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商 >

从技术并购到吸收融合 汉能过去四年做了什么?

当一家中国企业将全球最为先进的技术装进口袋,这些技术究竟会给它带来预料之中的惊喜,还是意想不到的束缚?亦或越是顶尖的技术,越难被驾驭和控制?汉能过去四年的实践为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2012年到2014年,汉能实现了对四家全球领先薄膜太阳能公司的精准并购——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GSE和AltaDevices,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汉能拥有了新能源行业中颇具前途的薄膜太阳能方向的核心技术,然而通过技术并购,就能够保证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领先吗?技术总是在进步,并购是一个快捷途径,再次研发和升级以占领其未来的高峰同样非常关键。在全球技术并购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汉能在讨论未来机遇时颇具底气,但技术之间需要进行整合并尽快转化成生产,最曲折的,则是海外技术的本土化生产之路。

工艺提升:创新最可靠的来源

只有当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能够熟练地进行自我复制,国产化才成为可能。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高铁技术,需得先“威逼利诱”领先者进行技术转让,再凭借经验改进机车的性能和可靠性,大力开发研究,实现自主化生产,最后才能获得将德国和日本甩在身后的“共和国之高铁火车头”。

2014年底,汉能在搭建河源基地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生产线之初,国内市场大部分太阳能电池还是晶硅产品。在考虑到同期晶硅组件的转换效率,以及分布式和移动能源的发展前景之后,汉能决定对河源产线进行芯片的工艺升级,放弃玻璃基组件,直接生产平均功率为15.5%的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此举不仅确保了投产转换效率可以直接与晶硅组件在同一水平,也兼顾了汉能的短期发展战略,即扩充产能、降低成本、实现产业正常化。

无论是提高组件的转换效率,还是选择生产兼容性更高的柔性产品,背后的支撑点,都是市场的需求。当生产出来的芯片需要被应用到各种场合和设备上时,市场需求则被转换成生产需求。“客户会规定我们芯片的裁切方式,颜色要做到多均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徐晓华说。

为了更好地应对客户对产品的不同要求,投产一年后,河源基地的产线陆续进行了两次升级。不仅对芯片进行迭代与更新,也对生产线进行了拓展。与成本降低作用类似,种类和规格的多样性,同样提升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河源基地是汉能技术国产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如今,汉能海外技术路线,均陆续完成了国内产线的搭建与投产。“为了让这些产线和技术能够成熟,所有的设备调试和应用产品测试都要在河源试跑,河源基地是汉能的第一个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更像是一个母工厂,无论是设备和产线管理,还是运营模式。”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副总裁王俊娟在接受采访时说。

为实现自我复制与技术转移,汉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将最好的技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直接导入国内生产,以供应于中国及全球市场。但完成设备安装之后,在产线调试时,良品率及芯片转换效率所走出的“V”型路线,仍让人忧心忡忡。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技术挑战是如何调试硬件与工艺,使之与国产原材料的性能相匹配。

供应链切换:一场意外加速的进程

将核心原材料的供应链从国外切到国内,汉能花了三年的时间。

“我们的法国原材料供应商最近出了点意外。”

“什么意外?”

“他们的工厂着火了……”

三年前,汉能首条MiaSolé薄膜太阳能产线在河源落成,但核心原材料的供应链体系尚未切至国内,大部分核心原材料,如靶材、冷轧不锈钢卷等,仍需从国外进口。在河源产线即将投产之时,其法国原材料供应商的工厂失火,被烧成了废墟。这场意外的直接后果,是河源基地必须使用国产的冷轧不锈钢卷。

任何一家有生产需求的企业,如果没有可靠、固定的原材料供应,无论是从国外进口,还是随行就市进行购买,都会对其生产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汉能亦不能例外。除却昂贵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亦不可小觑。彼时,从法国进口的原材料通过铁路输运至国内,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经由德国、波兰、白俄罗斯,沿途穿过辽阔的松树林,到达莫斯科,再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传统的线路,跨过乌拉尔山脉,穿越西伯利亚冻土带,从内蒙古进入中国,到达北京以及国内其他地区。

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汉能早已着手导入国内的原材料供应商,原有的计划是在河源基地同时使用国产和进口的原材料,并逐步完成原材料供应链向国内的切换。但意外的发生,使得原材料供应商的导入进入冲刺阶段。

