题,通过技术手段,会给劳动者带来选择职位的效率提升和匹配度的提升,也会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提升。技术对解决信息过剩,解决劳动力市场里的大量错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斗米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出现以后,在解决“摩擦性失业”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线上+线下+技术综合服务体是招聘服务的终极形态
作为平台方,又该如何运用新技术来解决行业痛点,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斗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世勇认为,单一的服务模式很难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需求,人力资源招聘服务的终极形态是线上+线下+技术的综合服务体。
斗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世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现在所有人都在用智能手机,手机上的屏幕很小,如果还按照PC互联网时代的方法来服务,HR在手机上要去筛选大量简历,用户仅仅填写简历也需要很多步骤,效率非常低,直接影响了客户和用户的体验。很多技术在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而斗米所有做的服务都是根据着用户的使用习惯来改变。
斗米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包括在技术上的投入和研发,都以让用户更方便,对用户更有用作为前提。如果没有达到这些基本要求,即使算法再高深、技术再先进,对斗米来说也是无效的。而对于招聘平台一直面临的信息质量问题,技术在数据收集、信息识别和分析上大有可为。
多、快、好、省是企业招聘的痛点也是最大需求
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招聘服务有着怎么样的新需求?Geek+ CHO, 前联想中国区人力资源负责人王春光表示,这几年企业在用工需求上有两个比较有特点的变化。第一是用工弹性加大。当下,企业除了成本压力以外,还不得不去面对市场的变化。相应的,整个用工的人数在不同的周期会有很大波动,对于企业人力资源以及管理者来说,无论是用工成本管理还是人员管理,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不少企业会把一部分员工做外包,来减少成本上的压力。
Geek+ CHO , 前联想中国区人力资源负责人王春光
第二是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如今是以候选人为主导的卖方市场,尤其在越来越多的95后开始进入职场之后,他们对择业有不同的新观念和诉求。如何从不同的用工形式来满足候选人的需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能够用最快的速度花最少的钱找到最好的人,即多(尽可能完成我们的招聘量)、快(尽快满足部门的用人需求)、好(招聘的人要符合要求)、省(招聘成本要低),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痛点也是最大的需求。科技赋能的工具但凡能在这四点当中突破,都是一个很优秀的工具。
通过新技术进行服务的延伸可以增强候选人体验
效率在商业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招聘领域,“快”也变得越来越重要。《HR的未来使命》作者唐秋勇在分享中表示,在很多领域,“快”已经意味着决定一个业务或者一个公司生死的事情。企业业务增长速度变得史无前例的快,但更需要训练有素的员工来匹配。招聘速度的快,正是顺应商业世界竞争加速的一个重要的本质。
畅销书《HR的未来使命》作者唐秋勇
在求职者端,如今候选人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新的技术可以进行服务的延伸,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节省时间。
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聊天跟招聘系统结合之后,平台的角色从“墙”变成了“桥”的模式,让求职者和企业之间可以有效沟通,这是顺应了人才市场的重要变化。过去雇主是甲方,现在找到合适的候选人,要去说服他加入,从采购变成了销售的过程,而销售需要有更好的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例如斗米平台的人工智能顾问,通过人工智能助理去和求职者进行沟通和对接,做到一秒内进行推荐,背后也许是毫秒、纳秒就已经完成了匹配。这就是技术对于未来招聘体验的一个赋能。
结语:在整个当前劳动力市场悄然生变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对求职者和企业进行双向赋能,对提升整个行业的效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又不仅是靠技术,更需要有温度的服务,这也是平台、企业、社会携手努力共创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