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如何改善城市宜居性
城市基础设施已被新冠肺炎和可持续性的双重挑战颠覆——因此,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使用数字技术来创建更智能、更具创新性的城市。
随着城市化继续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地的城市当局正面临新的压力。事实上,到2050年,预计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而2018年这一比例为55%。因此,城市当局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为交通和能源系统、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管理等增长带来的挑战找到解决方案。为了确保城市化的好处得到广泛分配,并具有包容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许多城市正在转向智慧城市技术。
智慧城市将现有基础设施与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在一起,以收集数据,在不同的数据源之间进行通信,并形成可操作的见解或预测。这使得城市领导人能够通过改善资产和资源管理、服务提供效率以及与市民的沟通来更好地为居民和企业服务。例如,美国最近通过的《基础设施法案》为涉及联网车辆、自动交通和“智能”交通传感器等技术的项目提供了拨款,这只是向智慧城市未来投资的第一步。随着电动汽车在交通运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智能电网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州等州已经计划从2035年开始禁止所有非电动汽车的销售。
智慧城市对领导者意味着什么
通过将现有基础设施与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在一起,收集数据,在不同的数据源之间进行通信,并形成可操作的见解或预测,智慧城市使城市领导人能够更好地为居民和企业服务。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对可持续性的关注的增加,许多市政当局正在寻求收集、可视化和分析数据的创新软件,以确定趋势,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所需的信息,以做出有影响力的决策。这使市政当局能够做出改变,改善资产和资源管理、服务提供效率以及与公民的沟通。
为什么智慧城市如此重要
一些城市不得不实施限水措施,而其他城市则面临电力和能源供应困难。同时,安全方面的考虑继续要求适应混合工作。
展望未来,预防比任何可能的治疗都重要得多。城市地区的密度意味着其生命和生计将遭受最严重的损失。
一些城市官员已经发现,数字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防范未来灾难的保险。物联网(IOT)设备,如联网灯、仪表和传感器,可以收集和分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数据。类似地,机器学习可以识别出偏离正常事件模式的异常情况。人工智能(AI)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支持城市效率,并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智慧城市已经在改善其他国家的生活
作为印度首个绿地智慧城市——Nava Raipur部署了最新和最先进的技术。到2031年,恰蒂斯加尔邦的新首府预计将容纳60万居民,并支持该地区另外2900万人口的广泛行政需求。
为了满足需求,同时通过城市运营效率实现高宜居性,城市官员已经将8个独立的操作系统连接到一个综合指挥控制中心(ICCC),提供对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的实时3D洞察。
自推出以来,该系统已减少了服务中断,并将关键响应时间平均缩短了60%。事实证明,在冠状病毒封锁期间,ICCC与智慧城市门户网站和应用特别有价值。市政当局可以很容易地与普通民众沟通,并对受影响公民的需求作出回应,同时支持遏制措施。Nava Raipur现在被认为是印度100座智慧城市使命的灯塔。
智能技术如何改善美国城市生活
除了可持续性和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外,机动车事故和水污染等其他危机也将在智慧城市技术的帮助下得到缓解。在美国,机动车相关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利用基于云的软件可以减少交通系统和应急人员之间的操作孤岛。将中央指挥中心与智能传感器集成,可以加快紧急响应时间,这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
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市多年来一直面临持续的水危机。今年夏天早些时候,该市的供水系统达到了极限,洪水淹没了该市的供水设施,该市很可能需要投资数十亿美元进行维修。如果这座城市有一个连接的传感器网络,就可以防止这种关键的基础设施故障发生。
挑战时代的创新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其基础设施将需要跟上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保护和保护居民免受不利事件的影响——无论是与气候有关的还是其他事件。常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城市当局迫切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创造可靠且可持续的宜居环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UALink联盟即将发布UALink 1.0标准,挑战英伟达NVLink迈出重要一步
- TM Forum与华为等联合发布《自智网络等级测评白皮书》,首批认证证书颁布
- 挖金子和卖铲子:5G+工业互联网如何“智造翘楚”?
- Omdia观察:2024年全球电信IT市场预计增长2.5%
- 日本宣布开发出通用型光量子计算机
- 长飞光纤拟4.49亿元收购两家激光公司
- 智慧工厂+智慧文旅 中国移动为辽宁本溪数字化转型注智赋能
- 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AI政策和监管将发生哪些变化?
- 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AI政策和监管将发生哪些变化?
- 英国电信海外业务收入下滑 未来五年还将裁员2.8-4.3万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