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加入,最高得50万互助保障;预存9元,最高可得30万元保障。”这是前一段时间引发朋友圈争议的网络互助计划,也可以理解为“众筹式”凑钱治病计划。
自去年开始,关于网络互助的的消息被越炒越热,当然也伴随着各种争议。
“我助人人,人人助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些都是网络互助打出的感情牌。
3块钱换30万保障?
“一份基于人类本性的契约,尘封已久的兽皮封面,一角已被徐徐掀起……’全民互助计划’重磅上线,意外及81种重疾互助,9元加入,30万保障,还可以添加家人。”这是微信公众号“壁虎互助”的官方介绍。
壁虎互助微信公众号截图
据壁虎互助官方信息,该计划不需要预交大额保费,只需9元即可生效;没有发生受助事件不会扣费,发生互助事件时即收即付,只要保证账户余额大于3元,即可维持会员资格;会员资格存续期间,重疾保障至80周岁,意外保障至65周岁;重疾保障观察期180天。
再以水滴互助为例,该互助平台则是以9元作为加入互助计划的预存费用。“有会员患病需要帮助时,大家一起分摊费用,从9元余额中扣款。只要保持个人水滴账户余额不低于1元,就可以持续享受保障。”水滴互助同样有180天的观察等待期。
水滴互助首期互助公示会员互助申请表
这家成立于今年5月份的互助平台,终于在12月1号发布了首期互助公示,为期7天。即为“综合意外互助计划”的会员王女士募集20,000元互助金,根据调查公示,因其从不慎高处摔落,依《人身伤残评定标准》评定,其伤残程度为九级伤残(给付比例为10%;一级为最高,给付比例为100%;每级相差10%)。公示结束后,将从“综合意外互助计划”会员的账户余额中扣取互助金0.09元,捐赠给王女士。
为何此类互助计划能吸引不少人呢?据不愿具名的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与传统保险相比,网络互助计划价格便宜,消费者容易接受,而且互联网特有的“共享互助”理念深入人心,当然还有对传统保险的反感和不信任,这些都让网络互助计划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
作为新生事物,互助平台具有低门槛、高效率的特点,但人们普遍对互助平台有些顾虑。
交了互助金,万一遭遇不测触发理赔,能顺利拿到赔偿金吗?对此,保监会官方网站称,一些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相关互助计划没有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同时也没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
网络互助并非保险
2015年1月23日,保监会印发《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在该试行办法出台一年半后,首批相互保险牌照终于下发。2016年6月22日,保监会批准信美相互、众惠相互、汇友建工筹建。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在今年6月份的发布会上,保监会强调,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相继推出了多种形式的互助计划,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正常权益,保监会将加大对这些平台的监测和甄别力度,对于打着互助计划的名义而实际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的,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
11月初,保监会再度发声,点名约谈水滴互助。保监会方面再度强调,民间的互助共济行为一直存在,对于救助社会困难群体,发挥公益慈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当前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公开宣称足额赔付和提取准备金,向公众收取费用并积累资金,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挂钩和比较,发布误导或虚假宣传,有的甚至还宣称有上百万会员,以上行为已涉嫌向社会公众“承诺赔偿给付责任”。
根据《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于非法实际或变相从事保险业务的,保监会称将依法予以查处。
资金托管是大问题
今年下半年开始,网络互助呈现野蛮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11月,有22家投资机构进入网络互助领域,公开的统计数超过120家网络互助平台,总计注册会员也超过1000万人。
针对此现象,保监会也指出,“当前某些网络互助平台,通过各种商业营销手段大量获取客户,已经构成潜在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
水滴互助8月份互助资金公示(近期最后一次)
