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味皆可卤”,可以说,卤味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近10年是卤制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初现于菜市场和巷子口,各种品牌的休闲卤味店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扩张到全国的大街小巷,几大行业领先品牌纷纷挂牌上市。据市场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卤制品市场将突破千亿大关。这其中有一个带着互联网基因诞生的卤味品牌叮小闲,才成立不久便吸引了大众的注意。上市四个多月来,坚守着自己对卤味的初心,从没有打过广告,凭着自己的特色,在北京地区每天卖出10,000多盒。
“避免同质化竞争是卤味脱颖而出的关键”
据统计(2017年数据),目前市场上几大休闲卤味品牌绝味(8000余家门店)、煌上煌(2500余家门店)、久久丫(1200余家门店)、周黑鸭(890余家门店),分别占据了卤制品行业8.9%、2.6%、1.3%、5.5%的市场份额。而每家口味都有自己的一个记忆点,绝味的鲜辣,煌上煌的微辣,久久丫的麻辣,周黑鸭的甜辣……显而易见,拥有千亿级市场潜力的卤味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差异化和记忆点显然是一个新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点。据创始人介绍,为了避免同质化的问题,叮小闲在品牌建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两条主要产品线,「解鸭卤味」和「麻辣川香」系列。一黄一红两个包装,黄色包装是传统的鸭货卤味,用的是叮小闲研发团队多地采风并反复调试的老卤秘方,红色包装主打独家四川自贡冷吃风味。在卤味食材的选择上,叮小闲也尝试了大胆创新,进行了棒棒鸡(川香口水鸡)、小辣肉(鸭肉干)、龙虾尾、杏鲍菇等衍生。
“找回记忆中最初的味道”
采访中叮小闲的创始人提到了创立叮小闲的初衷,“我希望还原记忆中的美好味道,给每一个吃到它的人带来些许温情的治愈。”他提到,毕业后吃过很多卤味,但是再也没有吃到过当年学校寝室下铺吃宵夜时会飘上来的那种味道, “要么太辣,辣得人胃颤,要么太甜,齁得人啃一段就不想再继续了…”卤味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美好的味觉记忆,所以更不能容忍如此怠慢。据说自从决定做叮小闲,爱吃卤味的创始人走遍了各地老字号卤味店,讨来了许多传承了三四十年的配方。叮小闲研发团队反复调试,采各家之所长,就是为了复刻出创始人记忆里美好的味道。
“除了深入人心的味道,卫生和品质也很重要”
“我们的叮小闲从起步初期就在追求不断的规范化,除了深入人心的味道,安全和品质也很重要。”叮小闲的创始人这样说到。他深知食材和工艺的干净卫生,对于吸引好吃懂吃的卤味爱好者同样重要。叮小闲不仅仅执着于卤味口味上的改良,在生产工艺的改进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如何加强全程冷链配送的建设、严控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规范与卫生,都是团队的重点关注, “我觉得味道的最高境界是醇臻,在提供纯厚而到位的味蕾体验的同时,省去一切不必要的添加,提供可靠、安全、简单的好味道。”采访中创始人向记者解释道,在创立伊始,叮小闲卤味便全部采用德国气调包装技术进行包装,在盒子内充入惰性气体,比简单的抽真空工艺更能提供安全稳定的卤味储存环境,在达到保质期7~9天的同时还保证了卤味口味的新鲜,真正达到“锁鲜”的品质。
“独特的模式,成就独特的叮小闲”
目前,叮小闲主要在北京地区售卖,月度销售额在正式推出的第三个月便突破200万大关,并不断创造新高。与业内大多数开设线下专营门店的连锁品牌不同,叮小闲目前主要以线下便利店为销售渠道,与其母公司叮叮鲜食的平台商品一同配送给B端商户,强有力的冷链配送基础建设确保了产品的新鲜与安全。
“如果说卤制品行业老大哥周黑鸭对标的是星巴克,希望将卤味打造成一个轻奢生活方式,那叮小闲的出生更接近小米模式:高性价比,让用户参与品牌的建设。在提供优质的口味、可负担的价格的同时,产品品质也不做妥协。”叮小闲目前上线的23款卤味产品,主打9.9元到16元的价格带,与同品质的卤制品连锁品牌相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据统计,截止9月上旬,从写字楼、居民区、到大学校园,叮小闲已经走入北京地区近5,000家夫妻老婆便利店,拓展速度飞快。
据创始人介绍,除了夫妻老婆便利店,叮小闲已与多家连锁便利店渠道达成合作意向,自有线上售卖渠道也在最后规划阶段。同时,叮小闲拥有一支强势的产品研发和渠道整合团队。可以预见,未来叮小闲将持续快速成长,在传统卤味食品界掀起一场年轻的新贵品牌革命。
采访的最后,叮小闲的创始人这样说道:“被打动才更记忆深刻。卤味,只有不断创新、更加用心,才能打动人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