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人类之光?
很多人认为,懒惰一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即使工作的本质是劳动,但在劳动中,懒惰的人类仍然在发光发热。
脉脉数据研究院联合闪送,对数千名职场人展开了调查。探究到当代职场人的“懒惰”现状之后,发现职场人的“懒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工作的排斥、行为上的慵懒,而是随着懒人经济的兴起而对职场琐碎工作的解放。职场人从懒人经济中获得了更多时间自由,42%的职场人表示现在的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了。
一、 宅文化侵入职场
说“懒惰”其实并不准确。经脉脉数据研究院调查显示,59%的职场人其实并不认为自己在工作时是个懒人。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职场人最多就是拖延症发作,并不会消极怠工。
这届职场人主要是“宅”。
提到宅文化,最先想到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的称呼,但宅文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是在现代政治经济形势下,以消费文化的一定发展水平为前提而出现的新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宅文化”不仅引领着电影、动漫和网络文化的潮流,而且意外地促进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兴起。
如今,“宅文化”已经走出生活场景、开始侵入职场场景。相比于懒,职场人更愿意承认自己开始变宅。调查显示,43%的职场人“进了公司门一天都不想出去”。
与“宅文化”进入职场相辅相成的是不断出现的新兴领域,外卖、快递、同城速递、网约车。这些新兴领域实现了职场人,不出门完成所有事的需求。从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职场人对这些能够减少工作流程的服务越来越依赖。除了直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自动化软硬件之外,职场人对诸如外卖、快递、同城速递和网约车等这种代服务越来越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相比于曾经风头无两的网约车领域,同城速递领域一直“默默无闻”。但在关于“工作中,最离不开什么”的问题中,职场人认为同城速递的重要性与网约车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对于宅职人们来说,别人帮忙做似乎一定比自己出门更符合心里预期,即使这样的出门毫不费力。
而“宅职”人们如今也已经宅出新高度,根据闪送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一位女性用户,一年共下172单,平均2天就下一单;最近距离的订单需求是同楼层送厕纸。
二、 变“懒”是职场人的趋势
在今年初,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了一份《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报告中的一个观点表示,生活便利正推动“懒”消费增长。到家服务的高速发展,让各年龄段的消费者开始变“懒”、变宅。
事实上,在职场中这种趋势也十分明显。脉脉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的职场人认为在工作中变得越来越“懒”是趋势。
闪送的用户数据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在分析全国订单情况时,闪送发现,早期用户使用闪送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解决“紧急场景”需求;但随着用户对闪送服务的熟悉,需求已经升级到了解决用户“急”、“难”、“忙”“懒”的四大场景。
另外,当我们以为职场人的午饭零食全靠外卖时,从闪送大数据中意外的发现,其全年食品订单占比达13%。也许在同等条件下,如今的职场人对时间的要求更加苛刻了。
而所有的转变,用职场人自己的话来说既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科技进步带来的。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职场懒文化、宅文化将随着类似外卖、同城速递等服务的细分化和专业化而更加深远,宅职人们的数量也会愈加增多。
三、 懒人经济使职场人获得时间自由
自由,似乎成为了当代职场人新工作方式的关键词。
脉脉数据研究院曾与微软联合发布一份探讨新工作方式的报告,当问及“职场人更喜欢在什么环境中办公?” 时——31.5%的人青睐联合办公空间,喜欢在个人工作室办公的占22.6%,倾向移动办的人占18.6%,愿意在传统写字楼办公的仅占10.5%。此外,还有4.0%的人喜欢在家办公。可见职场人对自由的工作环境要去越来越高。
事实上,职场人变“懒”的另一方面也是让职场人获得了更多时间自由。
过去,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职场人亲力亲为,比如粘贴发票、走报销、给客户送合同、送礼品、突然想吃下午茶等等。除了本职工作,职场人长时间被这些琐碎的工作事项围绕,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如今智能化软硬件、外卖、同城速递这些“懒人经济”的出现,令职场人们真正做到在工位完成一切需求,极大的释放了职场人的双手,让他们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时间自由。
职场人似乎也是这样认为的,48%的职场人表示变“懒”节省了自己的工作时间,38%的职场人认为自己变得更加自由了。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懒人经济的领域不断升级优化,职场人从中所获的时间将会愈发增多。
不得不说,懒人经济奠定了职场人自由的基础,即通过提升效率解放职场人的时间,助力时间自由。从而实现职场人个人职业生涯和个人价值的积极发展。
尽管如此,现在职场人面对自己变宅的结果是好是坏还无法做出定论,近半成的职场人表示变“懒”对自己的影响好坏各一半,可是,职场变“懒”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相比于犹豫不决,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获得的时间自由创造更大的工作效益,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