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消息(九九)在今天下午举办的中国移动第四届科技周“数智化咨询论坛”上,中国移动设计院院长、中移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卫东介绍,中国移动2021年设立中移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充分依托数字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化专业智库的资源,实现跨领域、多维度、新视角、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常态化输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充分释放中国移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海量数据资源、智慧中台应用使能等禀赋优势,为客户提供“能够落地的咨询”和“有咨询的落地”。
对于数智化咨询,孙卫东现场提出3点思考:
一是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需求旺盛,催生广阔的咨询市场空间,但传统的咨询方式和服务供给不足以有效供应。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数据要素不断升级为关键生产要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数字机遇,大力推动数字化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更是明确了数字中国“2522”整体框架,统筹部署系统推进数字化建设。
在技术驱动、政策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多方合力作用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大量实践表明,以数字化重构传统产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许多行业和企业先行先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创造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
不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信息化咨询,数智化转型咨询更加强调跨学科、跨部门和跨层次,多维度、多界面、多要素、全过程、伴随式、延续性、系统化的咨询和决策支撑服务成为客户的普遍的需求。传统咨询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供给能力方面,都不足以充分满足当前千行百业旺盛的数智化转型咨询需求,咨询业本身也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数字化转型和数智化咨询虽有百花齐放的探索式,但均未成型,需加紧研究实践中国式的理论、方法和路径。
全球咨询行业,无论是百年老店还是业界新兵,无不躬身入局数智化新赛道。众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组织纷纷针对数字化转型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因所处行业和立场不同,各界对数字化、智慧化的理解仍未达成一致,或者说数智化咨询转型本身就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答案。
当前业界流行的数智化转型方法论来自不同领域的服务,比如阿里、华为等解决方案提供商,麦肯锡、波士顿等管理咨询行业,IBM、艾森哲等IT咨询企业以及传统的行业巨头等,高校、科研机构也纷纷参与其中。各家的方法论虽然不同,但对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和关键点存在着一些共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不同企业在自身的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最适合的数智化转型路径和方法。
就当前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实践来看,尽管部分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但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转型成效未必完全理想,可以说数智化转型真正意义的成功标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内咨询行业和企业应当坚持助力推动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落地,积极打造国际的视野、开放的合作、水平一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加快开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的研究,借助中国独创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为国家、地方政府和千行百业提供专业性的优质咨询服务,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三是数智化转型咨询,需要实现“系统科学理论指导+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实施落地咨询”的有机结合。
数字化转型涉及庞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与多个方面形成多维映射关系,是跨领域、跨专业的复杂系统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是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要素、数据要素为驱动的新增长模式。
数字化转型就像由蛹化蝶的进化过程,是从一种范式进化到另一种全新范式的过程,将企业旧的机体和运作方式进行更新升级,摆脱传统业务因循守旧的发展模式,对企业的核心竞争业务做出革命性的改变。
“数智化转型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工程建设的落地,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算得上合格的数智化转型咨询。”孙卫东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千家早报|西门子收购Altair,推动数字化与可持续性转型;天猫精灵与富森美战略签约,全球首店落地富森美——2024年11月01日
- 沃达丰与Digi签署MoU 探讨收购罗马尼亚电信
- 沃达丰与Digi签署MoU 探讨收购罗马尼亚电信
- NTT与丰田拟投资33亿美元开发基于AI的自动驾驶技术
- NTT与丰田拟投资33亿美元开发基于AI的自动驾驶技术
- 华为发布5G-AA十大解决方案,满足移动AI时代多样化业务需求
- 华为杨超斌:5G-A技术持续演进是释放移动AI潜力的关键
- 沙特PIF与谷歌云合建AI中心:用于研究阿拉伯语模型和专属APP
- 沙特PIF与谷歌云合建AI中心:用于研究阿拉伯语模型和专属APP
- 华为前三季度业绩曝光:营收5859亿,净利润628.68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