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SIM卡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不过如今的苹果和三星,想把这张卡直接废掉,从物理层面来讲,eSIM相较于实体SIM卡能够减少高达90%的空间,在这样大大减少占用空间的前提下手机无疑能够变得更为轻薄美观,但是仅仅为了这样牵强的理由废弃掉SIM卡似乎太不负责任了,那么下面我们来聊聊eSIM到底为何能革命SIM卡。
eSIM是什么?
据安知讯了解,近年来,为了满足更小的手机空间要求,SIM卡也经历了ID1(有一张银行卡那么大)、全尺寸SIM、Mini-SIM、Micro-SIM、Nano-SIM的演变,而且演变的周期也越来越短。那么,我们距离物理SIM卡消失的日子又还有多远呢?即将取代它的eSIM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SIM卡全称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用户身份模块”,用户需要将SIM卡插入手机中进行身份验证,从而开始使用通讯功能,而eSIM卡不同于普通SIM卡的是,它会直接嵌入在设备中,通过预定好的程序来进行运营商验证,让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
eSIM对各方的影响
对运营商的影响
由于eSIM卡将对部分运营商的现实利益带来负面影响,灵活的运营商切换和变更可能导致用户的分流、运营收入的降低和系统建设成本的高企,因此实施难免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阻力,从而导致各大运营商都是默默观望,既不抵触也不全力改革。反观在苹果的iPad Air2推出了Apple SIM之后,加入Apple SIM的运营商只有4个——美国的AT&T、Sprint、T-Mobile和英国运营商EE,得益于GIGSKY的业务覆推广至93个国家。但是,这93个国家并不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即便是四家支持者对Apple SIM也并非全力支持,必须是从AT&T、Sprint手里买的iPad才能使用它们的服务,且无法切换到其他运营商。
对芯片厂商的影响
金雅拓、捷德、欧贝特等大型卡商大力推动eSIM研发部署,已经能够提供包括eSIM卡和管理平台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可实现eSIM远程激活、管理和注销;爱立信、苹果、三星等设备和终端厂商积极展开专利布局并竭力推动eSIM应用,以期在产业发展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相比传统的实体SIM卡,使用eSIM技术的设备能够获得不少优势。从物理层面来看,eSIM卡相较于实体SIM卡可以减少高达90%的空间,因为它已经在制造过程中被嵌入了设备之内,用户可以进行远程激活连接。而从技术角度来看,使用eSIM技术后可以令消费者能够自由切换运营商,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销号再入网就可以进行运营商网络的更换。
中国移动在做什么?
在说了这么多之后,eSIM的出现对于传统SIM卡运营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取消SIM卡还灵活选择运营商,都将造成运营商利润的减少,在其他运营商面对eSIM欲拒还迎的时候,有一家却是将自己的“爱”意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这个它,当然就是最搞事情的中国移动了。
在2017年6月7日2017CES Asia(亚洲消费电子展)在上海开幕,中国移动在本届展会上举办了“小模大智,和你连接未来”发布会,推出一款目前全球尺寸最小eSIM NB-IoT通信模组M5310,这也成为了此次的一大热点。
在物联网盛行的当下,移动这一步走得尤为抢眼。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测,未来五年国内物联网市场将从2016年的93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8300亿元,整体规模将以倍数增加。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人人都想分而食之,但是,分多分少还是要各凭本事,在传统SIM行业不仅僧多肉少,而且很难与物联网相结合,反观eSIM,更高的安全性及灵活性正是现在时代潮流所需要的,这样就导致了之前躺着也能赚钱的三大巨头也开始慌了。
而首次正式发布eSIM卡的中国移动此举不可谓不大胆,他仿佛在看着另外两位多年的老伙计在说:“你们加油哦!我不陪你们玩了”,然后潇洒转身投奔eSIM的怀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移动是勇敢的,作为敢于紧跟时代潮流的老大哥,中国移动是明智的,eSIM的到来终究是大势所趋,虽然我们不能知道它什么时候普及,但有了第一步就会有人跟着第二第三步,就像二十年之前,没人能想到互联网的普及,在十年之前,没人能想到智能手机的普及,前车之鉴已在,就让我们看看中国移动下一步棋会走的如何精彩。
eSIM的未来是怎样的?
技术的发展总是在向前的,更好更新的技术取代淘汰之前的事物也再正常不过。就如苹果此前推出的LTE版iPad就内置了虚拟的AppleSIM卡,让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的网络选择。三星Gear S2 Classic 3G智能手表同样支持类似的eSIM卡。同时在COMPUTEX2017上Intel也宣布了与微软等一众厂商携手推进eSIM卡。不论是移动端还是PC端,eSIM的身影越来越多,相信eSIM卡技术也将成为包括手机、PC、智能穿戴、物联网、车联网等行业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移”起向“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信息科技保驾护航
- 工信部批准6项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行业标准
- 三大运营商2024年省分一把手大调整:27位总经理走马上任
- 中国铁塔2024年POI产品集采结果出炉 中兴等四家厂商中标
- 对话华为周军:升级运力、以网强智,把握AI时代确定性机遇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三大运营商10月成绩单:中国移动继续领跑
- 中国移动WAF软件集采:启明星辰和山石网科信中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