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宇/文)如今的智能汽车越来越像手机,甚至被直接形容为“大号的手机”。 确实,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演进,驾驶舱开始升级成为了智能座舱,大屏+智能语音+车联网+OTA更是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不过,这个“大号手机”还远没有达到手机上用户体验,车里屏幕数量越来越大,尺寸越做越大,但体验却差强人意,操控流畅度甚至还不如一部千元机。
说到智能化,手机厂商无疑是精通此道的玩家,也因此,汽车与手机两个产业之间的双向“跨界”热潮在近年来日渐流行。一边是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纷纷入局造车,另一边是特斯拉、蔚来、吉利等车企将生态的下一块版图瞄准了手机。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大产业之间日益交叉、相互渗透,通过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的生态协同,实现更好的移动互联用户体验。
车机卡顿的坎该如何逾越?
车机系统卡顿,成为智能汽车一大通病。如同初代的智能手机一样,系统卡顿成为用户的主要槽点。有智能汽车用户抱怨,“点火开机需要一分钟左右,有时候车都开出去一公里了,车机还没有打开。”还有车主吐槽,“车机上搭载的应用很多,但使用感受很垃圾。”
智能手机应对系统卡顿主要通过软硬件迭代升级来解决,硬件可以采用性能更高的芯片和运存,系统则可以OTA优化升级。但在车机上这套玩法却行不通,主要问题是汽车和手机更换周期相差太远,一部手机可以使用2~3年,一辆汽车至少开5~8年,而芯片行业,几乎每隔12个月就更新一代,汽车不能紧跟芯片快速迭代,就会造成车机系统越来越卡顿。比如车规级芯片,部分配备高通骁龙820A芯片的智能汽车,在换装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CPU计算能力提升3倍,GPU计算能力提升5倍。也就意味着,一辆智能汽车的硬件水平决定了车机体验升级的“上限”。
车机卡顿难题如何破?魅族最新发布的Flyme Auto给出了新思路,通过改变智能汽车技术架构,Flyme Auto 让手机成为汽车的一部分,让升级手机和升级车机配置划等号,从而提升智能座舱使用体验
简单来说,运用魅族Flyme Auto的车机系统,可以让手机成为新的大脑,实现手机与汽车的算力贯通,手机里的所有应用程序就都可以与车机系统进行无缝衔接,甚至手机和车机可以共享车内的麦克风,摄像头,车载中控大屏,当用户搜索内容时,都是调用的手机芯片和算力,不仅速度快,而且减轻了车机的负担。
智能车、手机生态协同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智能汽车发展深入,汽车行业逐渐有一种观点成为主流:在智能汽车下半场,汽车工业不再是单线的技术革新,而是将与智能技术 融合,为用户打造全场景智能体验。表现在产品端,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共同组成多终端生态。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将不再各行其道,而是共同解决整个行业亟需“破冰”的难题,基于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真正打通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智能交互体验,让万物互联成为现实。”
毫无疑问,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的生态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苹果全新的CarPlay车机系统,能够将手机系统和车辆硬件系统进行更深的整合,从而获得流畅高效的体验。除了苹果的CarPlay车机外,国产品牌在车机交互上的体验也毫不逊色,在华为HarmonyOS智能生态的赋能下,汽车可以与部分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手表等设备无缝互联;OPPO的Carlink车机系统,相较于传统智能车机方案更加智能、实用,也带来了手机和汽车之间的无缝互联新体验。
可以看到,汽车的智能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汽车用户对智能化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让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大生态实现1+1>2的加成效应,打造超级智能终端,将是手机厂商与车企需要共解的一道必答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荣耀X60系列正式发布:满级抗摔,续航王者,卫星通信,价格感人
- 荣耀X60系列正式发布:满级抗摔,续航王者,卫星通信,价格感人
- 中国联通王光全:推动G.654.E光纤向城域网下沉
- 中国联通在3GPP牵头立项毫米波方向国际标准
- 中国移动研究院启动“反谐振空芯光纤样纤试制委托研发”项目采购
- 中国移动研究院采购面向通信网络的算子算法
- 中兴崔丽 分享AI见解:底层芯片将趋同,大模型开源与闭源共存
- 湖南移动5G双频大功率多载频功放基站放大拉远系统集采:中移设计院和中信科瓜分
- 日本KDDI携手三星进行Open RAN大规模部署
- 日本KDDI携手三星进行Open RAN大规模部署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