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商 >

谁偷了你的隐私?看分布式银行公链DCC如何护航用户征信数据

近日,徐州林女士需要申请一笔装修贷款,需要个人征信报告,据同事推荐,说APP也可以查询征信,便采取捷径,下载一款APP,随后根据APP指示输入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隐私数据。其检测授权协议书还显示“在您使用本公司及第三方合作提供的征信数据产品时,本公司可能会采集个人信息提供给关联公司”。林女士选择同意之后,APP平台才会提供相关报告。

可是不久后,林女士就接连接到多方贷款机构的客服电话,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

与此类似的某些征信查询APP中,需要用户填入手机动态码,一旦用户按要求填入,个人信息就已经被完全泄露给了第三方机构。

征信APP查询成隐私泄露重灾区

业内人士指出,代查征信报告最大的风险就是,代查机构会保存用户的征信报告。个人信息就是数据资产,个人的金融行为、社交数据可以构成一个人的数据画像,如果提供给征信查询APP的话,有着较大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据融360《维度》调查显示,近30%的用户并不了解个人征信,仅10%的用户对大数据征信比较了解,因为需要办贷款或信用卡才关注的人数占比高达84.6%,绝大部分用户没有主动关注个人征信的意识,在选取捷径办理征信报告的时候,不经意造成隐私泄露成为大多数用户的困扰。

银行数据垄断,效率低、信息缺失成弊端

个人征信即个人信息报告,相当于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记录了个人信贷信息即借债还钱信息,非金融负债信息,公共信息如欠税信息、行政执法信息等。个人征信全国联网,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

问及为何选择APP做征信查询,林女士表示要去银行办理征信报告,则需要去银行柜台排队办理,办事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部分网贷的信息并不在银行出具的报告上有所显示,补足所有内容则又需要复杂操作流程,甚至可能因为网贷机构资格审核不通过,而不能成为用户未来借款背书使用。

避免银行垄断及征信APP泄密,分布式银行公链DCC提出全新解决方案

那么,是否有一种全新的方式,既有银行这样中心化机构的安全背书,又能省去中心化机构带来的繁琐麻烦呢?分布式银行公链DCC (Distributed Credit Chain)以区块链的方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谁偷了你的隐私?看分布式银行公链DCC如何护航用户征信数据

DCC是全球首条分布式银行公链,致力于为全球金融服务机构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金融生态体系, 以科技赋能金融,通过分布式银行金融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普惠金融。

DCC真正实现让个人掌握其数据的所有权,数据的存储、展示、使用都可以由个人主导,数据服务机构不再享有缓存和获取数据的权利。在此基础上,DCC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的信用维护体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数据机构,数据机构与数据机构之间可以广泛的建立去中心化的对等认证体系。当一个人或者数据机构被越来越多的实体认证,那么他的信用画像就越全面。DCC会把借贷双方认可的借贷发生过程数据开放给其他需要获得数据的机构,同时在区块链上创建信贷历史报告,帮助个人或机构追溯交易对手的过往信贷行为。

DCC通过将区块链落地的方式建立全新信贷生态:借贷的过程以链驱动,用户申请、资金方放贷、以及用户的还款行为都会记录在链上,用户的每次动作也都相当于维护了借贷历史报告这个报告是有传递性的,而且所有的借贷记录都有据可查,避免了银行数据缺失的弊端。个人数据报告传递由用户自主发起,资金方可以共享,数据安全真实掌握在用户自己手里,这也避免了征信APP信息泄露的危害。

目前DCC基于IPFS的个人数据管理框架进展顺利,数据在公有IPFS网络上的加密存放和获取成功通过验证,BitExpress正在作为首个商户开始集成IPFS个人数据存储框架,计划在更新版本中供用户使用。在银行及信息中介后,DCC通过区块链落地开辟第三条征信证明获取方式,真正实现为借贷用户征信隐私保驾护航!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8-15
谁偷了你的隐私?看分布式银行公链DCC如何护航用户征信数据
近日,徐州林女士需要申请一笔装修贷款,需要个人征信报告,据同事推荐,说APP也可以查询征信,便采取捷径,下载一款APP,随后根据APP指示输入姓名、身份证、手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