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社会消费品牌零售总额拉响了居民消费能力萎缩的警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汽车类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根据新车交强险投保量数据,今年1-4月全国乘用车登记注册上牌总量同比增长9.3%。受到传统旺季以及春节购车的叠加影响,1-2月的上牌量同比大幅增长28%,车市喜迎开门红。但好景不长,自进入3月以来,车市开始呈现下降态势。从5月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来-1%来看,车市将在一段时期内延续一路向下的趋势。
社会消费品牌零售总额拉响居民消费能力萎缩的警报
今年5月,社消品增速不仅远低于预期,而且创下了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对于此数据的解读,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官方解释为:5月份消费品市场增速出现短期波动主要是受端午节假日移动(去年端午节假期在5月份,拉高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占比较大的汽车类商品税收政策调整(7月1日起实行进口汽车关税下调政策,部分居民推迟购买汽车行为)等因素叠加影响。
的确,由于关税调整,部分进口车消费者持币待购,但进口车销量占比仅为5%。却使得汽车商品零售总额由4月的同比增长3.5%变为5月份的-1%。确实如此吗?我们一步一步分解。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既包括衣食文娱,也包括汽车家电,但不包括住房。购房一般被认为是投资性支出。它是表现国内消费需求最直接的数据,也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采用全面统计方法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汽车销售企业作为限额以上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实施全面统计调查,故而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的变化直观的反映了整体车市成交额的变化。
通过近10年来汽车销量增长及零售额度增长的对比曲线图,可以看出从2012年,汽车销量增长率明显高于汽车零售额度的增长率,意味着终端成交价格下行,增量不增价,换句话说就是用价格换来了市场的增量。当然,每年的销量结构可能未必与上年度完全相同,但汽车零售总额度的变化足可以反映整体趋势。尤其是近2年,豪华品牌销量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同理推算,豪华品牌销量增长,汽车销售额度亦应同时增长,但汽车消费数据呈现结果却是正好相反。
高额的房价透支社会购买力,下半年车市风雨飘摇。
根据新车交强险投保量数据,今年1-4月全国乘用车登记注册上牌总量同比增长9.3%。受到传统旺季以及春节购车的叠加影响,1-2月的上牌量同比大幅增长28%,车市喜迎开门红。但好景不长,自进入3月以来,车市开始呈现下降态势。从5月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来-1%来看,车市将在一段时期内延续一路向下的趋势。
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速下降,其中即有结构性因素,也有购买力因素。所谓结构性因素就是本年度高价位车型占比低于去年同期,但是对比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销量的占比长来看,显然并非如此。
除了结构性因素外,购买力不足是更加关键的问题。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负债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到,2006年,居民负债收入比为18.5%,2017年已经高达77.1%,房价似火箭的速度高涨,收入的涨幅却如老牛耕田般的挪步,已经被负债远远的甩出好几条街了。
居民负债收入比的持续增高,对楼市利好,但对车市是绝对的利空,高额的房价正在透支社会购买力。这几年,新增住房贷款不断创出新高,几乎撑起银行贷款的半壁江山:
2015年居民新增贷款3.87万亿,占当年全部贷款的33%。
2016年新增居民贷款6.33万亿,占总贷款的50.04%。
2017年的增幅虽然有所下滑,但也创下了7.13万亿的新高,占比高达52.7%。
要知道,在居民贷款里,高达70%以上都是中长期的房贷。而在短期贷款里,资金也多数通过消费贷、现金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楼市。
掏空祖孙三代人的积蓄买房,才勉强挤上房价上涨的列车。且不说父母祖辈的养老、医疗负担重压在身,即便是归还房贷,都会压得喘不过气来,哪还有富余的资金进行消费?
以往靠降价、促销来提振市场的策略,在面对社会消费能力萎缩的大环境下,还能否依然换来一个漂亮的增量数据,成交价格能否坚挺,这一切都要画一个巨大的问号,同时也在考验着汽车经销商们的智慧。
支撑汽车消费的两大关键因素,经济、人口,经济下行,购买力不足,就只能指望人口来增量了,后面我们将继续从人口维度解析哪些省市仍有增长潜力,哪些省市已经进入存量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