MiaSolé薄膜太阳能产线采用的超薄不锈钢卷长4公里,宽1米,厚度仅50微米,在当时,其制造工艺几乎是国内不锈钢行业的技术极限,且国产的不锈钢卷只在MiaSolé做过小量实验,从来没有大规模供应生产。因此,协助国内供应商寻找最佳的量产工艺与质量控制体系,也是汉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培养国内原材料供应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质量管控、工厂审核、工艺流程监控、样品测试等环节,均需要有可靠而系统的考量。“与宝钢旗下的不锈钢公司合作时,我们把技术规格给他们做参考,测试、重新制样、再测试,如此反复两三次。经过无数次的沟通,电话会议、互相参观和拜访,对方从技术到服务都有质的飞跃。过程中有失望、有兴奋,但是最重要的是结果,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冷轧不锈钢最终实现了稳定供货。”MiaSolé供应链管理部的负责人李全友向记者介绍。在时间与技术的双重压力之下,挑战是巨大的。每一条原材料供应链的导入,从样品到中试再到批量生产,无一不在摸索中推进。

核心团队:青出于蓝的期盼

在薄膜太阳能行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对于这一行业的发展极少加以关注,除了这些痴迷于薄膜太阳能技术的突破及其潜在发展前途的“圈内人”,几乎没有人注意这项技术在国内的进展。比起近几年国内人员火爆的信息工程、建筑设计,或者交通物流、对外贸易等专业,在基础技术人员基数上,薄膜太阳能行业起点并不算高。汉能在海外有着很强的技术团队,但如何将国外的技术能力引入国内,仍是管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了顺利地完成产线安装调试,实现技术转移,汉能将工程师送至德国、美国培养,核心团队成员在国外受训时间长达9个月,直到他们能够独立运行海外技术的研发线,并且产出率和转换效率要能匹配国外团队的水平。工程师们回到国内后,在国内产线的建设过程中,又培养了更多技术人才。

“我无法忘记第一次见到LarsStolt时的情景,他是Solibro的首席技术官。那时,我被人领着,走过一尘不染的封装生产车间,走到他面前,他对我说,‘你面前是一条完整的流水线,装备调试成功之后,便可以有规划、有计划地完成芯片的封装,来龙去脉总是要理清楚,才能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如果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你如何保证大型项目中在千头万绪的琐事上不出现差错?’”一位汉能的核心技术人员讲述了在Solibro的培训经历,他说,掌握核心技术固然是关键,但也从海外团队身上学到了参与项目运作、管理和运营的珍贵经验。

让国外研发人员带动国内研发人员的技术提升,技术交流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过程。精通中英双语的华裔管理者,能够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最大化地降低文化上的差异,但想要实现团队的真正融合,需要克服的不仅是文化冲突,还有无法避免的臆测——教会了你,我靠什么吃饭呢?

好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技艺传承上,多少会保留点“师徒制”的风格,在团队融合的初期,“师徒制”降低了双方的敌意,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方案。在为期9个月的培训中,每一位“师傅”都会将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行分解,教授于他所带的几个“徒弟”。当徒弟们对每一个生产步骤都了然于胸时,便可以去参加运营现场的考试了,而他们的师傅则站在一旁观察着徒弟们是否学有所成。

“国内非常缺乏第二代和第三代薄膜技术的研发团队,我们并购几个技术之后,把中国的团队送到海外,和美国、德国的团队一起研究、做产业化,今天,我们国内的团队已经可以独立地做研究,独立地用工厂,在过去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徐晓华如是说,他随手拿起了茶几上的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畅销书,“AI刚开始兴起时,人们谈论是否可能,但如今,思考的重点已经变为替代与革命。薄膜太阳能也是这样。”

大国重器:企业当仁不让

过去曾有人嘲弄过那些如今看起来十分合理的历史事件及其主人公,也不乏一些可笑的预言,当你浏览新闻时,那些先行者所做之事,总会被一些人讽刺为“骗人的玩意儿”。100多年以前,美国专利局某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曾下令拆毁自己的办公室,原因是,天底下所有能够被发明的东西都已经被创造出来了。

在海外技术国产化的过程中,汉能也经历了不解与嘲讽,但这家企业走过的其中一段路途,几乎就是国内薄膜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史。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多年来,国家始终在强调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大国重器,汉能的国产化路径,或许也是对国家战略最贴切的回应。

对于汉能来说,薄膜太阳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中国模式,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广泛用途,非常重要。如果不能顺利实现自我复制和技术转移,就意味着,汉能是把自己装满“馅饼”的篮子挂在别人的胳膊上,核心技术仍旧无法摆脱对国外的依赖。

技术的复制和转移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每个国家对于核心技术的并购都有着严格的投资安全审查,如果一味依赖从国际市场购买,没有及时消化和把握核心技术,无法进行自主创新,试想,一旦国际市场的购买渠道被切断,企业又能如何?

