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消息(南山)2013年初,工信部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在当年陆续启动试点工作、发放首批11张移动转售业务牌照。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虚拟运营商”正式亮相,风头一时无两。
三大运营商“审美疲劳”,业界对虚商抱有极大期待,首批申请牌照的企业超过200家,且不乏明星企业、连锁巨头。当时还有著名咨询机构分析,中国移动转售市场潜在价值超过300亿元。
而今10年过去,中国移动通信业持续向前发展,截止2022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83亿户;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也抢滩登陆,192号段在毁誉交加中坚定前行。征战10年的虚商,却处于隐身状态,远离了业界的视野。仅从用户规模、市场规模来看,难言成功。
巅峰数字:1.2亿用户
查阅历史资料可知,移动转售试点开启后,工信部行动迅速,截止2014年底,共分4批向33家民营企业发放移动转售业务牌照,此后达到42家;首批虚商在2014年开始放号虚商专属170号段,到2014年底,虚商共发展超过100万用户。
到2015年底,虚商发展1800万户,2016年5月超过3000万户,2017年8月突破5000万户,2018年8月拥有7000万户,2019年7月突破1亿大关,达到1.1亿用户。2019年底,虚商用户规模达到巅峰,超过1.2亿户。
此后3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小幅提升的同时,虚商气势已竭。在170号段因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负面缠身的大环境下,再也未见虚商用户规模增长的报道。据最新数字估测,39家虚商用户规模约8000万户,年产业规模约40亿元。相比移动通信行业万亿级的盘子,这一数据相当黯淡。
不仅是产业规模不及预期,虚商也没有了成为“鲶鱼”的心气,完全放弃了与三大运营商的竞争,处于“躺平”的佛系发展状态,对于5G也不争不抢,只专注于细分行业、细分领域客户的拓展,全行业来看,对于用户的持续流失近乎无动于衷,近3年没有哪家虚商拿出大手笔、大气魄去留存、获得用户。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曾经大面积亏损、甚至退出的虚商,不再“烧钱”拓新后,整体活的不错,大多数处于盈利状态。只是这一盈利,和曾经背负的期望,颇有些不相称。
移动物联网是未来?
近年来,移动通信业务转售极少出现在工信部公布的各项产业政策中,反而是各类防范治理电信诈骗公告中,虚商尴尬在列。例如去年10月发布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导读文章中就强调,“建立电话卡、物联网卡入网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实名制专项行动,严格控制开卡数量和功能,健全完善物联网卡安全分类管理制度”等等。
其背景,是前些年物联网卡被大量滥用,可以上网、发短信甚至打电话而无需实名制,成为电信诈骗的温床,部分虚商对号卡资源管理不严,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不能据此否定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事实上,这可能是虚商躺平多年后新的业务突破点。2022年,我国正式进入“物超人”时代,截止2022年底蜂窝互联网终端用户达18.45亿户,占全球的70%,显而易见是一座可以 挖掘的巨大金矿。虚商来自于各行业,各自拥有独特的渠道资源、行业资源,有望把握这一商机。
政策再度给予强力支持。2022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中国联通和优友互联合作开展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的批复》,正式启动了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工作,为虚商提供了一条新赛道。“物超人”不是终点,未来10年还将迈向百亿级连接,这条赛道无疑更具想象空间。
当然,前提是虚商不能再“躺平”了。这条赛道依靠创新而奔跑,且更加拥挤,只靠批发三大运营商的连接,将没有价值、没有出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