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眼健康是社会一直关注的话题。最近,就有一个关于“宅娃多近视”的观点走红网络。而这个由网友脑洞发散的观点,其实是从爱尔眼科最新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中来的。
2015年《自然》杂志就指出,基因遗传变化发生得太慢,以至于无法解释近视率这一快速变化,户外活动时间成为近视发生的强相关因素。我国目前有6亿近视人口,根据教育部对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45.5%,初中生为74.4%,高中生为83.3%,大学生更高达87.7%。青少年的低度近视若放任发展,还有可能发展成为高度近视,从而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等,若缺乏合理的治疗,这些并发症还可能会致盲。
在这些人中,仅有6-9岁的学生达到了教育部规范的户外日照时长1小时的标准,10-17岁的学生均未达标,可以说,“年龄层越大,户外日照时长越少。”也就是说,现在多数孩子们的户外日照时长不足1小时,比囚犯每天2小时的户外放风时间还要少,因此,有网友戏称:“做娃如‘坐牢’。”
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率飙升的背后,有两大罪魁祸首:一是课业压力大;二是电子产品不离手,这两者均导致孩子的户外日照时长变短。孩子的状态可以用“上课盯着黑板,下课盯着试卷”来形容,而10个学生里,就有8个未控制自己的单次连续用眼时间;还有一半学生单次连续用眼最长时间达到了120分钟,即标准的3倍以上!
书本越来越厚,镜片也越来越厚。小升初,初升高,高考……沉重的学业负担造成了超荷的用眼负担。而学生们一旦有空,便把时间花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屏幕上,各种社交软件和电子游戏,侵占了学生们所有的课余时间。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低头族、熬夜追剧党、夜读派……各种不良的用眼形式也衍生了好多“近视家族”,用眼时长、用眼距离、用眼角度、阅读光照环境等各种数据都非常严峻,不同的习惯,同样导致了近视的发生。
如今,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近视率也越来越高,近视患者的年龄也呈现低龄化,如果不加以干预,孩子们的近视度数也会越来越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近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近视,控制其加深的速度。
保证孩子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日照时长,是预防近视加深重要的一环。室外体育运动、活动和玩耍等减少了孩子近距离用眼的机会,而增加了看远的时间,使眼肌得到充分放松,这非常有利于防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体育锻炼也可以让孩子们强身健体。
另外要教会孩子们科学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注意距离;不要走路、乘车、躺着或趴着看书看手机;勿长时间近距离读写、看电子屏幕;勿在光线太暗或者太强的地方读写;用眼时间不要过长,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
总之,如果持续这样让孩子长时间宅在家里,就真的可能“囚犯”也不如了。近视给孩子生活、学习带来很大不便,为了孩子的用眼健康,呼吁父母们现在就行动起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