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商 >

《零售银行》杂志专访飞贷 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助中小银行转型

作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金融科技企业,飞贷通过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实现了借款客户、银行、飞贷三方的共赢。 8年助力合作金融机构实现累计300亿放款规模,新增超千万小微企业主用户,美国沃顿商学院Amit教授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飞贷对小微金融借款人的独特价值主张、技术创新,以及领先的风险管理实践正在重塑全球移动信贷的格局。”

飞贷如何一路成长为移动信贷整体技术领导者?其成就背后究竟有何支撑?为此中国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零售银行业期刊之一--《零售银行》杂志专访了飞贷总裁曾旭晖,带大家一同挖掘8年实战,飞贷何以制胜。

飞贷历程:

(1)2010年,推出信贷工厂,将行业内普遍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业务流程缩短至1天,建立了新的行业标准。

(2)2013年,变革业务流程和作业模式,推出飞侠APP和内部作业APP,实现线上获客、线下服务以及风险控制的无缝对接,再次成为业内标杆。

(3)2015年,推出飞贷APP,实现业务流程全线上系统自动化处理,“3分钟4步骤” 、“随时随地随借随还”等产品体验引领了后续移动信贷产品的趋势。

(4)2017年,公司再次战略升级,聚焦于移动信贷整体技术的输出,支持更多金融机构移动信贷业务的转型升级和能力建设。

《零售银行》杂志专访飞贷 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助中小银行转型

飞贷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图

《零售银行》管理版:飞贷对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输出,飞贷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曾总:

我认为最主要的是飞贷输出的是“整体技术”,而不是单一模块或单一资源。整体技术包括风控、科技、大数据三大核心和产品、核算清算、贷后管理、客户价值管理、品牌营销支持和经营决策六大服务。就移动信贷业务而言,这些技术缺了某一块,都会运转不灵。整体输出对银行来说,项目成功的确定性强。银行只需搬过去,进行一些细节调整就可以快速上线运行。如果是单一模块输出,对银行的挑战就是要自己做集成,不仅项目落地风险大,而且试错成本高,时间上也耗不起。

第二个方面就是经过了大规模实践验证。我们的整体技术经过接近3年时间、数百亿资金规模的验证,趟了无数的坑,交了高昂的学费,IT技术设备及研发费用高达几十亿。这些代价,银行不需要再付出一次。必须强调一下“大规模”这个词。没有规模的零售业务是难以盈利的,经历过规模化验证,才真正考验能力。

第三个方面,飞贷发展的是通用型技术。不需要银行拥有特定资源,比如特定的数据资源或客户资源。基本上各家银行拿过去就都可以使用。如果银行有特定的资源叠加上去就效果更好。

最后一个方面,是我们开放的态度。我们完全理解,银行最后都希望不是得到一套系统或技术,而是要自身拥有移动信贷的配套能力。飞贷十分愿意将我们的“Know How”与银行分享,飞贷会作为“陪练”将能力转移给银行,而非简简单单地卖系统。

《零售银行》管理版:现在有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也宣称要对金融机构输出,飞贷如何寻找差异化定位?在移动互联化的产品重构方面我们有哪些经验?

曾总:

我前面提到,飞贷核心优势体现在移动信贷技术的整体输出;大规模实践验证;通用型技术不使用特定资源,可实现快速落地;支持合作客户的能力建设。而这样的优势,也正是我们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所在。

金融科技企业根据输出内容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资源类,拥有数据或者流量;第二类是技术类,输出某种工具或技术,如人脸识别技术;第三类是应用类,输出基于资源及技术的实际各种应用。

其中资源类、技术类的企业,通常只能帮助银行解决单一方面的问题,银行需要自行整合到应用层面才能发挥效应,需要银行付出时间成本与试错成本。在市场上这两类企业是较常见的主流。而飞贷属于第三类,集成了各种资源和技术,拥有完备的综合应用体系。这是我们与其他类别企业显而易见的不同之处,也是差异化定位自己为整体技术输出的条件。

关于移动互联网化信贷产品重构,我分享以下三点比较有感触的经验:

第一,一定要对用户非常友好。移动化有利于极大提升用户体验,但同时客户也可以手指一划,轻而易举地离开。要有效获得客户,这就要求产品呈现设计十分简洁、易懂、易操作。例如飞贷为C端客户设计的产品,就仅需要3分钟、4步骤就能完成操作。相比之下,传统信贷流程则需要客户提供很多资质证明资料,有些还需要有考察人员上门。所以,移动信贷要在用户友好和风险管理的严密要求之间形成平衡,难度比起传统信贷,难度是几何倍数增加的。

第二,服务一定要便捷、易得。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特性之一就释放时空的限制,只要用户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服务。为此,我们提供7*24小时服务,人机自动交互等。此外,为了增加用户价值,我们特别打造“随借随还”的特点。当然,为了实现随借随还,挑战非常大。仅核算场景就几百种,这对核算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要千方百计取得用户信任。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传播问题,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化时代,人人既媒介、产品既媒介,除了企业品牌的宣传,因为缺少了门店、客服经理,产品会是客户接触企业的主要信息通道。同时,对于信贷产品,也并非是像买一包零食、一把牙刷,属于复杂决策,如何通过产品在VI、信息展示、流程上的设计让客户感受到可信任,会直接影响客户的决策,尤其是当企业品牌势能不强的时候。

《零售银行》管理版:飞贷如何致力于打造开放共享的金融生态圈的?

曾总:

湖畔大学的教务长曾鸣先生提出了一个模式概念,S2B2C模式。我借用并稍加改造一下。

我设想,飞贷未来在移动信贷领域,成为一个大供应商(S),整合了各种应用技术、数据资源、甚至是客户资源,为众多中小银行(B)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和资源服务,让广大的借款人(C)得到银行高效、精准、友好的信贷服务。如果真的可以实现,我相信是一幅很美好的图画,当然挑战非常巨大。首先,飞贷要具备非常强大的应用技术服务能力。科技、风控、数据各个模块必须适应银行对多产品、多场景、多样客群的应用。其次,飞贷要有强大资源调集能力,能够得到各个资源方包括数据供应商、获客渠道方的信任和配合。最后,还应形成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可扩展。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8-07
《零售银行》杂志专访飞贷 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助中小银行转型
作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金融科技企业,飞贷通过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实现了借款客户、银行、飞贷三方的共赢。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