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消息(九九)根据工信部2022年统计公报,我国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达9175万户,规模是上年末的2.7倍,占比升至15.6%,取得跨越式发展。
对比百兆宽带,千兆宽带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的特点,可以承载4K/8K高清网络视频/直播、AR/VR视频、实时网络游戏、在线教育/办公等具备实时性要求的业务;千兆宽带较百兆宽带大幅提升了OLT系统的传输容量,以及服务质量和可靠性,可以承载远程医疗、智能制造等;此外,千兆宽带支持更多、更稳定的设备连接,是打造智慧家庭、数字乡村、智慧城市的重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在运营商侧,千兆宽带进一步推动了其在产品、技术、设备、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升级,全面提升了运营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超标”200%:千兆宽带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据了解,工信部2021年3月发布的《“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到2023年底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实际上在2022年初即完成了该目标,2022年底我国千兆宽带用户达到9175万户,“超标”200%。
对此,中国移动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2022年我国千兆宽带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家侧政策引导。过去10年,我国出台了系列促进宽带建设的政策、法律法规,“宽带中国”“提速降费”“通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通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双千兆”“千兆城市”等有效地推进了我国千兆宽带产业链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保障有力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
二是用户侧需求增长。千兆宽带极大地提升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载、观影、游戏、直播等体验;家庭在线娱乐、智能家居、AR/XR、教育、办公、购物、医疗等智慧家庭应用规模日益扩大,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强,促进了千兆宽带的加速发展。
三是运营侧产业共创。“为什么很多国家的千兆宽带发展相对滞缓呢?有一个行业共识就是资费太贵。”产业链协同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很关键,尤其是国内运营商,充分发挥国企担当,为人民提供实惠、好用的通信产品。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公布的5G家庭宽带服务标准显示,其资费在每月50-7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38-474元。在我国,以中国移动为例,包含语音、流量、千兆宽带等多项服务的融合资费每月最低只需198元,使得千兆宽带能够真正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用户超3900万:中国移动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优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已超2.7亿,千兆宽带用户超3900万,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其重点工作在于加强千兆覆盖、打造千兆品质、丰富千兆应用和提升千兆服务。
一是加强千兆覆盖,中国移动千兆宽带网络能力已覆盖全国超2.6亿家庭,千兆接入能力持续提升;二是打造千兆品质,强化端口资源、网络设备、套餐优化、服务品质等方面协同,进行配套升级;三是丰富千兆应用,推出电竞宽带、护苗宽带、FTTR、8K高清IoT电视等新型千兆应用,丰富用户千兆生活;四是优化千兆服务,推出“跨省宽带”创新服务,支持用户异地千兆办理和跨省移机等服务,“一张卡不换号,各省宽带都可办”。
面向2023年,中国移动方面表示,将继续加大千兆宽带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千兆宽带的引领作用。
一是加大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千兆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升级。
二是加速千兆融合应用,不断加强千兆网络在消费、工业、农业、交通、教育、医疗、应急等领域的创新,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落地应用。
三是加强千兆服务升级,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出千兆专属服务,全面提升千兆宽带的服务水平。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韩强:韧性通信是预警发布的生命
- 中国移动基站前传设备集采:采购规模43.66万套,最高限价3.96亿元
- 报告:我国初步建立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
- 中国联通李福昌:“六位一体”推动5G-A从标准走向现实
- 沃达丰完成5G SA全德部署 覆盖90%人口
- 沃达丰完成5G SA全德部署 覆盖90%人口
- 英伟达挖角思科“顶级发明家”:能否开启第二台“印钞机”?
- 荣耀X60系列发布定档10月16日:首次搭载卫星通信,引领手机通信再造巅峰!
- GSMA智库:B2B服务将为运营商带来超4000亿美元机会
- GSMA智库:B2B服务将为运营商带来超4000亿美元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