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预测,到2025年底,至少有30%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项目将在概念验证后被放弃,原因包括数据质量差、风险控制不足、成本上升、业务价值不明确等。
在近期举行的Gartner数据与分析峰会上,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Rita Sallam表示:“经过去年的炒作,企业高管已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GenAI投资的回报,但企业机构目前还难以证明和实现这些投资的价值。而随着行动范围的扩大,开发和部署GenAI模型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Gartner认为,企业机构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是证明为提高生产力而大力投资于GenAI的合理性。然而,这些投资很难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许多企业机构正在使用GenAI深入改变其业务模式和创造新的商机,但GenAI部署方法的成本高达5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见图一)。
图一、不同GenAI 部署方法的成本
资料
- 万兆电口模块vs万兆光口模块:有何区别?如何选择?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精彩闭幕
- 光纤网卡千兆和万兆、光口和电口之间的区别
- 中国移动明确算力网络三大方向十大策源技术,迈向智算网一体3.0阶段
- vivo秦飞:6G创新,应注重全行业联合开展场景实践
- 光纤通信中的波长:原理、特性与应用
- 千家早报|苹果联手阿里百度,AI国行版iPhone将于年中前上市;三星“Ballie”AI机器人或于今年夏天登场——2025年04月14日
- 美格智能2024年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吴建军:6G将加速"智能平权"
- 【上周小结】苗守野任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邬贺铨院士:5G比4G更合算,6G还需证明自己;三张PPT看懂6G;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