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邵鹏慧)4月2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TD产业联盟联合承办的“6G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会议期间,中关村泛联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在接受C114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运营商,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中国移动扎实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需求牵引,注重通信与智能、感知、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互促共生,推动从理论突破到工程实践,将6G先进技术切实转化为产业和应用优势。
6G与AI相辅相成,互促发展
谈到6G与AI的关系时,黄宇红认为6G和AI相辅相成。AI促进网络技术发展,也促进6G技术发展,而网络助力AI发展,是6G的重要目标。
黄宇红指出,通信网络发展引入AI技术,称为内生AI。内生AI对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以及网络将来运转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变革,网络会更简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而AI的发展需要网络提供连接、传输通道和算力资源,实现真正的泛在智能。
具体来看,6G能使AI技术获取更多数据、更大发展,使AI在生活生产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得到普及,真正实现6G“智慧泛在、数字孪生”的愿景。未来6G需不断提升传输带宽能力和通感结合能力,能在获取大量真实环境信息的同时为AI发展提供大量的数据。将来6G网络本身也承载着大量AI模型应用,用户可以非常便捷的随时随地的获取 AI服务。
黄宇红强调,6G与AI的融合,是一种 的融合,基础设施也要融在一起。AI如何改变6G通信技术的范式,以及网络如何更好承载AI的能力,相比于传统会有比较大的变革。在黄宇红看来,AI内生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关键,外挂式AI没有形成全局性的优化,它的泛化性和实时可靠性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很好的既承载通信又承载AI,随时按照客户的需求满足他的AI服务。到底怎么来部署AI的能力,让用户获取到他所需要的而且成本和能耗都非常低的服务,这本身就有新的挑战。”
锚定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6G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产业界的高频词汇。
在黄宇红看来,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用科技创新来实现生产要素更加合理的配置和更高效的使用,从而带来社会生产治理效率的大幅提升,最终让人民生活更美好。“6G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同时,6G也支持其他新质生产力要素的协同发展。
黄宇红表示,国家高度重视6G发展,早在2019年已成立相关专家委员会,启动6G组织性研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运营商、制造商,甚至包括跨垂直行业企业,也都面向6G开展研究;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6G研究和讨论中,将对6G的需求写到了ITU(国际电信联盟)最终认可的6G的框架中,为全球达成共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G作为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石,承载着无限的可能与期待。中国移动也在积极推动6G发展。面向6G,中国移动作为我国IMT-2030(6G)推进组网络技术组组长和无线技术组副组长单位,联合产业界合作伙伴,积极在6G架构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原型研发与验证等方面推动相关工作。
特别是在网络架构层面,中国移动在业界首次以“平台化、服务化”为目标,并且系统性提出“三体四层五面”的6G网络架构总体设计,得到了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6G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还联合中关村泛联院、联想、中信科移动、vivo重磅发布了6G超大规模MIMO云化无线网络原型验证系统,系统由6G云化无线网络异构硬件基带云平台、超大规模MIMO AAU、6G终端验证平台三大核心组件构成,基于这个系统,可以在云化无线网络、超大规模MIMO等多个技术领域开展关键技术验证,这也将加速6G技术研发进程,为未来6G商用系统研发积累稳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