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消息(九九)在数据、算力、算法“三驾马车”的拉动下,人工智能正从“智慧型工具”,进化成人类的“全能型伙伴”。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颠覆性的,除了在促发展上起到的提质增效作用外,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最受人关注。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饱和式”攻击、 伪造、数据投毒等安全新风险,严重冲击原有的网络安全防线和安全体系。破解这些棘手的安全难题,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安全”是解药,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还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化解。
人工智能技术是驱动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
齐向东指出,新技术的两面性注定了数字化转型一边是价值,一边是事故。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可避免的涌现出来,其中有三大问题最值得关注。
第一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饱和式”攻击问题。人工智能让黑客发动“饱和式”攻击成为可能。在网络安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先进的网络安全体系面对7X24小时不间断的网络攻击都可能出现疏漏。何况现在政企机构配备网络安全人手不足,导致网络攻击根本来不及研判,黑客就趁虚而入,带来破坏性后果。
第二是愈发猖獗的勒索攻击问题。CNCERT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七大网络安全威胁”中,勒索软件位列第一大安全威胁。而政企机构一旦被勒索,必须在缴纳天价赎金和停工停产、数据泄露中做抉择,这是一笔“经济账”多数企业会选择缴纳赎金,会给政企机构的口碑和发展造成重创。
第三是防不胜防的数据安全问题。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在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现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数据规模更大、价值更高、流通节点更多,不仅是黑客眼里的高价值目标,更是易盗取目标,数据泄露、数据窃取、数据篡改等安全事件频发,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
齐向东进一步指出,破解这些棘手的安全难题,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安全”是解药。人工智能技术是驱动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拒绝人工智能的帮助会使人落后。“面对全新的网络安全态势,我们既要筑起一道用智能对抗智能的防线,更要做到人和机器的协同发展;既发挥人的引领作用,也要充分利用极其强大的智能分析和自动研判能力。借助好人工智能的力量,加速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安全防护体系创新,这样就能比新威胁跑得更快,让网络安全生产力才能真正的新质、高质。”齐向东说。
人工智能为网络安全产业带来广阔前景
齐向东坦言,数字世界日新月异,奇安信正在遭遇的新挑战,也是数字时代网络安全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网络安全理念落后。目前,全社会对网络安全建设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有病治病”的阶段,片面认为网络安全就是简单的网络防御,对网络安全应付了事,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落后。
二是网络安全投入不足。由于对网络安全防护不够重视,也就导致许多政企机构的安全投入不足。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网络安全投资要占IT总投资占比的10%以上才能起到支撑数字化业务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占比还不到3%。
三是网络安全人才匮乏。数据显示,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员缺口将达327万,而高校人才培养规模每年仅3万,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加深,我国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愈发旺盛,亟需培养壮大高水平、实战化的网络安全人才队伍。
虽然面临种种挑战,但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为网络安全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人工智能将推动网络安全产业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社会的支柱型产业。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先进的东西,出现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就越大。网络安全行业要保证人工智能技术从研发、应用到使用各个环节的安全,这是行业本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产业将会成为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必备能力,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带来了新思路。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给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带来了重大机遇,为破解观念落后问题、投入不足问题、忍受匮乏问题带来了“最优解”,将点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驱动产业高速发展。
“一句话,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还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化解。”齐向东表示,齐安信希望立足安全领域,以全局视角和大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安全的未来。“我们要用AI驱动安全,跟数据投毒者、数据篡改者、数据窃取者进行赛跑,借助大模型的开发、应用和创新,把他们远远甩在后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