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乐天事件持续发酵,自韩国乐天集团签署供地协议后,中国商界的抵制声音愈发强烈,多家超市已将包括乐天旗下商品甚至全部韩国产品下架。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波下架事件仍未结束,诸多零售上市公司也参与进来。3月7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询问*ST人乐公司“抵制乐天,人人乐在行动!这消息是真的吗?”对此,*ST人乐回复称,*ST人乐公司已经全部下架乐天产品。
据记者获悉,其它零售门店如大润发全国所有门店目前已经全线下架乐天品牌所有商品,并停止销售,全部退货。
此外,乐天玛特超市网站也处于崩溃状态。截至昨日晚间,《证券日报》记者登陆乐天玛特中国官网网站发现,网页一直显示:“抱歉,页面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超市大规模下架乐天商品
继航空公司禁飞韩国以及旅游公司下架赴韩国旅行产品后,商贸零售超市也陆续下架韩国乐天公司产品。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不少零售上市公司公开表示,下架韩国乐天商品。例如,*ST人乐就公开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回复投资者称,*ST人乐公司已经全部下架乐天产品。
无独有偶,据消费者表示,另外一家零售商,华润万家系统内所有乐天产品也已经下架,商品后续处理方案等待上级通知。此外,还包括大润发以及银座商城在内的商家也已经将韩国乐天品牌全部下架。另有在浙江徐州经营商超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徐州市区的乐天玛特超市不仅关店,并且零售商圈的大大小小商户自觉开始下架韩国乐天的产品,“商家们这个时候态度很坚决,很多在原先摆放乐天商品的空货架上贴上了‘韩国产品已经下架’等标签。”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除实体零售商外,包括天猫以及京东在内的电商平台也开始下架乐天产品。
主做跨境电商的洋码头相关电商网站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鉴于目前的情况,洋码头是不会主动推荐韩国的有关商品。”
对乐天集团影响巨大
从2月28日乐天超市有限公司北京崇文门分店因发布违法广告遭处罚事件被重新挖出到各大零售商抵制乐天商品,乐天集团在中国的处境似乎越来越糟糕。
据韩联社报道,截止到当地时间3月8日下午4时(北京时间3时),共有55家乐天玛特在华门店暂停营业。考虑到中国乐天玛特门店总数为99家,目前暂停营业的乐天玛特门店约占中国市场的一半以上。
3月3日,国家旅游局发文提示赴韩国旅游风险。国家旅游局提醒中国公民,清醒认识出境旅行风险,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似乎是响应着这一提示的号召,国内多家旅行社相继宣布停止销售赴韩游线路,国内部分旅游网站下架了所有韩国游产品。
受上述消息影响,韩国乐天公司股票一路下跌。公开资料显示,乐天集团的另一大业务为在韩国的乐天免税店,2016年韩国免税店市场规模为12.27万亿韩元,72%由外国游客掏腰包,其中,大部分为中国人。以中国游客购买额占70%计算,金额大致为8.6万亿韩元。
中国游客撑起了韩国旅游业半边天,中国赴韩国游客减少直接影响乐天免税店销售额度。此前有乐天集团旗下公司有关负责人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韩国商家其实希望与中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毕竟大家都知道,来韩国的游客中大部分还是以中国游客为主,韩国的诸多产业都依赖中国人民。”
乐天集团是韩国五大集团之一,世界五百强跨国企业。乐天集团在华事业占集团总体的比重较大,数据显示,乐天在中国的事业占据其整个版图的29%。并且在韩国的乐天免税店,整体购买额中70%来自中国消费者。乐天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乐天集团在华营业额高达3.2万亿韩元(约合192.3亿人民币元)。
上述负责人同时表示,乐天集团此次的选择不仅影响了公司本身的经营,同时对韩国相关产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移动杨杰:大力实施“AI+”行动计划 充分释放AI规模效应
- 中国移动5G基站总数超230万个、5G套餐用户超7.8万户
- 天翼物联方树榕:推动RedCap赋能千行百业,共创万物智联新未来
- 中国移动基站前传设备集采:总规模43.66万套,单套预算约908元
- 广东累计建成5G基站38.7万个 居全国首位
- 黑龙江1.57亿元应急项目竞争激烈:供应商0.54亿中标,仍遭投诉废单
- 青云科技CEO 林源:以产品平台融合生态,助力“AI+”场景应用坚实落地
- 联通数科3.14亿元采购算力:基于RISC-V架构国产算力芯片
- 中国移动肖子玉:算、能、碳协同设计,构建绿色低碳信息通信网络
- 鸿博股份子公司解除4.94亿元算力项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