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步伐矫健的金融业,还是在2018年的夏天跌了个大跟头。
6月,史上最大规模的P2P暴雷潮拉开帷幕,短短1个月,全国共有108家P2P平台爆雷,相当于每天曝雷2.6家。
7月,在内需尚未完全释放之时,中美贸易大战正式打响。
8月,华融降薪35%,恒丰降薪30%,渤海降薪30%,传统金融业成为降薪、裁员的高危区。
秋风已到,寒冬不远。
转型已经成为了银行、保险、信托等昔日巨擘躲不开的话题。
转型中的银行业 金融科技定将成主旋律
曾经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让银行业高枕无忧的生活就此告一段落。但如今,不得不承认,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或将成为银行转型腾飞的一根救命稻草,从今年年初国有五大行纷纷拥抱互联网巨头就可见一斑。
从行业峰会风向也可看出端倪, 2018年10月17日-18日将在北京举办银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峰会——“互联网+银行业务创新转型峰会”,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巨头与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巨头齐聚,而探讨的主题则卓有深意的定为“拥抱金融科技,立足数字化风控,成就银行业务创新 ”。可见行业人士都以达成共识,金融科技将对银行转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联合金融科技公司成银行业转型主流
为什么金融科技成为了银行转型的核心呢?这里面透露了金融领域一个巨大的杀手锏——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在整个金融行业普遍唱衰之际,消费金融却以极高的赠速短短几年达到了万亿规模。个中原因不难发现,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曾经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已经逐步被 “先消费后还钱”所替代。不是金融不行了,是风口变了。
也因此,银行等传统金融业态要想腾飞,必须先玩转消费金融,而玩转消费金融,必须要掌控新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技术。
无论从形式和业态上,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技术和传统业务中的风控技术都有了很大差别,与其逐步建立,毋宁合作共赢,于是与科技金融公司的联合无疑是当今银行等传统行业最主流的合作方式。
除了国有五大行与科技巨头联合之外,整个行业都已开启了拥抱科技金融的道路。《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半数以上的都已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并通过金融科技公司的赋能纷纷加快战略布局。
同牛科技成为银行、信托转型发展的最大技术提供商
依托于互联网的消费金融产品异军突起背景下,科技金融公司的代表企业同牛科技自主研发的消费金融SaaS系统,搭建了银行与互联网连接平台,利用大数据下风控系统,助力银行业平稳转型,创新银行业务,成为银行、信托与科技公司合作典范。
同牛科技作为专注于消费金融SaaS系统研发的技术提供商,技术必然是其核心优势。在中国的SaaS萌芽阶段,同牛科技便率先抢占SaaS市场,布局研发消费金融SaaS系统,该系统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风控系统以及包括中诚信集团在内的资本、风控公司、支付平台等整个产业链资源,构建起互联网下消费金融行业的体系骨架,庞大的资源系统为传统银行的转型做有力的大数据资源支撑。
同牛科技在个人消费金融方面创新的同时实现了场景的生态闭环,从寻找场景、筛选客流量、进件申请、风控审核、电子签约、款项支付、贷款后跟踪回款、资产处置、数据分析再反哺场景,为银行信托业务提供完备的数据化的风控系统。同牛以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为核心,在平台内搭建了资金通路、风控模型、场景消费等金融技术模块,能快速实现银行业自主风控管理的全面升级。
低成本互利共赢模式是同牛科技合作初衷,同牛科技在助力银行业转型时摒弃了高毛利的传统授权模式,而是真正希望能够帮助银行业平稳创新转型。因此在付费模式上率先提出“0元固定投入、赚钱才分润”的共赢模式,大大降低了银行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门槛!
也因此,在整个行业风云变幻之际,同牛科技成为传统业态转型合作的理想合作伙伴。据数据统计,在全国20多家布局消金的信托公司中,半数都是使用同牛科技的系统;此外大量银行也纷纷选择同牛科技进行合作,行业领先地位日趋稳固。
迭代技术开拓海外领域,同牛科技助力中国金融惠普
同牛科技要做的不仅仅是技术提供,从成立伊始,它就定下了全球普惠金融的目标。在深耕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同牛科技积极谋划布局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长足的成效,对带动东南亚金融科技发展,扩大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有着突出的贡献。
助力传统金融转型,必须以核心技术作为支撑,以大数据作为基石,以创新作为永动力,同牛科技将以SaaS系统为背撑,利用大数据精准风控,为银行业描摹未来互联网下的发展趋势。
据悉,在10月17日-18日即将举办的“互联网+银行业务创新转型峰会”中,同牛科技也将莅临参会,与众多银行伙伴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相信届时将会有更大的创新火花为银行业提供全新的借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