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消息(安迪)在“多样性算力产业峰会2023”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指出,当前,发展多样性算力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一是供应链不确定性,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设备断供,开源软件授权或登录风险,工程软件限制使用;二是产业标准不确定性,国际计算标准和产业组织限制参与、标准化所需测试验证工具限制使用;三是多样性算力规模应用缺乏信心,不同技术路线,独立生态,无法有效确定多样性算力产品是否足够好用。
在郑纬民看来,多样性算力若想好用易用,需要开展系统性创新:一方面是分层协同,从硬件、基础软件到业务层形成一个协同创新技术体系,通过软硬件协同来提升计算整体性能;另一方面是异构融合,多种算力资源需要融合部署,同时面向不同计算场景灵活发挥不同算力优势,充分释放多样性算力潜力。
郑纬民总结称,多样性算力的规模部署,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方做好软硬件协同和异构融合创新,释放多样性算力潜能;二是需求方牵头构建一致性测评体系,以需求和评测牵引产品快速迭代,引导用户敢用、多用经过测评认证的多样性算力产品。供需双方可以在多样性算力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平台形成协作,共同推动多样性算力高质量发展。
“多样性算力发展理念已获得行业越来越多认可。”郑纬民表示,未来,多样性算力推委会将秉持开放协作理念,在标准引领上聚焦ARM体系整机和部件标准体系,丰富多样性算力供应与创新;开展智能计算构架体系研究,发展多样性AI生态;探索RISC-V新方向可行性研究,定义多样性算力未来演进,推动多样性算力走向更加好用。
-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吴建军:6G将加速"智能平权"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开源将在6G时代扮演要角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聚焦网络弹性,助力6G高质量发展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通信与AI融合"论坛成功举办 共探智能未来无限可能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解锁“空天地一体化与数字低空”发展密码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网络架构设计牵引服务范式变革
- 中国移动易芝玲:理性看待争议 加快RAN网络架构变革
- 中国电信毕奇:低空覆盖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可行性 迭代式组网才是“最优解”
- 中国移动王晓云:6G无线接入网架构从C-RAN向CIS-RAN演进
- WinWin高端访谈:土耳其电信为5G时代做好准备 以最高效方式打造数字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