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互联网+”,众包成为科研新模式

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Timothy Gowers),通过众包的方式,集中外部多个研究参与者的努力,成功证明了一个数学定理。由于这次众包科研尝到了甜头,高尔斯后来启动了“博学者项目”,将更多新问题放在网上,希望集合全世界聪明的头脑,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科研走出实验室,正在走向大众,越来越多的非专职科研人员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笔者认为,在国家力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背景下,转型中的运营商将会尝试更多的创新项目,众包模式或许对项目研究能带来一些启示。

科学研究:从独智走向众智

说到科研众包模式,不得不提到这么一家明星级平台——InnoCentive。创办于2001年的InnoCentive,是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美国礼来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其名字取自Innovation(创新)和Incentive(激励)。InnoCentive正是希望借此来汇集全球非常优秀的人才,为公司的研究服务。InnoCentive作为一个生物和化学领域的研发供求平台,开放给所有有需要的人和组织。“求解者”会在平台上公开张贴难题,相当于一个张榜告示,上面写明待解决问题的详细说明,还要明确截止日期和奖励金额。紧接着,全世界各地的科学人员都可以注册成为该平台的“解题者”,然后选择自己能够接手的挑战题目,并按照要求提交最后的方案内容,当然这些都是有网站作为背书保障的。“求解者”筛选所有提交过来的解决方案,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需要的最优答案,然后发送奖金。

InnoCentive被誉为集结了众多的全球级“最强大脑”,为纯粹的科研项目提供一个供需平台,为全球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兼职工作的机会,一方面贡献自己的才智,另一方面赚取相应的回报,是一个很好的分工场所。 如今,InnoCentive已经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且获得了投资界的青睐,自2006年以来,公司共获得4次融资,累计融资3300万美元。

科研众包对于那些外部的研究者来讲,最大的激励不在于金钱,而是一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除了赢得发布问题的需求公司的认同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同行圈内的认同和肯定。在线众包平台Kaggle打造了一个面向全球数据科学家的竞赛社区,给那些专业人士提供更为刺激有趣的智力游戏。Kaggle的运作模式和InnoCentive很类似,一家公司与Kaggle进行合作,在平台上提供一些数据,进而提出一个问题。

借助互联网平台激发更大活力

诸如InnoCentive、Kaggle这类科研众包平台还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企业发起成立的,除了上述的InnoCentive之外,礼来公司和宝洁公司在2003年还联合成立了YourEncore,这是一个聚集了全球7500多名顶级专业人士的科学家平台,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消费品、食品和生命科学公司提供服务。

另一类是类似于Kaggle,并不是由某一家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发起成立,更像是网络社交平台,比如2007年成立的IdeaConnection,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开放创新中介平台,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具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IdeaConnection允许企业对提供的方案满意才付费,不满意可以拒绝付费。2011年成立的Science Exchange是一个科学实验外包在线社区,科学家可以在这里发布外包需求,接受需求公司的报价,平台帮助促成双方合作,并提供项目管理和支付服务。国内的易科学(EasyScience)是一个科研仪器共享和科学实验服务平台,由需求者发布实验需求,找到理想的实验服务提供者;供应方发布实验服务内容,找到客户。

利用外脑来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开放和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促进了这种众包模式的广泛推广。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也为全世界科技精英们更广泛的合作带来了技术上的可行性。科学研究正在走出传统的封闭实验室,体现了“去中心化”的思想,借助社交网络和众包模式,我们对科研的认识也将有新的转变。

科研众包带来的改变包括以下几方面:突破不同学科界限,让跨学科的研究更容易进行,催生更多“美第奇效应”;打破了传统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方式和传播方式,通过互联网上用户的口碑和互动交流,让研究成果能够更快地体现价值,或者发现问题及时优化,新的成果发布在网上,可以第一时间让全世界都能够了解和共享;加快了科研与商业化应用的速度,众包平台拉近了企业和实验室的距离,根据市场的要求直接找到研究对象针对性攻坚,并让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本来相距甚远的两类工作有效地融为一体。

当然,展望科研众包模式,可能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激活科研人员自身,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业余人士,无论是年轻才俊还是退休老者,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参与到这种全球化的科研分工体系中,贡献自己的才华,获取更多的回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这类分包工作只能在小范围内展开,无论是广度还是速度都不可能有较大的突破。而互联网加入到科研工作中,让一家公司的研究课题快速成为全世界相关专业人士共同攻坚的目标,其效果不言而喻。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多大的企业还是尖端院校,都不可能囊括所有聪明的大脑,解决一切未知之谜。在组织之外,有着太多的优秀人才,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就像无数的支流,汇聚起来依然可以与江河相媲美。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1-28
从实验室到“互联网+”,众包成为科研新模式
从实验室到“互联网+”,众包成为科研新模式,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Timothy Gowers),通过众包的方式,集中外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