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如何推进改革再深化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
6月8日,众安国际总裁许炜在出席主题为“开放新格局,共享新机遇”的财新峰会香港场期间表示,众安之所以成为中国首个互联网保险公司,正是得益于金融开放的政策。“未来,众安将以香港为对外输出的桥头堡,把积累的金融业务经验、沉淀的科技技术平台,带到更广阔的领域。”
2017年9月,众安在线(6060.HK)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香港金融科技第一股。是年12月,众安在线(6060.HK)成立合资公司众安国际,致力于在海外市场发掘金融科技及保险科技的国际业务发展、合作及投资机遇。
许炜认为,过去四年多,众安从原来专注于保险与金融,到现在拓展至金融与科技,始终践行金融开放的思路。“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通过更加开放的方法让金融和更多场景结合,了解用户在不同场景的需求,用数据驱动,用数据平台连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许炜看来,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了社会格局和金融需求的深刻变化,而金融机构只有修炼好科技内功,才能更好地服务互联网新经济,成为更大的经济体。“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输出,赋能更多行业机构,并重新定义行业流程,最终推动用户印象的改善,实现共赢。”
以下是众安国际总裁许炜现场发言实录:
今天,非常高兴就金融科技与开放创新进行分享。刚才,主持人提到,今天的嘉宾阵容很“混搭”,有金融背景,也有科技背景。在这里,有人看到金融,有人看到科技,而吸引我的关键词是“开放”。原因很简单,开放带来流动,流动带来更多的交易、交换和机会。
众安是金融开放的产物
反观众安保险四年多的发展,这其实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众安作为中国首个互联网保险公司,正是得益于金融开放的政策。当时,如果没有这块新型牌照,我们也没有机会在这一领域探索。
过去,金融机构常常会从两个层面思考问题:一、制造什么产品?二、如何将产品卖出去?于是,这便造就了一个拥有很多产品部门、销售部门的金融公司。
而我们看到,互联网科技带来了全新的机会——它向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场景。这些场景,如果用传统的眼光看,很容易被理解为“简单的渠道”。其实不然,这些场景携带着与用户习惯、用户生命管理等相关的大量数据。如何通过更开放的方法让金融与更多场景结合?这是我们一直探索的命题。
众安从电商场景起步,逐渐拓展至生活消费、消费金融、航旅、健康、汽车等不同生态。期间,我们秉承开放合作的原则,了解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需求,用数据驱动,用数据平台连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正是我们在业务上的开放。
提到业务开放,技术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光有想法,没有技术支持,业务很难开放。比如,既然业务需要我们每秒处理那么多笔交易,那么,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更好地对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作为一个诞生于互联网、服务于互联网的公司,我们当仁不让地接受这样的挑战。我们从零开始,搭建了一个基于云平台、跟互联网对接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一方面获得了很好的便利性,比如产品开发周期可以更短,另一方面,基于云平台,我们在不同时间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能力。
2016年底,我们成立了众安科技作为对外输出的技术平台。这种输出本身也是开放的一部分。可能有人会问,你输出的对象会是你的潜在竞争对手吗?某种意义上也许是,但我们不这样看。一个平台本质上可以赋能更多行业机构,重新定义行业流程,最终推动用户印象的改善,从而实现共赢。
对我们而言,从原来专注于保险与金融,到如今拓展到金融与科技。这种模式的突破也是我们在业务开放上的重要一步。如果没有一套技术系统,我们的保险可能做不到有特色、高度可定制、用户体验良好。同时,如果不是业务上的探索,数据化、互联网化的产品管理、开发流程、客户流程等可能很难进行系统开发。所以,这两者是相互支撑的关系。
去年,我们在香港这个福地成功上市,走向更加开放的公共资本市场。此后,我们也成立了众安国际,希望将积累的业务经验、沉淀的技术平台,带到内地之外更广阔的领域。我们选择香港作为对外输出的重要桥头堡,这也是业务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举措。
把握新趋势 练好“科技内功”
过去几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很多科技公司通过VC等渠道融资,已经发展到平台阶段。如今,大家都说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在平台运营阶段,我们更应看到,互联网给整个社会格局带来的影响,造就的金融需求变化。这是我们所面对的更大的市场。
举个例子,对于像网店这样的中小企业,他们能顺利获得贷款吗?也许可以,也许不可以。四年前,中央开始推动这方面的金融创新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产品:它是一个保险,而非信贷,但可以让网店商家以之替代平台押金。这一产品释放了大量流动资金,用保险的方法解决了融资需求。
如何抓住新经济带来的机遇?如何更好地服务新经济里的更多人?这是我们经常考虑的问题。
又如,大家经常听到一个词“共享经济”,滴滴打车就是一种共享经济。过去,出租公司或运营实体与服务提供者之间是一种很好的雇佣关系。雇佣方既提供稳定的工作,也提供对人的长远保障。但在共享经济中,雇佣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服务提供者在健康、养老等方面的长期需求该如何满足?这是新金融关注的点。于是,我们跟滴滴合作,做了一个叫拉活宝的产品,满足他们的保险需求。这些保险产品虽然碎片化,但潜在的保障群体非常巨大。
当然,如果想服务好共享经济、平台经济,金融机构还要修炼内功。每天几百万的出单量,动态价格计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控引擎,这些都对金融公司的科技应用能力提出了挑战。
其实,金融与科技之间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但最终,金融想要更好地服务科技发展,并成为更大的经济体,那还是需要理解好科技、应用好科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