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院士:5G+AI成为网联智驾加速的双引擎

远程APP控制车辆,语音车内驾驶控制,自动泊车解决新手司机停车难题……或许车主们对车联网这个名词并不熟悉,但因车联网带来的智慧驾驶功能,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2024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巩固和扩大产业发展优势的关键一年,中国车联网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重要阶段。如何让车变得更“聪明”?3月15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曾先后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主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等职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围绕“5G与AI推动网联智驾”给出了答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图源:主办方供图)

5G与5.5G技术革新 如何推动智能驾驶发展?

2023年年底,中国5G基站已经有300多万台,占移动通信基站大概是1/3,占全球5G的60%。

“5G现在在地级市、县城城区都全覆盖了,5G用户占移动用户已经过半,中国5G用户占全球5G用户也是一半,而且现在从5G要到5.5G。”据邬贺铨介绍,今年,是5.5G的商用年,5.5G是在原有的大连接、高可靠、低时延、增强移动宽带的基础上会增加很多新的能力,与5G相比,5.5G无论下行峰值、上行峰值、连接密度、定位精度、比特能效都有提升。

“原来我们基本上是下行带宽比较宽、上行带宽没那么宽,现在通过多个载波聚合,以及灵活地分配上下行等等技术,使得上行速率可以到7BT,这样的带宽有利于路测,可以把高清视频往上传。”邬贺铨表示,现在,通过5G提供沉浸式交互实景导航和车载娱乐体验,大大控制延时,有利于智能驾驶的应用。“当然还有轻量化,通过中速低时延,显著降低了传感器的成本。”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引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

邬贺铨指出,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技术趋势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有60多年历史,2022年底的ChatGPT和2024年初的SORA让人印象深刻,还会走到第三代通用人工智能,单模型可以支持多任务、输入可以多模态,可以精准地进行计算。”

不论ChatGPT还是SORA,都是基础大模型,即语言视频大模型,落到应用还有行业大模型,比如智能交通还需要有智能交通大模型,而且会影响到周边的载体、环境。

邬贺铨认为影响在五个方面,一是智能上云;二是智能下沉;三是智能多态,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四是具身智能,感知交互和环境的交互;五是智能附体,传统的人工智能AI Agent,是语言大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能力。“大模型只是提供了大脑,具有推理能力和规划能力,简单这样是不够的,需要有AI Agent增加了记忆能力,同时有感知能力,可以通过AI Agent把大脑的控制形成行动的规划,可以去操控各种各样的工具,通过这些来进行智能的执行,就是说AI Agent解决了大模型的弱项,可以提供智能的落地,并且可以真正得到很好的应用,汽车将来也成为AI Agent,当然会嵌入很多智能。”

现在5G、AI的发展,实现车路网云的协同,有车端、路端、网端、云端各种能力的支持,当然车联网实际也由本身的单车智能所支撑,单车智能有智能座舱,单车智能和车联网结合可以支撑智能驾驶,网联通信是其中沟通车路城很重要的基础设施。

利用人工智能,还可以解决道路数据采集的难题。“有人说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要有百亿公里的路测数据,就是相当于100辆汽车每天不停地跑要测试100年,这根本是做不到的。现在怎么办?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在已有的测试,白天测试的场景可以通过迁移学习变成晚上的场景,甚至可以仿真日常司机的不规范行为,包括一些危险的场景,通过这样可以获得解决真正的路测不可能覆盖‘长尾场景’问题。”

邬贺铨举例解释道,特斯拉也只做了20亿公里,离100亿公里的测试只有1/5。“现在特斯拉认为不再做真实路段的测试了,通过人工智能的办法来完善路测的数据,基于这种大模型的路测每天就可以完成上百万公里。”

通过SORA,可以让汽车找出各种各样的场景。“比如旧轿车、造出一个水下开车的场景、改变了路边的状况,比较简单,在SORA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迁移学习就可以派生出更多的视频,可以丰富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训练。”邬贺铨说。

车联网“铺”智慧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 融合的新兴产业,车联网的发展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存在挑战。

邬贺铨表示,首先,边缘计算和汽车本身算力也是不足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压缩技术,像模型量化、剪枝、知识蒸馏、低值适配、结构搜索等进一步精简模型,只需要汽车做推理,并不需要汽车做训练,就可以把模型进一步压缩。”

其次,芯片也需要增强。“今年市场上已经有130亿参数的手机出售,单独手机不需要联网就有智能涌现能力,有些公司已经宣称,今年年底以前要推出千亿参数推理能力的手机,迁移参数手机相当于GPT—3的能力了。”邬贺铨表示,如果放在汽车上,汽车芯片的能力远远可以高于手机,将来单车智能可以进一步提升,可以把汽车变成AI Agent,通过这样实现汽车的车路城网协同,不需要连到网上,这样可以直接在汽车上智能化处理成本低、时延低,可以让用户的隐私数据不必上到云上,有高度隐私和个性化的支撑。

通过人工智能以及5G等能力,可以进一步丰富智能座舱,实现人车交互的智能化,提升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以前中控屏、车内的娱乐系统,是有很大噪声的,现在可以显著降噪,当然可以通过语音识别释放功能,解放双手、双眼,用手势实现控制自动驾驶等。可以让人工智能识别交警和行人的手势。还有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驾驶员疲劳驾驶检测等能力,可以进一步丰富。”邬贺铨说。

除了智能座舱,市场最期待的就是智能驾驶。通过在汽车上加载大模型,可以从自主式驾驶辅助到网联式驾驶辅助,再到人机共驾以及高度的自动驾驶。但在邬贺铨看来,有单车智能还不够,还需要路侧联动。“路侧感知设备挂在高杆上,视野更好、覆盖宽、全天候、无盲区,可以替代部分车端算力,也可以降低车载算力的要求,连上云可以得到更好的交通流全局的指导,改善车辆间的协同性。”

据悉,截至2023年7月,中国已经安装了8500多台路侧单元(RSU),在5000公里的道路上实现了智能化收集。

智能驾驶不限于环境感知路侧联动,还可以通过分析、决策,让车得到城市管理系统的支撑、帮助、指导。邬贺铨表示,通过智慧底盘和汽车软件,可以很好地感知道路状况,及时反馈给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控城市的交通流量和管理,有利于城市的运行安全。

当前,生成式的语言大模型和视频大模型技术突破,为人工智能成为物理世界的引擎拉开了序幕,将进一步增强单车智能和云路智能。在邬贺铨看来,5G的广渗透和5.5G开始商用,推动了C-V2X完善并走向成熟。“单车智能和车路网云城智能协同的5G—V2X车联网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已经取得共识,技术与产业正加快发展。”

智能网联车和新能源车相辅相成,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绿色化紧密结合。邬贺铨认为,车联网已成为承载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了新动能的重任,国家相关部委也出台政策鼓励发展车联网。“当前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车联网投资与运营主体,探讨商业模式,促进法规建设,凝聚产业链相关方力量,完善车联网发展生态。”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4-03-15
邬贺铨院士:5G+AI成为网联智驾加速的双引擎
远程APP控制车辆,语音车内驾驶控制,自动泊车解决新手司机停车难题……或许车主们对车联网这个名词并不熟悉,但因车联网带来的智慧驾驶功能,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