他山之石磨以攻玉

不久前,中兴这样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通讯业巨头,在美国的一纸禁令之下,势如累卵,遭受巨大波折。尽管在中美贸易战偃旗息鼓的背景之下,中兴事件已经显现峰回路转的积极信号,但这场风波对于中国企业和民众所造成的强烈刺激,可谓铭心镂骨。

年逾古稀的中兴创始人侯为贵为扶大厦之将倾而风雨兼程的画面让我们动容,然而,理性地反思中兴事件的前车之覆才是当务之急。古训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兴事件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切肤之痛。中兴事件显露的曙光不应该成为我们欢呼雀跃的契机,相反,这应当成为我们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的开始。

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我国企业普遍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自力更生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自然是最佳的途径,毕竟正常的技术引进也受到种种限制,何况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即使在某些领域,我们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技术引进较为高端的技术,也不能满足于“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如何在吃透引进的技术基础之上攻坚克难,通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并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占领该技术领域的创新高地,这是每一个有着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企业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对所获取的核心技术进行国产化的问题上,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军者汉能,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探索历程。通过对四家海外公司的精准技术并购,汉能逐步掌握了全球最领先的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薄膜太阳能技术,并在全球设立八大研发中心,通过全球技术整合和持续自主创新,持续保持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领先优势。

就目前而言,汉能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国产化,更多地是一种技术应用和制造工艺上的琢磨与提升,这是消化吸收高新技术的必由之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从更广阔的视角着眼,汉能吸收融合全球领先技术的过程,则是汇入时代洪流中的一股涓涓溪流,正是无数像汉能这样的企业与个人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才能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小资料

汉能的全球技术并购与转化之路

2010年,汉能控股集团正式进入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彼时,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还在爬坡,而另一个发展方向晶硅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进入门槛低,投资回报快。

2012至2014年,汉能先后将四家当时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收入囊中,一跃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公司,实现了从传统水电企业向跨国清洁能源企业的转型。以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为基础,汉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领军企业。

2012年,汉能收购德国Q-CELLS的子公司,即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Solibro。并购时,该公司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冠军量产转换效率为13.2%。2017年,Solibro玻璃基组件的有效面积转换率已达到18.72%,并获得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院(FraunhoferISE)认证。

2013年,汉能完成对美国企业MiaSolé的并购,获得全球量产转换率最高的CIGS技术,当时MiaSolé冠军组件转换效率为15.5%,2017年,MiaSolé柔性组件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7.44%。同年,汉能成功并购美国GlobalSolarEnergy(GSE)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实现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大规模量产的公司。两次并购的完成,标志着汉能控股集团通过全球技术整合,站在了薄膜技术的最前沿。

2014年,汉能完成对美国阿尔塔设备公司(AltaDevices)的并购,拥有了转换率最高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砷化镓(GaAs)高效柔性薄膜技术。目前,AltaDevices单结砷化镓电池转换效率达28.8%,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5.1%,双结砷化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1.6%,均为全球最高纪录,进一步增强了汉能的技术领先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毋庸置疑的技术领导者。

2014至2018年,汉能在薄膜太阳能技术领域持续吸收转化,通过设在北京、四川、江苏、美国、德国、瑞典等地的八个研发基地,并与摩拜、奥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在柔性铜铟镓硒电池、砷化镓电池、高端装备、薄膜太阳能应用等领域不断获得突破。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30
从技术并购到吸收融合 汉能过去四年做了什么?
当一家中国企业将全球最为先进的技术装进口袋,这些技术究竟会给它带来预料之中的惊喜,还是意想不到的束缚?亦或越是顶尖的技术,越难被驾驭和控制?汉能过去四年的实践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