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商 >

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联想“投票”事件?媒体有话说

最近几天,知乎、微博等平台上有关“5G信道标准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的讨论异常火热,由于话题中的投票事件涉及2016年3GPP的三次会议,若想了解事情的真相,需要仔细研究3GPP的相关英文会议纪要,且其中大多是专业术语,因此许多网友在还未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跟风指责联想“不爱国”。对于联想不给华为投票的论断,华为官方已发声明辟谣,且已有不少媒体还原了事件真相——联想在两次关键的投票中,均为华为投了票。而在厘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一些媒体发表了客观理智的观点,小编特摘录一些中性文章中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联想“投票”事件?媒体有话说

搜狐科技《“吃了亏”的华为为何力挺联想?还原“投票门”始末》:

不论是LDPC码还是极化码,都不是华为首提的技术。因此最终选择哪个技术方案都和国家或者民族自豪感无关,这仍然是纯粹的利益问题。不能说华为的方案别的中国公司就该支持。

需要强调的是,3GPP中各厂商的投票权是以权重划分,而不是谣传所言的一个厂商一票,联想及摩托罗拉移动所占的权重并不高,其实无法左右结果。

当事双方表示携手并肩,是因为当下正处于5G发展的关键时刻,按规划,3GPP R15标准今年6月就将完成。而当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5G一直被认为是中美博弈的一大焦点,此时更不能自乱阵脚。

舆论对联想5G投票讨论的热度,反映的是当前民众对中国在5G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的高期待。但如同Polar码获得控制信道之后有人喊出“技术领先,碾压高通”的不理性口号一样,这并不真正有利于技术的推动和行业的发展。

华为3GPP参会代表表示,现在中美可能爆发贸易战的背景下,华为高通这种中美公司对决的事情很容易引爆情绪,但是还是希望大家保持理性,“用泛政治的眼光去看待的认识本身就是没有道理的。”

腾讯一线《5G标准联想投票华为真相:一次反对一次赞成》:

决定一个技术方案最后是什么?这里不能排除有政治或是商业的考量,但更多的是以技术驱动,如何更好的推动行业发展为主。这次可以是支持,下次也可以是反对,这在技术研讨中很正常。

中国经济网官微综合《5G标准投票,联想在华为背后“捅刀”?真相其实是…》:

华为无线网络标准专利部部长万蕾博士认为,3GPP是一个公正、透明、团结和技术性极强的组织。万博士曾这样评价3GPP:“技术是没有国界的,3GPP之所以成功,就是归功于它的国际化,它的罗马论坛式的技术辩论是推动技术优化趋于完善的核心机制。衷心祝愿3GPP的全球化的民主精神源远流长……”

雷锋网《还原联想未投华为5G标准赞成票真相》:

LDPC编码方案虽然是高通主推,实际上华为等厂商都有参与,高通的投入更早更多,技术积淀也更多;Polar码由于是近年才兴起的编码方案,得到了华为等厂商的青睐,编码方案的采用意味着支持该技术的厂商前期具备先发优势,这是华为和高通等厂商所看重的,最终两种方案共存,3GPP达成的是一种妥协方案。

事实经过确是如此,但是经过一年多时间之后,联想没有把票投给华为这件事又再度刷屏,谁又能说这事只是自然发酵呢?

观察者网《5G标准投票联想捅华为一刀?实际过程是这样的…》:

Polar虽然获得了中国企业的力挺,但其实并不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属于华为。Polar码是土耳其一位学者提出的,很多专利并不在中国公司手中。之所以力推Polar码,主要是因为这项技术比较新,欧美公司技术积累相对较少。另一方面LDPC这项技术时间出来长一些,也相对成熟一些,欧美公司技术积累也比较多。

这次投票没有必要用非常富有“民族情绪”的眼光去审视,毕竟Polar并非中国原创,很多专利也不在中国企业手中,同时,华为、中兴在LDPC上也有不少专利。不能用Polar=中国,LDPC=外国的眼光去看待。

中国企业力推Polar,更多的是手上没有原创好牌的情况下,从产业实力非常弱的玩家手里借一张牌,当作用来防御欧美科技公司的武器。由于LDPC很多专利过期或快过期了,最后投票的结果更符合全球通信厂商的利益。毕竟大家都被3G时代高通的霸道吓怕了。不可能再让一家独大。

三易生活《详细揭秘:两年前的“5G投票”,联想究竟做了什么?》:

首先,3GPP不是霸权组织,更没有阴谋论。和某些“阴谋论者”的看法不同,5G标准的制定组织3GPP,在华为无线网络标准专利部部长万蕾博士(她同时也是华为5G标准Polar码方案主要贡献者之一)看来,是一个公正、透明、团结和技术性极强的组织。

在2016年10月第二次会议的投票中,联想是否有表态支持LDPC?显然是有的,但是从整个阵营分部来看,这种表态对于投票结果是否有决定性影响呢?应该说,没有。至于为什么笔者敢肯定没有,大家只要知道3GPP的投票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有权重的概念,应该就能明白了。

其实联想在整个三场会议中,基本上没起到什么作用。它并没有独自发表技术成果。也没有独自为某一个标准站台。

而从三次投票的结果来看,联想参加了全部的三次投票,在第一次投票(究竟一种还是多种编码制式)的时候投给了LDPC,之后的两次投票(数据信道短码制式、控制信道制式)中则全部投给了Polar。

总结一下就是:联想在大家都不看好Polar的时候,选了高通和华为当时都力挺的LDPC,而在中国企业团结起来支持Polar的时候,也跟着一起挺了一把华为。

这个结果,其实就能看出和互联网上疯传的某些说法,其实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

或许,比起单纯的diss联想或者旧事重提,这样的结论更加真实客观,无疑也更加有趣。

C114通信网《理性看待联想“投票门”:带节奏的"爱国者"可以休矣》:

一桩一年多两年前的旧事被翻出重提,并与爱国作捆绑、带节奏,其背后目的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的是5G标准博弈并非无脑站队,浮躁的情绪对此有害无益。

首先,在全球化合作分工的大背景下,谁也离不开谁,合作是主流。一项标准的出台并非简单粗暴的对抗,而是博弈与妥协的艺术——一味强调“唯我独尊”,恐怕最后只能像2G时代的日本那样“自己玩”。

其次,3GPP是个各方协同的平台。在5G标准化过程中,不同厂商间肯定诉求不一、存在分歧,也不排除商业或政治上的影响因素,但更多还是由技术推动,试图寻找到合适的技术来推动产业发展。在Polar码被确定为5G eMMB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后有专家评论道,“3GPP之所以成功,就是归功于它的国际化,它的罗马论坛式的技术辩论是推动技术优化趋于完善的核心机制”。

最后,中国的5G进度领先世界,甚至引起“友邦惊诧”,但越是如此越需要警醒。目前在3GPP中,中国人担任关键职位30余个、投票权超过23%、文稿数量占总量30%、牵头项目占总数40%,可谓占据了相当大的话语权;5G核心网标准亦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2017年6月3GPP确定5G核心网将采用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等26家公司提出的SBA架构。但在同时,提案的通过需要团结大多数成员,太过高调反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为群起而攻之。当前正值5G标准制定的关键阶段,按规划,3GPP R15标准今年6月就将完成,唯有戒骄戒躁才能将优势真正变为胜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带节奏的“爱国者”可以休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14
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联想“投票”事件?媒体有话说
最近几天,知乎、微博等平台上有关“5G信道标准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的讨论异常火热,由于话题中的投票事件涉及2016年3GPP的三次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