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消息(南山)近日,以“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城市治理创新实践论坛在江城武汉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与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汇聚了国内智慧城市领域的200多位跨行业专家大咖参会。
在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发表演讲表示,历史上城市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生成,经过漫长时间演化;一种是构成,基于人为规划设计。智慧城市则是两者的结合,曾经更偏向于构成,设计了很多看似具有价值的模块,但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反而是一些生成的功能,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奇效。例如网格式管理来自于疫情管控的创造,网格式管理把充满变化、动态的城市打造成网格,每一个网格里面的变化是相对静态的、设施是相对有限的、信息是相对确定的,疫情管控就更加精准。再如“放管服”,网上不见面办理、不见面支付,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生成式应用,并非起源于事先规划。仇保兴指出,一些原先构成的技术应用非常昂贵、巨大,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仇保兴认为,智慧城市生成,分三大路径。
一是“积木”,虚拟的信息系统如果加进去一个新的积木,通常会开启一系列创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会源源不断产生。以通讯为例,从2G到3G,从3G到4G,变化之快都超出了专家们最初的预期,如今是4G到5G,未来会如何变化,难以预测,这就为生成奠定了基础。“如果把旧的积木进行组合,就意味着改良性创新;如果在旧积木里加入新积木,就意味着一系列巨变式创新;如果在系统里突然放进去好几个新积木,而且跟老积木紧密结合在一起,就会有裂变性创新。我们现在拥有的新积木越来越多,所以在信息时代,信息系统是像龙卷风一样颠覆性创新,积木是生成的第一个路径。”
二是内部模型。任何积木生成大积木,会产生一种对未来的预测模型,这种预测模型是内置的。信息系统构成的内部模型,由无数个积木拼装而成,这种内部模型会提供强大的预测能力。智慧城市建设有人工智能、有云计算,这些新技术都作为新积木拼装出来的内部模型,功能非常强大。这些功能是生成的,而且是难预测的。特别是人工智能,现在还停留在能算、能存的计算智能阶段,但很快到了5G物联网全面感知阶段,就会有感知智能,能说、会听、会做出反应。到了感知智能再进一步会到了认知智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模型,会自动产生一些内部的途径,这个时候就进入思考。未来还将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进化。
第三个途径是标识。标识存在于任何复杂适应的模型空间,堪称“物以类聚”。标识能促进选择的相互作用,而且通过筛选、转化、合作、协同、创造技术条件。标识还可以分出许多层次,如同金字塔一样,由标识进行自动管理。更重要的是标识有主动性,主动向有需求的主体提供连接能力。为什么消防员穿着红衣服,医生为什么穿着白大褂,越是混淆,标识越会发挥作用。再如双碳战略也有许多标签,比如碳足迹、碳价等都是标识,如果没有标识管理,将是混淆的。市场经济的标识就是价格,在价格规律作用下,需求双方会自动找到平衡。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然途径。仇保兴指出,在5G时代,万物互联的时代标识会发挥出更大功能,这一条路径可以胜过其他路径,自动向需求方提供标识。
仇保兴最后表示,每个智慧城市系统肯定都是生成和构成结合的,在生成里看到的是目标确定性、底层设计、等级制等,在生成系统看到的是一种混淆、开放、随机性、不确定性、没有秩序、混沌、个体自由的发挥。这好像是矛盾的,但这个矛盾组织在构成和生成系统中融合,只有相互融合才能会涌现出真正的智慧城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