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确定华为Polar Code为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凌晨0点45分,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召开的3GPP RAN1 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万分残酷的竞争……

极化码(polar code)是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其论文从理论上第一次严格证明了在二进制输入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下,极化码可以“达到”香农容量,并且有着低的编码和译码复杂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极化码“理论上”解决了近60年来信息论和编码领域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凌晨0点45分,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召开的3GPP RAN1 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万分残酷的竞争,以中国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上行/下行)编码方案。

本次投票,Polar Code战胜的美国主推的LDPC,和法国主推的Turbo2.0两大竞争对手。

最终结论:支持华为Polar Code相关提案的公司总数,达到了59家之多。

短码的讨论分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各公司从性能、实现复杂度,以及可行性等角度对几个候选编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会议的讨论异常激烈,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参与其中,其中华为公司的提案支持公司有59个之多。而即便是凌晨,关注编码方案的与会者仍然爆满,只能站在一旁关注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对于控制信道,由于不使用HARQ避免了时延大的问题,性能优越Polar码战胜了LDPC和TBCC,最终成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而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则依然花落LDPC码。

编码和调制是无线通信技术中最核心最深奥的部分,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

现在,中国华为公司主导的Polar码最终打破了这个天花板,这既是中国在基础通信领域多年精心研究的回报,也是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写照。一切成果的取得都不会一帆风顺,Polar码面对着以美国为首LDPC阵营的强大竞争,长码方案讨论时几票之差惜败。而在短码的争夺中,进一步优化的Polar码王者归来,赢得了控制信道短码的胜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1-21
3GPP确定华为Polar Code为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
5G,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凌晨0点45分,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召开的3GPP,RAN1,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万分残酷的竞争……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