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消息(九九)IDC近日发布2023年V2版《全球ICT支出指南企业规模和行业》(IDC Worldwide ICT Spending Guide Enterprise and SMB by Industry)。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ICT市场总支出规模约为4.7万亿美元,并有望在2027年增至6.2万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7%。
聚焦中国市场,2022年我国ICT 市场支出规模超过5300亿美元。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预计2027年中国ICT市场总支出规模将超过7200亿美元,全球占比约为11.7%,五年CAGR约为6.2%。
行业维度
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取得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为ICT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企业和机构保持竞争优势、提高效率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策略。这种数智化转型需求驱使着各行各业不断增加ICT方面的支出。从行业角度来看,金融业、专业服务、政府、制造业合计占比超过中国ICT市场总支出规模的5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金融业将追求更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商业智能化工具以提高商业洞察力,并为制定决策提供支持,所以金融业的ICT支出将持续上涨。IDC最新数据显示,证券与投资服务、保险、银行业将占据2027年ICT市场行业支出同比增长率前三的位置。
未来五年制造业的ICT支出将持续保持高增长,五年CAGR高于11%。从企业外部来看,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各类跨赛道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制造业企业需摒弃原有的经验主义模式,以智能化的方式,快速洞察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赢取竞争优势;从企业内部来看,业务规模的提升带来的是内外部各类资源协作规模及难度的指数级增长,制造业企业正不断加强对推动业务、流程、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的ICT投资。
企业规模维度
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普及,ICT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使得个人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科技产品和服务,个人消费者对ICT技术产品的依赖和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稳定占据市场支出的最大比例。尽管疫情管制在2022年年底已经解除,但国民收入预期的恢复依旧需要过渡期。IDC数据显示,从2022至2023年,消费者对ICT技术的支出和投资呈现负增长态势,预计在2023年以后恢复正增长态势。
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企业对ICT技术的支出预计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支出占比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发展,ICT技术投入对企业自主创新、处理复杂数据和提高效率的积极影响愈发明显。因此,大型企业(Large Business (500-999))和超大型企业(Very Large Enterprise(1000+))占ICT支出的主导地位。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着软硬件基础架构能力弱、IT 提升资金少等挑战,但随着利好政策和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小型企业仍然在积极地寻找技术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在业务发展上实现突破,并逐步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
技术维度
《全球ICT支出指南企业规模和行业》对技术维度进行了4级市场细分,涵盖了5大技术维度及120个细分技术维度。技术维度的深入拆分帮助客户更好的了解技术市场。
中国企业级ICT市场在硬件、软件、商用服务、IT服务和通信服务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硬件作为数字化转型与ICT市场的基础设施,支撑终端用户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在各行各业都有大量需求。IDC数据显示,硬件市场的支出规模最大,预计在2027年市场支出将超过1800亿美元。
随着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政府及终端用户对软件市场重视程度逐步加强,软件应用和创新研发等方向的投资在未来将不断攀升。IDC预测,企业级软件市场支出增速最高,预计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接近20%。此外,中国企业级ICT市场的软件支出将在2027年超过千亿美元,显示出中国软件市场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梁华:抓住人工智能新一轮产业变革机会,5G+AI加速基础设施变现
- 中国移动何飚:到2025年创建100个低空标杆示范项目
- 陈海波:OpenHarmony在技术、生态和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
- 华为龚体:HarmonyOS NEXT将在2024年Q4正式商用
- 中国移动馈线跳线、漏泄电缆及配件产品集采包2出炉:亨鑫、中天、通鼎3家中标
- 2024年成为企业网络市场调整之年,明年有望迎来反弹
- 中国移动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集采:博浩、重庆信科两家分食
- All in“AI+”,重磅发布,品牌换新: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连续“放大招”
- 中移苏研公示量子计算实验平台3名中标候选人
- 报告称中国视频云市场止跌回升:阿里腾讯华为占据前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