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商 >

科学家倪光南的超卓眼光和企业家柳传志的正确抉择

谁也不曾预料,一场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制裁,会演变成为一场席卷中国科技行业的大辩论。

从中兴通讯是否"罪有应得",到中国制造2025如何应对美国狙击,从倪光南折戟方舟CPU的一段往事,到"中国芯"为何做不起来,全都被扯入了这个大漩涡……

一时间,无数业内业外的人,都跳出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泥石流混杂其中。

常见的大抵有三类:

一类,是对行业一知半解的愤青、公知和键盘党,虽然心忧国事,但对行业的现状和应对之道,多是以行业外的经验与认知来脑补,往往导致最终结论似是而非。

另一类,是面上打着民族牌和情怀牌,骨子里只求"蹭热点"的流量党,尤其是各种所谓"自媒体",为了一篇10万+,各种耸人听闻的逻辑和结论都能编得出来。

以上两类,影响的多是公众,因为只要对行业有所了解的人,大抵都不会受其蒙骗引导。

但第三类,却经常让业界也难以仓促定论。

这一类,多是业内之人,借着新的公案由头,将一些阵年旧事翻开重提。而这些旧事往往情况复杂,牵连深广,非是一句两句就能捋得清,辩得明的。

比如华为与中兴的恩怨情仇,柳传志与倪光南昔日的分道扬镳,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数十年的挣扎沉浮……都回到聚光灯下,经受各方评说。

这些争论的一个共同点是:都试图以今日现状来评断旧日矛盾,通过穿越历史的"上帝视角"得出结论,将中国芯片乃至中国科技产业今日的所有过错,都归于一家公司甚至是一人之身:

简单来说就是:"谁当年要是如何如何,中国早就赶英超美,金身不破,天下无敌了!"

何其荒谬!

集成电路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资金高度密集,工艺要求极高,处于产业链最顶端的行业,它的成败兴衰,是科研、设计、制造等诸多技术工艺实力,乃至政策、资金、产业生态乃至市场在内的,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所以,美国芯片领先中国的差距,看上去好像是几家大公司的差距,但要追上这些差距,却远不是这几家公司自己能独自完成。

更何况,如今所说的一些公案,还需要放到更早的时代,更恶劣的环境下来考量。

比如,最近很多人翻出来的一件事,是倪光南曾在1994年提出,联想应该对标英特尔,全力开发芯片等核心技术。

对呀,要是联想当年开始,不卖电脑搞芯片,把英特尔追上甚至干掉,现在还担心美国人卡脖子么?

问题在于,当时联想做芯片,就真能成功吗?

在1994年,英特尔已经有超过30年的芯片业积累,而且还有Wintel联盟的党同伐异。而当时的联想,还没有在香港上市,甚至还没有成为中国市场电脑老大……

如果当时的联想,真的进军上游,从零开始搞芯片,跟自己的供应链老大对掐,死的一定不会是英特尔。

要知道,在整个1994年,中国的个人电脑产销量只有72.5万台,而且,当时正是国家取消进口批文,关税大幅下调,大批国际电脑品牌蜂拥争夺中国市场的关键时期,中国市场上的电脑大部分都还是外资品牌。

当时,媒体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联想为什么不做芯片",而是"联想还能撑多久"。

而在多年后,柳传志在回想往事时,也依然把1994年列为"联想生死转折的关键时刻"之一。

"当时中国电脑行业处于很被动的地位,后来中国电脑翻了身以后,才有了互联网的基础,才有了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在今年3月的一次演讲中,柳传志如此总结。

试想一下,如果在九十年代国家放开个人电脑关税的背景下,当时中国自主电脑顶不住,联想像长城等其他国产品牌一样被打下去,市场全被外国品牌占领,带来的必然结果一是PC价格居高不下,国内个人电脑的普及会大大推迟;二是最新的产品根本进不来,国内用的产品也会长期落后于国外。

如果真是这样,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会被延迟多久?建立在PC普及基础上的互联网爆发、BAT这些互联网企业什么时候才能出现都不好说。

如果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倪光南确实远见到了多年之后的危险,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路径。

但对当时的联想来说,这却是一条死路。

此外,我还非常赞同,并在此引用一段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的论述(并非论述原文,但取其意):

在本质上,企业家与科学家有着巨大的不同。

科学家所追求的,是创造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做出伟大的发现与发明,他可以接受成千上万次的失败,只需要最后的一次成功。

而企业家的目的,则是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他可能只要失败一次,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科学家应该接受风险甚至主动拥抱风险,以探索未知;而企业家则必须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创造价值,以此规避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倪光南表现出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的超卓眼光,而柳传志则做了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应做的正确抉择。

对当时的联想来说,"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选择与发展创新,在本质上并无冲突。

事实上,人们在评价国内科技企业所践行的"贸工技"路线时,往往忽视了关键的一点——"贸"和"工"是积累实力与资源,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技"。

只不过,当时中国的IT产业基础、科研力量和市场环境与今时今日完全不同,在各种创新基础条件都不完备,科技实力远远落后的一穷二白条件下,只有先解决生存问题,再寻求发展,才有可能最终回归科技研发创新,寻求引领突破。

这是在当时发展阶段下,中国企业必须经历的过程。

譬如华为、中兴、格力、腾讯、阿里巴巴等等,所有起步和崛起于那个时代,如今已在垂直领域领先世界,成为科技创新龙头的企业,其实也都是走过了同样的轨迹。

它们每一家,都是经历了无数你死我活的血腥厮杀,才获得了今天的实力、成就和地位。

只不过,在后来的过程中,一些科技企业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今也确实陷入困境,但并不能就此断言,"贸工技"的路线指向了错误的方向。

更何况,如果要以今天来倒推昨天,只要没有做芯片就是"中国的罪人",那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承受不起。

那些看似正确的"因果论",上帝视角的马后炮,都是扯淡。

但这又产生一个问题,是不是企业家就不去做科学家的事了呢?企业的责任边界在哪里呢?

我个的观点是,大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做好创新,在自己的领域内尽可能地争取科技的领先,就已经足矣。

就像中兴和华为在通讯领域领先世界,BAT和滴滴摩拜美团等公司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创造出"中国特色",格力在制冷领域多年全球领先……

它们的综合实力,汇聚起来就是中国的综合实力。

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在芯片领域另开一片天地——就像格力,资本市场已经用股价暴跌为董小姐投出了不信任票。

真正的超越机会,是抓住每一次的变革浪潮,在新的领域抢占先机,再返过头来带动相关的行业,形成生态层面的全面跃迁。

比如5G,比如物联网,比如人工智能,比如区块链(不是说ICO,而是真正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

最后强调一下,我并不是说,在现有的弱势产业领域,我们要举手投降。

补课一定要做,跟随战术绝不能丢,我们一样要紧紧跟随,随时等待和寻找超越机会。

但这并不代表,一定要去不计代价地强求全面替代——那绝对事倍功半,需要支付高昂成本,而且很难会有真正的机会。

正所谓"财不入急门",产业同样如此,越是心浮气躁,怨天尤人,越有可能揠苗助长。(作者:王云辉)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14
科学家倪光南的超卓眼光和企业家柳传志的正确抉择
谁也不曾预料,一场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制裁,会演变成为一场席卷中国科技行业的大辩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