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近期提出了一个“五环理论”。这个理论是如此阐释的:全品类扩张、消费升级是传统的流量逻辑,这是五环内人群俯视的视角。所谓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红利带来的“下沉人群”,只有北京五环内的话语逻辑才会如此表述。
那埋头快跑了两年半的拼多多,被服务“五环内”用户的巨头围追堵截。阿里推出“淘宝特价版”,京东上线“拼团”频道,都试图借助拼团+低价的模式,再造出下一个拼多多。
但拼多多仅仅是“拼团+低价”吗?能否被复制?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五环内的淘宝说起。
西溪淘宝的自我切割
今天,当你打开手机淘宝,会发现手淘首页上的入口越来越多。
淘宝头条、淘宝直播、微淘等代表的内容电商频道占据着最为险要的位置。这背后是阿里搜索的千人千面技术,根据你的人群标签,给你匹配你最可能购买的商品。
早年,淘宝的崛起正是搭上了中国网购人群迅速增长的流量红利,而“爆款”正是淘宝收割这波流量红利最为有效的利器。
但到2015年阿里上市时,该有淘宝账号的人也都有了,淘宝的流量红利渐渐消失,想要维持GMV的增长,淘宝势必要从“转化率”和“客单价”上做文章。所以,淘宝开始将大刀砍向了自己。
第一刀,淘宝砍掉了“去爆款化”,变为搜索的“千人千面”。流量精准分配,提升了用户购买的可能,即提高了购买转化率,然而搜索流量的分散,也势必带来爆款的没落。
第二刀,淘宝开始提高客单价。内容电商、消费升级、个性化定制新频道,占据了手淘首页的大流量入口,这些灌以大流量的商品都是高客单价。
两刀下去,五环外的卖家哭死在当场。
许多淘宝老商家反映,原先淘宝要做“爆款”很简单,开个直通车亏本卖个几千件,就一定会爆。这样出来的产品转换率、DSR评价,也要高于行业均值,淘宝也会给予流量扶持。但现在,淘宝也有自己的GMV压力,它更愿意把流量给到高客单价的商品,这样他的GMV才能增加。所以,低价“爆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五环外崛起的拼多多
当大家都以为,电商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淘宝的千人千面、消费升级方向发展时。2015年,拼多多以“乱拳捶死老师傅”的架势横空出世。
短短两年时间,拼多多月GMV超过400亿,商家达到数百万,紧追京东和淘宝。而且,这里还有淘宝魂牵梦绕,却始终束手无策的二、三、四线城市用户。前段时间,阿里的“淘宝亲情账号”、“淘宝特价版”等一系列动作,都显示了阿里对这一市场的渴望。
曾几何时,“爆款”一直是淘宝GMV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但现在,拼多多的“爆款”,价格比淘宝还低,销量比淘宝还爆。
第一个原因,是生产成本更低。之前淘宝月销上万已经算“爆款”了,但是现在拼多多上的“爆款”都是以非常少的SKU,实现了月销几十万的爆发。简单来说,、鞋子生产100万双的成本和10款鞋子各生产10万双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而且越大的订单量,带来了越低的规模生产成本。
第二个原因,是营销上成本更低。淘宝想做“爆款”,先烧直通车,每天烧1万,最少烧一个月,这些前期的营销支出,,都是摊到商品上,由消费者买单的。拼多多现在是流量红利期,卖几百万单跟卖几万单一样,都是零成本的营销费用。
“少SKU、短爆发、高订单”,依靠这3点,拼多多成功抄了淘宝的后院。而已经远离五环外人民的巨头们,想以莫名其妙的特价、拼团重走长征路,成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