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伴随理财知识的普遍提升,以及一次次“对韭当割”的吃一堑长一智,中国的投资者们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理性。
“渴望”牛市
牛市还在继续。
长期“牛短熊长”的中国股市,每一次牛市都会带来市场的狂欢。
房地产的热炒,股市的狂欢,乃至P2P的曾经火爆背后,是中国民众有效投资渠道和投资选择的匮乏。这也让“后疫情”时代的首轮牛市具有着更加独特的意义——创纪录的连续9个交易日交易额破1.5万亿元,足以证明资金对于牛市的渴望。
但牛市对散户并不一定是好消息。
清华大学金融学院安砾、对外经贸学院边江泽等学者的研究显示,在2014-2015年大牛市与此后的股灾(也就是股灾1.0)期间,收入最低的85%的投资者损失超过2500亿人民币,而收入最高的0.5%的家庭却获得高达2540亿回报。
导致这一结果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缺乏专业知识的散户投资者,相比专业机构投资者而言,总是更容易成为市场的输家。收入最高的家庭,则要么自己更具专业的投资知识,要么有专业理财人士在为其提供理财咨询和服务。
但这样的局面正在改变。一个好现象是,散户正在意识到这一点,并改变自己的投资理财习惯。
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股市值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并从2007年的刚过50%到达如今的近80%——尽管和国际成熟市场相比,这个数字仍然偏低,但趋势是显著的:
与自己投身股市相比,中国人越来越相信专业投资机构。
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与支付宝发布的《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也佐证了这一点。在针对支付宝理财平台用户的调研中,90.8%的人倾向于选择基金理财,仅有25.5%的人倾向于自己买股票。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有报告显示,“6成90后不敢炒股”。
尽管支付宝是一个以基金为主,尚未涉及股票投资的理财平台,但拥有庞大用户的它体现的却是整个趋势的变化。
经历了各种“雷”之后的中国投资者,正越来越懂得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帮自己去理财,不再继续做韭菜。
中国人拥有可供投资闲钱的历史并不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储蓄足以战胜通胀,而投资理财则被视为一种“投机倒把”。直到1990年,上交所正式成立时,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最早一批认识到股票价值的普通投资者,创造了1992年股票认购证的热潮。1994年上映的电影《股疯》很好地说明了股市在当时普通人心目中的形象——一夜暴富和倾家荡产就在一线之间,而股票本身的涨跌则像是黑箱里的魔法,普通人往往只能根据模糊的信息来猜测与祈祷。
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演进,既有对成熟市场的跟随与效仿,也有独属于自己的模式。前者包括1998年开始进入市场的公募基金、2002年前后开始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信托、2010年出现的券商资管等;后者则以2013年的“余额宝”为发端——以货币基金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渠道的各种“宝宝类”产品,很快以接近活期储蓄的便利度和定存级别的收益率赢得了忠实的支持者。
而今,仅“余额宝”上出售的29只货币基金,占全国货币基金总规模的35%。
但这样成功的金融创新并不总是发生。
曾经红极一时的P2P自2018年开始举步维艰,此后出现的“炒币”热潮更成为了“割韭菜”的代名词——想要投机捞一票的投资者们与摆明车马搞庞氏骗局的发标方相互试探,平台“跑路”越来越快,最后甚至创造了“上午平台开门,下午爆雷跑路”的奇观。
这些打着各种名号的雷和坑,让投资者遭受了损失,也恶化了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和环境。但最终,也都在无形中,让投资者被教育,让市场更成熟理性。
中国股民,人傻钱多?
