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消息(颜翊)截止3月25日晚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24年的业绩全部出炉,同时披露的还有三家云业务的成绩单。
2024年,天翼云和移动云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大关,分别达到1139亿元和1004亿元,联通云也再创新高,达到686亿元。
这厢是业务的高歌猛进,但作为云服务的关键载体,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却变得谨慎起来。据C114粗略估算,三大运营商在2025年围绕着云与算力的资本开支约为773亿元,这不仅远低于海外云服务巨头,也明显低于字节跳动、腾讯、阿里云等玩家。
云业务增幅放缓 但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从收入增速来看,2024年移动云增长超过20%,增幅最高,天翼云、联通云很巧合地同时增长17.1%。
可以看出,虽然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与去年相比,三大运营商云业务的增速明显放缓,更不用说2022年,三家云服务收入增速均超过100%,远远超过当年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运营商云服务收入基数的日益庞大,继续保持之前的超高增幅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是典型的“基数效应”,即当基数较大时,即使绝对增量很大,增速也会显得较低。
如果从这三年每年的增量来看,运营商云收入总体更像是阶梯状上升趋势。
正如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所言,2023年天翼云实现近千亿的目标,这一庞大基数上实现17%的增长,符合云计算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2025资本开支纷纷下调 但算力投资仍是重点
在依赖云服务增收的当下,强大的算力仍是处理海量数据的核心基础。因此,虽然从2025年的整体投资计划来看,三家运营商的开支都进行了一定下调,但在算力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减,尤其是电信和联通两家的投资增幅均超过20%。
其中,中国电信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下调10.6%至836亿元。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资本开支也将会有结构性的调整,例如在算力方面,初步安排22%的增长,但不设限,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进行灵活调度。据C114粗略测算,中国电信2025年在云、算力相关投资金额约为219.6亿元。
中国联通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在55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10%,但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据C114粗略测算,2025年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将会超过180亿元,这个数字在2024年约为140亿元,2023年则仅为90亿左右。
另外,中国移动预期2025年资本开支下调7.8%至1512亿元,对于算力领域的投资为373亿元,较去年微增0.5%,约占整体资本开支的25%。
应客观看待算力军备竞赛
当然,单纯看算力资本开支,三大运营商在2025年预估整体金额约为773亿元,这和互联网及云服务巨头相比,还是有点少。
例如,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预计今年资本开支分别为1000亿美元、800亿美元、750亿美元、600至650亿美元。这四大科技公司的资本支出合计将超过3000亿美元。
国内大厂字节跳动2025年的资本开支将达1600亿人民币,其中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约900亿元。阿里巴巴则宣布未来3年对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大笔投入3800亿元人民币。
那么三大运营商是不是就掉队了?这还需要客观看待。
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此前在接受C114采访时指出,国内运营商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技术能力、企业基因、品牌、客户群体等方面有不小差异,需要寻找差异化定位,避免简单的投资或价格竞争。
如何寻找差异化定位?杨光介绍,随着DeepSeek这类相对轻量化的模型的出现,更多的AI应用会在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边缘部署,一方面会刺激更多的带宽需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边缘节点资源的需求上升。而电信运营商相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网络边缘的物理和连接资源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因此目前AI的发展对运营商的连接业务或者边缘计算业务的发展会有进一步的促进,形成溢出效应。
博彦科技咨询事业高级合伙人陶旭骏也表示,运营商一直在参与和AI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如云和算力中心、算力网络。“以前是通话、流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现在是AI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这种能力在AI时代更为重要,即便是做AI的‘管道’,也有足够大的空间。”
面向未来,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网络资源、数据安全、政企客户关系等方面的优势,继续扩大云计算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