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成多数人的共识。在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大数据”被第六次写入,而“智能+”则首次亮相。
报告指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
事实上,在去年两会的压轴记者会上,“智能+”一词便已提出,今年则正式写入报告。其时,敏锐的观察者就分析认为,“智能+将成为中国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强力助推器,行业智能的发展将推动供给侧的产业升级,智能+也将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科技界的企业家今年又提出了多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提案。例如,李彦宏今年的三个提案均与AI有关,马化腾的提案之一建议“加快研究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法律规则问题”。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与实体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血脉与肌体的关系。如果说“智能”会成为肌体的“灵魂”,那么,血脉更应该先行一步,助力实体经济智能化大趋势,在奔涌而来的“智能+”潮流中有所作为。
金融服务应先行智能+,强化资金资产配置精准化、作业流程自动化、风险防控实时化、决策支持智能化特征,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可得性更强,效率、个性化定制程度、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更便捷、增值服务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在探索的过程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例如,蚂蚁金服打造了小微服务新模式——“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0人工干预”,已累计为13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贷款服务。再比如,铜板街积6年之功,打造的智能金融服务体系,在风险防控、客户服务、营销场景、决策支持等场景均实现了AI化,为客户提供了AI级的小额分散,被誉为“智慧金融服务的代表之作”。
实现了“智能+”的金融服务应创新模式、创新服务,主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制造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智能+制造”向前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以抢占先机,并发挥本地的实体经济优势。为确保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少地区对基础理论创新、智能芯片开发与制造亦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度。要实现这个层次的突破,聪明的“血液”十分重要,它们不是简单地响应需求、满足需求,而是尽可能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创造需求。有理由相信,智能金融服务水平较高的地方,在同等条件下,其“智能+”产业的发展速度会较快,竞争力会更强。
“智能+”红利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必将有一批不断创新、深潜已久的金融科技企业会起飞,并成功助力智能+事业取得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