无可否认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普通投资者往往给人“钱多人傻”的印象,但这并不是投资者的错,至少不完全是。
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和能力,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从上交所算起,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不过30年的历史,在制度、经验上都相对稚嫩;进入21世纪的经济快速腾飞,与一些领域的投资高回报,则让投资者对风险收益比的认识有所欠缺——在资管新规落地前,尽管“风险买者自负”的概念已经被多次提起,但大部分持牌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都维持着刚性兑付的默契;这也让部分带有庞氏骗局性质的产品,尽管收益率明显畸高,仍能得到投资者的信任。
但纸包不住火,市场的价值规律是恒定的,脱离现实和本质的游戏终究有破灭的那一天。2018年下半年以后,P2P行业连遭打击,甚至连曾经被视为“铁杆庄稼”的信托也逐渐出现了逾期现象,人们这才真正地意识到:投资的风险总是与收益共生并存,“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好事并不那么容易发生。
另一方面,投资本身并不总以人的情绪和期望为依归,理性的投资策略甚至往往是反常识、反直觉的。这并不是中国投资者的专属问题,而是几乎所有投资者都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量的学习与实操。
例如,“追涨杀跌”是许多投资者的日常操作。大到判断何时入市,小到分析具体个股或基金的表现,普通投资者往往将上涨作为买入的信号,而一旦出现下跌便想要撤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趋利避害”的做法是正常的。但在投资中则恰恰相反——数据显示,同样持有一只基金,追涨杀跌的投资者相较任由基金自然涨跌的投资者,少赚40%的收益。
投资的耐心,也是许多投资者缺乏的。对于很多人来说,频繁操作是积极主动的表现,每天看盘、买卖,甚至是不少投资者的乐趣所在。但数据证明,频繁操作绝不是一种好习惯——频繁操作的投资者相较持有不动的投资者少赚28%,平均持有基金1个月以内的投资者仅有不到60%能够赚钱,而持有超过1年的投资者则有近90%能够取得收益。
这些的背后,是投资专业知识的缺失,甚至是专业机构的缺位。
韭菜难“割”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曾经困扰中国投资者们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监管的体系化、市场的规范化,以及理财渠道的逐渐普及,使“理财”的概念不断地被祛魅——理财不再是黑箱中的赌运气,也不再是难以捉摸的玄学,而是日常就可触碰、感知的东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就是这种趋势的助推者。当理财不再需要营业部、电话下单、U盾与客户端,而是可以在手机上操作时,它便不再是一项需要专门时间与场地的工作,而是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前者与后者在“学习理财”上的差别,就如同在英语角找老外说英语,和在海外住上几个月的差距一样巨大。
支付宝就是一个例子。
2013年推出余额宝时,它被绝大部分人看做一个“能赚钱”的支付工具。7年之后,它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理财平台,累计聚集了超过300家机构,提供6000种以上的理财产品,让超过7亿用户在使用它理财。
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在通过线上化的方式销售、服务。四、五年前,对于券商和公募基金而言,“电商部门”还是新生且边缘的部门。现在,公募基金正在玩出许多新花样——比如,基金经理开始像李佳琦、薇娅一样直播带货。7月,一场由8家深圳基金公司组织的联合直播就吸引了超过150万人观看,直播持续了整整9个小时。
互联网的推动,专业机构在市场上的更加主动作为,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在做市场教育,是在让专业的理财知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让市场走向成熟。
投资者也因此越来越理性,典型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人不再相信没有风险的高收益,并且对风险有了更多认知和预期。上述调研显示,94.2%的人能够接受理财不赚钱甚至亏损,一半人认为,持有理财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不会超过10%,只有14%的人把预期收益设置在30%以上。
一夜暴富、快进快出的想法,正在被更多投资者抛弃。
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也在一定意义上改变着中国投资者们的心态。一个例子是,可以降低用户操作频率的智能投顾产品,正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有数据显示,智能投顾产品能让用户的操作频率降低40%以上,而频繁操作、追涨杀跌,正是导致投资者收益降低的一个负面因素。
尽管一些传统投资机构仍然对智能投顾的价值存疑,但它正越来越赢得普通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心。包括很多管不住自己情绪和心态的投资者,也都在饮恨于一次次追涨杀跌之后,投入了智能投顾的怀抱。
数据显示,智能投顾的用户有一半以上是“90后”,这群不超过30岁的年轻客户正在成为投资领域新的中坚力量。
以智能的方式,家庭资产配置也逐渐走向大众化。
以往,资产配置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士来指导完成,这使得它成为了只适合高净值人群的一种“奢侈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财平台开始通过人工智能等方式,提供大量、快速的资产配置意见。
这甚至还产生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支付宝内测“理财分”功能时,一位在支付宝从事清洁工作的阿姨,其得分竟和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总经理相当。
这似乎证明了一点:理财的能力与表现,与资金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使你并不富有,也完全可以通过聪明的配置来获得高分。很多普通人缺乏的,也已不再是专业的理财知识,而是如何让理财行为从追涨杀跌变成专业且有纪律。
专业机构的上位,科技智能的力量,普通大众财商知识的提升,这都意味着,还想割中国散户的韭菜,注定是越来越难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