以水滴互助为例,其在微信公众号上先后三次进行了互助资金公示,第一、二、三期公示分别对应着平台6、7、8月的互助资金的累计互助金金额和托管状况。
据水滴互助方面介绍,“水滴互助”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7月份宣布正式合作,由“水滴互助”发起公益项目—“919水滴行动”(即互助保障计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将对项目中的互助资金进行全程托管和监督,保障资金透明使用,并定期提供财务公示。
但是新浪科技发现,双方的合作在今年11月份告吹。
对此,水滴互助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因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资金拨付上只能优先拨付至患者治疗的医疗机构,与水滴互助会员所希望的一次性拨付患者个人账户的需求无法统一。为此,双方经过了多次沟通、探讨和尝试,但最终还是在用户获捐方式上未能达成一致。因此,经过友好协商,双方决定于2016年11月15日终止合作。
至于合作终止后,水滴互助会员后续预存的互助金的去向,水滴互助表示将不再托管至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转而托管至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平台。
至于具体是哪家第三方平台,水滴互助尚未给予公示。
多家互助平台停止运营
11月15日,蒲公英互助平台发布通知,决定对平台进行整体升级和服务暂停。
对于暂停服务的原因,蒲公英互助称:“由于网络互助近年刚刚兴起,相关法律规定尚不明确,在行业规范上也存在一定滞后性。近期监管单位在一次公开表态中,对网络互助平台提出明确的风险防范要求和经营资质要求”。
从模式看,网络互助平台除了快速累积客户,炒作新技术外,目前还没有一家平台能够建立起长期可持续运营模式。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在此之前,已有大象同舟会、车点点互助、未来互助、AABang互助等多家平台停止运营。
在平台升级期间,蒲公英互助表示将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相互保险或公益牌照。据新浪科技获悉,目前已有数十家组织正在保监会排队申请相互保险牌照。
但在业内人士看里,监管对于网络互助的关注较早,目前行业的已经有一定的门槛,后面进入的平台已经很难发展壮大。申请相互保险牌照门槛非常高,对于现存的网路互助平台,几乎不可能。
“10元加入,最高得50万互助保障;预存9元,最高可得30万元保障。”这是前一段时间引发朋友圈争议的网络互助计划,也可以理解为“众筹式”凑钱治病计划。
自去年开始,关于网络互助的的消息被越炒越热,当然也伴随着各种争议。
“我助人人,人人助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些都是网络互助打出的感情牌。
3块钱换30万保障?
“一份基于人类本性的契约,尘封已久的兽皮封面,一角已被徐徐掀起……’全民互助计划’重磅上线,意外及81种重疾互助,9元加入,30万保障,还可以添加家人。”这是微信公众号“壁虎互助”的官方介绍。
壁虎互助微信公众号截图
据壁虎互助官方信息,该计划不需要预交大额保费,只需9元即可生效;没有发生受助事件不会扣费,发生互助事件时即收即付,只要保证账户余额大于3元,即可维持会员资格;会员资格存续期间,重疾保障至80周岁,意外保障至65周岁;重疾保障观察期180天。
再以水滴互助为例,该互助平台则是以9元作为加入互助计划的预存费用。“有会员患病需要帮助时,大家一起分摊费用,从9元余额中扣款。只要保持个人水滴账户余额不低于1元,就可以持续享受保障。”水滴互助同样有180天的观察等待期。
水滴互助首期互助公示会员互助申请表
这家成立于今年5月份的互助平台,终于在12月1号发布了首期互助公示,为期7天。即为“综合意外互助计划”的会员王女士募集20,000元互助金,根据调查公示,因其从不慎高处摔落,依《人身伤残评定标准》评定,其伤残程度为九级伤残(给付比例为10%;一级为最高,给付比例为100%;每级相差10%)。公示结束后,将从“综合意外互助计划”会员的账户余额中扣取互助金0.09元,捐赠给王女士。
为何此类互助计划能吸引不少人呢?据不愿具名的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与传统保险相比,网络互助计划价格便宜,消费者容易接受,而且互联网特有的“共享互助”理念深入人心,当然还有对传统保险的反感和不信任,这些都让网络互助计划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
作为新生事物,互助平台具有低门槛、高效率的特点,但人们普遍对互助平台有些顾虑。
交了互助金,万一遭遇不测触发理赔,能顺利拿到赔偿金吗?对此,保监会官方网站称,一些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相关互助计划没有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同时也没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