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江湖的竞争无疑是精彩的,从模式运营再到技术之间的过招犹如华山论剑般让人赞叹不已。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似乎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这些只能代表硬币的一面,而硬币的另一面却又是另一番让人大跌眼镜的景观。
在线旅游出行服务类应用已覆盖大多数出行场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其中今年世界杯刷屏了的马蜂窝最近似乎“摊上事了”,本身是以UGC内容切入垂直细分市场的马蜂窝,居然被指数据抄袭。恰逢马蜂窝下一轮融资消息的传出,似乎让人看到这二者之间似乎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数据价值引发的行业同病:数据造假或成OTA产业常态化标签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效率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期间人人都有麦克风,表达意见和看法的门槛大大降低了,而这似乎也成为了某些人利用的工具。
10 月 21 日晚间,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 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被广泛流传,小声比比和乎睿数据将完整的报告放出,通过大量的截图陈述了马蜂窝的六大「罪状」。
很快,马蜂窝在 22 日早上发布了回应的声明,表示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那么事实真如自媒体所说吗?
在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下马蜂窝这家公司,这家成立于2006年,却在2010年才正式开始公司化运营的企业毫无疑问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风口,这一时期,整个OTA产业都实现了飞速的发展,是具备浓厚移动互联网标签的一种商业形态,今天讨论的马蜂窝其实也属于这样一家企业。但从2015年开始发布自由行战略以来,探索出一条与传统OTA不同的营运模式——基于个性化旅游攻略信息构建的自由行交易与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乎睿数据提供的材料中,7000多个有抄袭嫌疑的账号,搬运的都是餐饮类内容点评。那么问题来了,马蜂窝是一家做旅游攻略的公司,批评者却拿出餐饮的点评内容来批评,二者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当然了,透过此次事情的发展,确实也反映出了数据方面的问题,而这恰恰也是OTA产业一直都存在的通病。
事实上,点评内容“搬运”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互联网行业里公开的秘密,而数据抓取的问题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同病。关于线上酒店数据注水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有商家、用户或者员工为完成高KPI打擦边球刷单,甚至有酒店商家为了引流,一家酒店注册几个店名。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溢于言表,它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以及行业统治能力,同时也决定了平台双边网络效应的实现与否。对整个互联网行业,包括OTA,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虽说此次对于马蜂窝的指责有些过于牵强附会,但这再一次让OTA数据问题的现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无疑会对整个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混乱格局引发的暗黑战:竞争比不过,“黑公关”做先锋?
商业竞争中采取谣言攻击本身就是件司空见惯的事,残酷的商业竞争环境倒逼个别企业为了抹黑对手、打击对手而发起商业谣言攻击。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递的效率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制造和散步谣言提供了契机。几则未经求证看似言辞凿凿的谣言,通过某些一些大V发出,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普通网民的判断,再经“嫉恶如仇”的网民群体进行大范围的转发,企业负面呈病毒般的扩散。
经过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此次马蜂窝被指责其实毫无道理可言,这也让我们感到此次所谓的“揭穿”的“正义”举措更像是打击竞争对手的为了黑而黑。
在如今这样一个流量社会,一家流量不断增长,势必会对其它替代平台或者相关平台造成一定的“挤出”,自己的“奶酪”被动,商业模式又拼不过,于是利用公关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尤其是处于行业竞争比较复杂的领域,这样的公关暗战更是屡见不鲜。
而OTA产业恰恰正是这样一个竞争混乱的领域,携程、美团、马蜂窝、飞猪等,整个行业没有真正意义的垄断者,反而陷入了盈利难、规模扩张难、同质化严重的竞争泥潭当中。而马蜂窝在商业模式上与其它主流玩家大不相同,它是以内容立身,拥有行业最丰富的UGC内容和最活跃的旅游爱好者,已经率先打入了用户心智,即便其它人模仿也很难取得一样成绩。但也正因为如此可能引发利益相关者的不满,
正如《资本论》中提到的:“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如今的OTA产业的融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但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各路玩家对资本的依赖性也是显而易见。而近日有消息传出,马蜂窝可能以20-25亿美元的估值来获得3亿美元,这对于其竞争对手来说自认不是什么好消息,而这或许也是此次马蜂窝“被捅”的动机所在,好在马蜂窝本身是做UGC内容的,使谣言很容易得以肃清,但这一恶性对其品牌带来的伤害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治愈。
有句话说“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 ”,放在今天咱们讨论的问题中就是越想打击对方,反应更多的其实是对对手的担忧和恐惧,而靠“黑公关”去打击对手本身更像是一种承认不如对方的行径。事实上,在用户为主体的今天,每个人心中都对是非曲直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因此企业竞争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体验上来,通过模式创新、运营创新、技术创新去形成自己的优势和护城河,这才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该有的姿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